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8万的价格刚挂上去,展厅里空气都变得凝重,像谁家亲戚又要借钱。
前脚还在吐槽“国产MPV又来割韭菜”,后脚直接清仓甩卖,夜里一刀六万,连我都反应不过来,差点以为是哪个段子手搞的热搜。
朋友圈安静得只剩下摩擦手机壳的声音,谁下单谁成了活化石。
你要说这年头啥最刺激?
不是彩票,也不是房价,是你买完车,第二天发现比亚迪夏直接换了价签。
那感觉,有点像高三复读生看着同桌保送清北,心里一万匹草泥马飞奔。
评论区都快笑疯了,“再熬俩月还能省一万”,没人心疼早买的,反倒全在等着下一波抄底。
车商也没啥遮掩的意思,成交价18.3万,标价都成了笑话,经销商都快练成心理疤痕体质。
懂车帝热度榜上,夏从C位滑到第九,前后夹击的传祺E8、岚图梦想家像演宫斗剧。
别看比亚迪夏产品力不差,空间、动力、智能化样样拿得出手,但市面上等着看笑话的多,真掏钱的少。
车圈的风向,真不是你发个官方稿就能带起来的。
库存19万台,压力不是说笑,懂行的都明白,比亚迪夏这波降价不是秀肌肉,而是怕年底财务报表像天气预报里的“寒潮蓝色预警”。
其实插混MPV这摊水,原来大家还装着维稳。
理想L8官降三万,魏牌高山送全险,谁还不知道谁?
全行业价格战,大家都明里暗里拼库存,拼现金流,拼谁能熬到最后。
每次降价,市场就炸一回,买早的骂街,买迟的观望,到底谁是“等等党”天选之子,谁也不敢拍胸脯。
那些刚提车的老哥,心情堪比世界杯点球大战。
降价消息一出来,茶没喝完,心态先碎一地。
你说这是不是和梅西转会一样,昨天还在主场,明天就成了别队的吉祥物。
国产新能源的“价格地板”到底在哪?
谁也说不准。
车市现在,品牌溢价说没就没,配置再牛,价格一刀砍下去,官方海报都得重新P。
再说比亚迪夏这车,数据好看,配置拉满,能装能跑,家里有三娃的老板都觉得香。
可惜市场这玩意儿,从来不给你多余的体面。
价格战打成这样,品牌形象说崩就崩。
你说消费者在乎啥?
有人关心续航,有人关心补贴,还有人只看终端成交价。
说白了,大家都怕自己成了最后一个掏钱的冤种。
这场面,跟楼市的“等等党”如出一辙,谁都想抄底,但都怕抄在半山腰。
车商朋友圈里,最近流行段子:“库存不清,老婆不亲。”
经销商的眼神都写着“别问,问就是亏”。
行业寒冬,表面上谁都在拼技术、拼服务、拼体验,背地里谁不是在算现金流?
理想L8、魏牌高山们降价、送险、送保养,明摆着“你不降我降,内卷继续”。
大家都说内卷,其实是怕被卷死。
说个细节,经销商现在连夜调价,连展车都不敢多说一句,生怕顾客一个回头价又掉了。
库存压顶,谁还在乎啥高端定位?
这年头,连豪华品牌都得学会“接地气”,不然库存真能堆成房车基地。
MPV市场看着热闹,其实个个胆战心惊。
网友一句“再熬俩月还能省一万”,说得云淡风轻,背后是无数车商的集体失眠。
其实类似的操作,放在体育圈也不稀奇。
C罗、梅西转会,昨天还在吹主场英雄,明天就成了对手阵营的“前任”。
这车市和球场一样,永远都是赢家通吃,输了的连粉丝都懒得安慰。
国产车的价格战,和中超金元时代有一拼,拼到最后,谁还记得谁当年风光?
再看网友反应,每次降价都像是互联网的段子大会。
有人说“比亚迪夏下次干脆送加油卡”,有人调侃“库存车能不能改成露营房车”。
舆论场上的人嘴,比车企还快。
微博、抖音、百家号、懂车帝,数据一刷,热度榜一翻,夏直接成了流量担当。
SEO关键词“比亚迪夏降价”“MPV价格战”“插混MPV终端成交价”,这些词今年全网都在搜,带来的流量比双十一还猛。
你要说这波操作背后有啥深意?
其实就是新能源市场的集体焦虑。
插混、纯电、油混乱战,谁都想抢前排。
理想、魏牌、传祺、岚图,个个都想当C位,结果一降价全成了“价格守门员”。
行业洗牌,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越来越精。
你以为等降的都是赢家?
真抄到底的没几个,倒是观望的心态成了最大赢家。
现在的车市,买卖双方心态都像谈恋爱,彼此试探,谁都怕被套路。
价格战一轮轮,品牌信任一层层往下掉。
你觉得自己抄底了,结果市场又来一刀。
库存压顶、价格内卷、舆论吐槽、品牌焦虑,这就是2024年中国车市的日常。
说到这,其实我也没啥神操作推荐。
买车这事儿,跟赌球差不多。
你赌对了时间,开心一阵子,赌错了只能怪自己手慢。
车市还会有多少反转,谁也说不准。
下一个被清仓甩卖的是哪台?
也许明天就轮到你心水的那款。
反正,价格战继续,库存还在,剧本还没完。
你会选择现在冲一把,还是继续蹲着等下一波?
留言区见,咱们边看边聊,说不定下个段子主角就是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