理想i6,24.98万。
这价格一出,我脑子里就四个字,不讲武德。
李想老师的精神状态,最近非常值得我们关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理想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现在这个i6,不是来抢蛋糕的,他是来告诉你,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这是标准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打法。
很多人拿到车评稿,第一反应就是对比Model Y和小米YU7。是是是,它们是对手,但这种对比毫无意义,就像你非要问关公和秦琼谁更能打,答案取决于你问的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三台车,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它们卖的也不是车,是三种不同的信仰图腾。
买Model Y的人,你跟他聊舒适,聊配置,聊后排,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怜悯你。因为他买的不是车,是硅谷精英的入场券,是马斯克星辰大海的船票。你觉得那个内饰是毛坯房,他觉得那叫“极简主义”;你觉得那个悬挂硬得像板车,他觉得那叫“路感清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你不是在消费,你是在供养你的信仰。
买小米YU7的人,本质上是在为雷军的个人魅力和“性价比”这三个字投票。他们是参数党,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坚信只要堆料够猛,大力就能出奇迹。你跟他聊品牌底蕴,他会跟你聊8295P芯片;你跟他聊舒适,他会跟你聊零百加速。他们买的是一种参与感,一种“养成系”的快乐。
那理想i6呢?它卖的是什么?
它卖的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喘息权。
讲真,理想这公司现在已经开窍了,彻底悟了。他们发现,在中国,买车的核心决策者,往往是那个在后座看动画片、随时可能情绪崩溃的小祖宗,和那个坐在副驾上刷手机、决定了家庭财政大权的女主人。至于开车那个男的?哦,他只是个司机,他的需求不重要。
所以你看i6搞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什么皇后座、后排大彩电、可以分区吹吸风的按摩椅。这些东西是给谁用的?给司机吗?司机在前面996,后面才是生活。i6的产品经理,简直就是从《三十而已》剧组里挖出来的,他太懂一个家庭里,谁才是真正的“皇帝”。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真的太懂了。周末带娃出门,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堵车,不是没电,是后排那个小恶魔开始哭闹。那一刻,什么零百加速,什么麋鹿测试,都毫无意义。你需要的不是一台车,是一个移动的任意门,能让你瞬间消失。如果不能,那退而求其次,你需要一个移动的“静音舱”。后排娱乐屏一打开,世界瞬间清净,那一万块钱,买的不是屏幕,是耳根清净,是家庭和睦,是世界和平。这性价比,高到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所以,理想i6的本质,就是一个披着SUV外壳的、高度智能化的“移动摇篮”。它的所有设计,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把后排乘客伺候舒服了,让他们睡着。
你看看它的底盘,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铝摆臂,双腔魔毯空气悬架。听着很运动是吧?坏了菜了,你又被技术名词忽悠了。这套东西在理想手里,调校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驾驶乐趣,而是一块巨大的、能过滤掉绝大多数颠簸的“魔毯果冻”。我这次去试驾,开着它过连续减速带,那感觉,就像开着一艘气垫船碾过一排巧克力棒,车身晃悠一下,然后就过去了。旁边的Model Y呢?哐当哐当的,像是要把我的隔夜饭都颠出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理想压根就没想让你好好开车。它的驾驶感,说好听点叫“与世隔绝”,说难听点就是“毫无沟通”。甚至我觉得,i6是理想目前最有驾驶感的一台车,这句话本身就是个笑话。你买理想,是为了驾驶感?那你为什么不去买GTR?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事实就是如此。
它的动力也是,四驱版544马力,4.5秒破百。这数据给谁看的?给司机看的吗?不是,这是为了让你在红绿灯起步、或者并线超车的时候,能用最丝滑、最不打扰后排乘客的方式,快速完成动作。它的电门调校得像个老管家,前段贼温柔,生怕惊扰了后排熟睡的“太后”和“太子”。这简直就是把金钟罩铁布衫练到了极致。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来看那个问题:24.98万的i6,值得放弃Model Y吗?
这个问题就错了。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把i6夸上天,把配置表拍他脸上,他都不会动摇。因为你在跟他讲物理,他在跟你聊玄学。
真正被i6动摇的,是那些本来想买L6,或者其他国产SUV的用户。i6这一刀,精准地砍在了自家兄弟和友商的大动脉上。它用一个几乎和L6持平的价格,给了你一个原生纯电平台、更夸张的后排空间、还有标配的AD Max。就问你怕不怕?
说到这个AD Max,我觉得是理想最“鸡贼”的地方。他们知道,自己的用户对智驾的需求,不是天天开着它通勤,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它得有,而且得好用”。理想的用户画像,决定了他们不会像华为用户那样,把智驾当成核心卖点去研究。所以理想就给你标配,永久免费。这是一种姿态,一种“你看,我也有,而且不比别人差”的表演。
但真正的自动驾驶是什么?它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华为,在“老头乐”。任何一个自动驾驶系统,你别在封闭的高速上跑,你把它扔到早高峰的菜市场门口试试。只要一个骑着“老头乐”的大爷,以一个鬼魅的走位突然横穿马路,然后往你车前一躺,什么激光雷达,什么大模型,都得宕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自动驾驶技术需要面对的,真实而残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诡异仙”场景。
所以,回到i6本身。它是一台好车吗?
废话,当然是。它在“舒适”这个单点上,几乎做到了这个价位的极致。它精准地洞察了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然后用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去满足他们。这产品力,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但它更是一个“怪物”,一个“重塑师”。它的出现,不是为了让你多一个选择,而是为了让别人没得选。它用一种自爆式的定价,把25万级纯电SUV市场的水搅浑,把所有想体面挣钱的同行,都拉下水,一起在泥潭里肉搏。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理想i6选择的,就是这条路。它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一台完美的车,它只在乎能不能让对手睡不着觉。这种“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的癫狂,才是今天中国车圈最真实的写照。这根本不是商业竞争,这是黑暗森林里的生存法则。
所以,别问值不值得。问问你自己,你是想加入马斯克的火星教,还是想成为雷布斯的信徒,又或者,你只是一个疲惫的中年人,想在回家的路上,能有一个地方让你安安静静地躺一会儿,哪怕只有半小时。
如果答案是最后一个,那不用犹豫了,去买i6吧。
它就是为你这种可怜人造的。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