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主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奥迪A4L。
按理说,这车都到了产品末期,马上就要换代了,一般这时候销量都会慢慢降下来,大家都在等新款。
可怪就怪在,它反其道而行之,上个月一下子卖了八千多台,成了今年卖得最好的一个月。
虽然跟老对手奔驰C级和宝马3系比起来还有点差距,但这个成绩对于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将来说,可以说是相当亮眼了。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大家突然开始集体怀旧了吗?
其实说穿了,这背后没有什么复杂的商业秘密,就是一个咱们老百姓最容易理解的逻辑:价格给到位了。
这波奥迪A4L的销量逆袭,最核心的武器就是降价,而且是毫不手软的“大放血”。
根据很多地方的反馈,终端优惠幅度普遍超过了六万块。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一款官方指导价三十万出头的豪华品牌B级车,现在实际去谈,最低配的版本办齐了落地,价格可能都不到二十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整个市场的格局就有点乱了。
不到二十万,以前我们想的是买个高配的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或者是一些配置很高的国产品牌轿车。
现在突然发现,踮踮脚尖,居然能够到奥迪的“四个圈”了,这对于很多有品牌情结,特别是第一次买车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很多去店里看车的人,就是被这个价格吸引过去的。
有销售人员说,从九月中下旬开始,店里的人流量明显多了起来,周末甚至有点忙不过来。
来的人里,不少都是年轻人,他们的预算可能就在二十万上下,本来还在纠结是买个主流合资品牌,还是支持一下国货,结果奥迪A4L这么一降价,直接成了他们绕不开的一个选项。
就像文章里提到的那个东北大哥,他之前也看了凯迪拉克CT5和沃尔沃S60,这两款车也都是以运动或者安全著称的好车,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奥迪A4L的四驱版本。
这背后,除了奥迪本身的产品力,恐怕更重要的就是那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
这就像是你去菜市场买菜,本来只想买点青菜萝卜,结果发现旁边的摊位说今天的排骨按白菜价卖,你很难不心动过去看看。
当然,光便宜也不行,车子本身得有两把刷子,不然消费者也不会傻乎-乎地掏钱。
奥迪A4L虽然是末代车型,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底子还是非常扎实的。
首先从面子上看,这车的外观设计虽然谈不上多新潮,但胜在经典、耐看,线条流畅,比例协调,开出去稳重大气,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
车身尺寸也摆在那儿,车长接近四米八,轴距快到三米,这个数据放在今天的中型轿车里依然是主流水平。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后排空间足够宽敞,坐三个成年人也不会觉得特别拥挤,这对于注重家庭使用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再看里子,也就是车子的核心三大件。
奥迪A4L全系搭载的都是大众集团那台著名的EA888 2.0T发动机,配上7速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动力总成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技术成熟,性能和可靠性都有保障。
即使是190匹马力的低功率版本,日常在城市里开,动力也是随叫随到,高速上超个车更是轻轻松松。
而高配的四驱版本,零百加速能跑进6秒俱乐部,性能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强悍了。
底盘调校更是奥迪的看家本领,开起来感觉很整,既能过滤掉路面大部分的颠簸,保证舒适性,在过弯或者跑山路的时候又能提供不错的支撑性,给人很强的信心。
文章里说“开山路比同价位的CT5还顺畅”,虽然有点主观,但也反映出A4L在操控和舒适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不过,咱们也得明白一个道理,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奥迪能把价格降到这个地步,自然会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把成本找回来。
这波降价最大的“学问”就在于配置的差异化。
那个不到二十万落地的价格,你买到的是最低配的“丐版”车型。
这个版本的车,很多我们现在觉得理所应当的配置都是没有的。
比如,无钥匙进入功能,这个在十几万的国产车上都快成标配的功能,在最低配的A4L上居然要花五千块钱选装。
想象一下,在2024年,你开着一台奥迪,还得从兜里掏出遥控钥匙按一下才能开门,那个场景多少有点尴尬。
还有全景影像,对新手司机来说是个神器,但在A4L上也只有中高配车型才有,低配车主只能依靠最传统的倒车雷达来“听声辨位”。
至于现在很火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更是只有顶配车型才配齐,其他版本想要,都得另外花钱选装。
所以,这其实是厂家一个非常聪明的销售策略。
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低价把你吸引到店里,让你觉得“奥迪梦”触手可及。
等你坐进车里,销售人员就会开始给你分析了:“哥,您看这个版本连个天窗都没有,要不加一万多上个时尚型?带天窗、液晶仪表盘,感觉立马不一样了。”“其实四驱版更值,东北冬天雪大路滑,多个四驱安全多了,也就再贵个几万块。”这么一来二去,你的预算可能就从最初的二十万,慢慢涨到了二十五万,甚至更高。
最后你会发现,要想买到一台配置齐全、用着舒心的奥迪A4L,价格其实并没有宣传的那么“白菜”。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奥迪A4L这次的“以价换量”,其实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一个缩影。
为什么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现在也得放下身段打价格战?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强大了。
在二十万到三十万这个价格区间,现在有太多优秀的国产车型可以选择,比如比亚迪汉、极氪007等等。
这些车在设计、用料、智能化配置和三电技术上,甚至已经超越了同价位的合资乃至豪华品牌。
它们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抢走了原本属于BBA的市场份额。
面对这种压力,像奥迪这样的传统巨头也不得不做出反应,降价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这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因为品牌的充分竞争,最终受益的总是我们。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只有我们自己的工业强大了,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才能让外国品牌拿出更大的诚意来对待中国消费者。
同时,这波热销也带有一丝“告别”的意味。
随着汽车行业全面转向电动化,像A4L这样纯粹的燃油轿车,正变得越来越稀有。
厂家已经在为全新的电动化后继车型做准备,仓库里的这些燃油车卖一台少一台。
对于很多喜欢传统内燃机驾驶感受的人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到一台技术成熟、有着纯正机械质感的德系豪华轿车的机会。
发动机的轰鸣、变速箱的换挡,这些曾经被视为驾驶乐趣核心的元素,在未来或许都将成为珍贵的记忆。
所以,现在去买一台A4L,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行为,也像是在收藏一个时代的印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