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充电5分钟跑300公里,特斯拉车主花30万买的车突然不香了,马斯克这次真的慌了吗?
朋友老李上周刚提了辆特斯拉Model Y,花了32万。结果昨天在服务区碰到一台小米SU7,人家充电5分钟就走了,续航直接增加300公里。老李在旁边排队等了40分钟,充了200多公里的电量。当场脸就绿了,回来就跟我吐槽:“早知道再等等,这30多万感觉打水漂了。”
800V时代来了,燃油车加油站要失业?
其实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常见。小米SU7 Ultra那套800V高压平台,配合自研的Titan电池系统,从10%充到80%只要12分钟。我算了笔账,按现在的电价,充一次电大概花30块钱,能跑500公里左右。
之前那些燃油车车主总说电车充电麻烦,现在可能要重新考虑了。特别是那个电池预加热技术,冬天充电效率只下降7%,而很多竞品要下降15%-20%。东北那些朋友最有发言权,零下十几度的天气,这点差距能要命。
碳化硅电控模块听起来挺高科技,但实际体验就是充电时候发热少,电池温差控制在2度以内。简单说就是更稳定,更安全。
无图领航已经这么厉害了?
上个月试驾问界M9,那套华为ADS 4.0系统给我印象挺深。全域无高精地图领航,复杂路口通过率98%。什么概念?就是那种七八个岔路口,连导航都搞不清楚的地方,车子自己能判断走哪条道。
最有意思的是代客泊车功能,能记住1公里的路径,还能跨楼层找车位。商场那种螺旋式停车场,车子自己转悠一圈就找到位置了,误差不到10厘米。对新手司机来说,这功能简直神了。
4颗激光雷达配合毫米波雷达,每8分钟对周围环境做一次3D建模。电动车乱穿、路边摊占道这些中国特色情况,系统都能识别处理。
1000公里续航不是吹的
蔚来ET7那个150kWh半固态电池包,CLTC续航确实到了1000公里。能量密度360Wh/kg,比传统三元锂高了不少。从北京开到济南,中间不用充电,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关键是那个BMS系统挺聪明,会根据实时路况调整输出功率。高速续航误差率只有3%左右,基本上表显多少就能跑多少。
冬天测试过,-10℃环境下续航衰减控制在12%。北方朋友都知道,冬天是电车的噩梦,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座舱不只是大屏那么简单
极氪9X的座舱设计挺用心。四温区独立空调,后排乘客再也不用受前排温度设置的罪。CO传感器实时监测,5分钟内PM2.5从150降到10,雾霾天开车舒服多了。
副驾那块娱乐屏支持视频会议,配合隐私玻璃,移动办公室的感觉。当然,安全第一,开车时候还是别分心。
座椅用的天然植物鞣制皮革,抗菌率99.9%。那个舒压模式能和心率同步振动,长途开车确实能缓解疲劳。听起来玄乎,但体验过就知道效果。
安全配置已经卷到这个程度
小鹏G7的安全配置算是下了血本。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还有双冗余制动系统。夜间红外补光技术,200米内障碍物识别率相当高。
车身用了7系铝合金和1500MPa热成型钢,CNCAP正面碰撞得分率98%。侧翻预警系统能提前300毫秒触发气囊预充气,关键时刻可能就是这几百毫秒的差距。
底盘调校见真功夫
比亚迪海豹的云辇-A智能悬架,电磁阀实时调节阻尼力,车身侧倾角减少40%。后轮转向让转弯半径缩小到5.2米,停车入库轻松多了。
四驱扭矩分配响应时间10毫秒,雪地模式下车轮打滑控制精度0.1°。这些参数看起来枯燥,但实际驾驶时候能明显感受到差别。
生态互联不再是噱头
小米的车家互联确实做得不错。车子离家1公里自动开空调、开灯,回家就有合适的温度。16.1英寸屏幕适配500多款APP,停车等人的时候娱乐一下挺方便。
语音助手唤醒率98%,支持方言识别。对普通话不标准的朋友来说,这个功能很实用。任务流转功能也挺有意思,导航地址一键发送到手机。
成本账得算清楚
比亚迪秦L DM-i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制造成本降低20%。保养周期延长到2万公里,电控系统故障率只有0.2%。对预算有限的朋友来说,这个性价比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蔚来的BaaS电池租赁,购车成本直接降7万。虽然每月要交租金,但对首次购车资金紧张的年轻人来说,门槛确实降低了不少。
换电网络已经覆盖145个城市,3分钟满电换电。专属服务群5分钟响应,上门补胎这些权益覆盖90%的用车场景。
设计也在进化
问界M8风阻系数0.259Cd,隐藏式门把手和主动进气格栅贡献了60%的优化效果。灯组132颗LED模块,投射距离300米,夜间行车安全感确实不一样。
内饰用可再生桉木和超纤绒材质,比传统真皮减重30%。环保的同时还能减轻车重,一举两得。
这场变革才刚开始
汽车行业的变化速度超出很多人想象。三年前我们还在纠结续航够不够,现在已经开始讨论充电是不是比加油快了。技术迭代的速度让人有点跟不上节奏。
当然,再先进的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际需求。每个人的用车场景不同,适合的选择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入手电车的时机或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成熟。
选车这事儿,合适最重要。但看这个趋势,燃油车的黄金时代可能真的要过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