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
不是哪个赛道新星,也不是哪位富豪的新玩具,而是关乎咱寻常百姓日常的——大拿M1。
提到电动厢式车,不少人觉得就是图个省钱,能装货就成。
可用车社今天得给各位提个醒,这账,真得好好算算!
先瞧瞧身价,大拿M1长轴低顶非营运版,搭载64度电,厂家那儿的建议零售价...18万5千8!
诸位,这数字是不是有点猝不及防?
别急着盖棺定论,咱们抽丝剥茧,看看这银子花得值不值,是不是有人想借机“揩油”。
得先弄清楚这车的身板。
车长五米二五,身宽一米八七,近两米的高度,轴距三米四五。
这体格,绝对称得上庞大,靠边一停,存在感十足。
厂家声称续航可达四百零五公里,顶速能飙到一百三十。
轮胎宽度一百九十五,轮圈十六寸,电芯要么是上汽时代供应,要么是上汽蜘蛛出品的磷酸铁锂,好歹也算大牌,心里稍稍能安定些。
再说说动力,电机额定功率六十千瓦,峰值一百二十千瓦,固定扭矩一百一十五牛米,峰值二百四十牛米。
这数据看着还行,但别忘了,这是辆九座车型!
满载状态下,驱动力估计也就将将够用。
充电还算快捷,快充模式下,不到一小时能从两成电力充到八成,慢充则需耗时近十个钟头。
车身漆色,只有白色是标配,想换成玄色、岩灰、湖蓝,还得另掏腰包!
这操作,委实让人有些费解。
车厢内部,一块十二点三英寸的中控触屏还算夺人眼球,整合了全景影像、导航、蓝牙互联、远程智控等实用机能,算是追赶上了潮流。
用车社亲身体验了下,屏幕显像效果和响应灵敏度都还不错,上手也比较容易。
厂家承诺整车三年或八万公里保修,电机电控五年或二十万公里,电芯八年或四十万公里,也算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份定心丸。
电动汽车最要紧的就是电芯,有了稳妥的质保承诺,用车也能更安心。
说了不少优点,现在聊聊它的短板。
这台大拿M1,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莫过于它那“低顶”造型!
诸位不妨设想一下,九个人塞在里面,头顶着车顶,那感觉,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形容困境的“幽于圜墙之中”来形容,都算轻描淡写了!
若只是短途代步,那还勉强能接受。
但如果要跑长途,简直就是一场折磨!
充电不便,乘坐舒适度急剧下滑,加上电动汽车固有的续航焦虑,绝对能让你怀疑人生意义。
用车社粗略试驾了一圈,总结了几点:
优势:
容量大!作为九座车型,载人运输能力无需多言。
配置尚可!十二点三英寸大屏、全景影像,常规配置齐备。
质保还算周全!电芯这块起码不必过于忧心。
电力驱动,不受限!在推行牌照限制的城市,优势显著。
劣势:
要价偏高!接近二十万的身价,并非人人都能承担。
低顶设计!空间侷促,长途乘坐不惬意。
动力稍弱!满载状态,驱动表现可能让你失望。
色调选项少!想要其他色彩,还得加银子。
那么,这台大拿M1,是否适合你呢?用车社认为,这取决于你的实际需求。
如果你:
需要一台能容纳多人,且不限行的座驾。
主要用于城市通勤,对乘坐舒适性要求不高。
资金充裕,不在乎价位。
那么,这台大拿M1,或许值得纳入考虑。
但如果你:
对乘坐舒适度有较高诉求,经常要长途跋涉。
预算有限,追求高性价比。
那么,用车社建议你多方考量,市场上还有更多选择。
归根结底,这台大拿M1,是一款优缺点同样显著的车型。
它瞄准了特定用户的需求,但也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短处。
再说回开头的价格问题,十八万五千八,值不值?
用车社认为,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位它。
如果仅将其视作一款廉价电动货车,那肯定不值!
但如果看作一辆能运输多人,且不受限行的营运车辆,那或许还能接受。
用车社始终坚信,选车如同择偶,没有完美,只有匹配。
购车之前务必认真研究自身需求,多去试驾体验,多做对比分析,方能寻到最适合自身的那一款座驾。
各位,对于这台大拿M1,各位有何高见?
如果让您掏出近二十万购入这样一台九座电动厢式车,您会考虑吗?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