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智己LS6增程版闪亮登场,刷爆整个汽车圈。
当时没人敢相信,一款52度电池的增程车能有这样的充电速度。短视频平台上,从汽车博主到车友群都在疯传,说智己这波操作直接颠覆了大家对小电池增程车的认知。
网友评论炸锅了:有人说"52度电池还敢说快充,这不是噱头吗?",也有人追问"之前不是说增程版小电池体验拉胯吗,难不成这次要打脸了?"
要知道这时候正是2024年新能源车最焦灼的时候,隔壁理想、问界都在拼大电池增程,结果智己却反手掏出个"52度小电池加超快充"的组合。
这就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52度的Max体验真的不会打折吗?充电速度能不能硬刚大电池增程车?
等到了2025年10月,智己又有大动作。
10月16日,智己汽车推出了新的52 Max+版本,限时权益价仅22.99万元,并且这次配备的电池容量更大,纯电续航达到370公里。
我们就跟着最新的实测报告和官方数据,把这件事搞清楚。
第一部分:52度电池加增程器,智己LS6这次玩的是什么套路?
先说重点:2024年9月10日,智己汽车推出新一代LS6增程版,搭载52.1度磷酸铁锂电池。
官方宣称15分钟内就能补能310公里续航。这个数字一出来,业内立刻炸开了锅。很多人当时就蒙了,纷纷想往充电桩跑过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评测博主直接蹲在充电桩前做了一整天的实测,从高速到市区混合工况,把数据全部公开。看完实测过程之后,很多人都惊掉了下巴。
这52度电池,玩的根本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营销,而是真正的"四两拨千斤"。
这次实测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快和省。
先讲快的部分。博主从电量20进度开始充电,用的是智己自家超充桩,这东西采用的是800V到900V高压超充平台,最高充电功率能达到250千瓦以上。
整个充电过程非常快速。10分钟的时间,电量就冲到了55进度,这相当于补了280公里续航。15分钟的时候,电量直接飙到70进度,补能达到310公里。
这个速度到底啥概念?对比隔壁某热门增程车,那款车配的是66度电池,官方号称15分钟能补能350公里续航。但实际上智己这个52度版本的充电速度,不仅没有比人家慢,反而在很多条件下表现得更稳定。
更牛的地方在于,博主中间故意开了半小时空调,温度设定在24摄氏度,还开着座椅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充电功率居然没有大幅度下降,还是稳稳保持在180千瓦以上的水平。这直接打脸了那些说"小电池充电不稳定"的老观念。
再来讲省的部分。52度电池比同级增程车经常配置的66度电池,容量少了大概十几到二十个单位左右。但是智己通过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把可用电量榨到了极致。
实测数据显示,满电状态下续航能达到580公里。其中纯电续航290公里,基本上能满足市区日常通勤的所有需求。等到增程器介入发电之后,综合续航直接破千。
更关键的一点是,52度电池的重量比大电池轻了30公斤左右。整车重量变轻了,电耗和油耗都跟着降低。博主跑高速时的数据显示,增程器发电效率比某个66度竞品高出好几个单位,每百公里油耗仅仅5.32升。这样算下来,一年跑两万公里,能省下来的油钱就相当可观了。
有意思的是,最开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小电池等于体验差"。但看完智己这波操作之后,大家都改口了。52度电池非但没有打折,反而在充电速度、重量控制、成本优势这些方面全面领先。
2025年10月16日,智己又推出了新的52 Max+版本,这个版本进一步升级,纯电续航提升到370公里,配备了更豪华的内饰配置,比如真皮座椅、二排座椅通风加按摩功能、可调节的空气悬架等等。限时权益价仅22.99万元。
这次的52 Max+推出,说明智己对52度电池这个方案越来越自信。这不仅仅是个入门级选项,而是真正为用户量身定制的聪明方案。
第二部分:52度电池凭什么充电这么快?智己到底藏了什么黑科技?
有人可能会问,52度电池又不是新鲜玩意儿,怎么智己的LS6能充得比大电池还快?难道是充电机开挂了?其实背后隐藏着一套完整的"组合拳"。
首先看电池本身。智己这次用的不是普通的52度电池,而是经过定制的磷酸铁锂小电池。跟常见的三元锂电池不同,磷酸铁锂天生更稳定,不容易发生热失控问题。但是这种材料的缺点也很明显,导电性差,充电倍率相对较低,简单来说就是充电速度比较慢。
但智己跟电池供应商联合研发,给这块电池加上了"外挂"。用了纳米级的导电涂层来提升锂离子的移动速度,还使用了蜂窝状的极片结构来增大电极的接触面积。硬生生把充电倍率提了上去。
博主实测时,10分钟从20进度冲到55进度的表现,就是这项技术的直接体现。
其次是充电策略的聪明脑。智己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会根据电池温度、剩余电量、电网负载等因素,实时调整充电功率。比如博主充电时,前面10分钟用最大功率猛冲,这时候电池温度还比较低,能够承受高功率。等到电量达到55进度之后,系统自动降到180千瓦左右,目的是防止电池过度加热。但即便这样降低功率,仍然比普通增程车120千瓦的峰值功率高出很多。
更绝的是这套系统还能学习用户的充电习惯。比如你经常在早上充电,系统就会提前让电池保持低温待机状态,进一步提升充电效率。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在同级别车型中很少见。
最后要讲的是整车的协同作战能力。智己LS6增程版的增程器和电池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深度联动。当电池电量低于30进度时,增程器会优先启动高效发电模式,转速稳定在2000转左右,这个转速段发电效率最高。同时系统会给电池和电机同时供电,保证动力不会出现断层。
系统还很聪明,当检测到你在高速行驶时,会提前储备电量。比如电量降到40进度,系统就开始补电,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在急加速的时候电池掉链子,影响驾驶体验。
这种电池加增程器加电控系统的铁三角协同,才是52度电池能打出快充王牌的关键。一个环节缺少,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业内有些工程师点评过这个方案,他们说智己这波不是单纯地堆电池容量,而是把电池技术、充电策略、整车协同全部打通了。52度电池能做到这个充电速度,放在2024年甚至2025年的市场上,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准。
咱们再往深了看。2025年10月推出的52 Max+版本,更是在电池管理这块儿下足了功夫。纯电续航从之前的290公里提升到370公里,虽然电池容量没有变化,但续航能增加这么多,说明智己在电池管理、能量回收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这背后其实是长期的研发积累。从2024年9月到2025年10月,一年的时间里,智己在这个方向上没有停止创新。这就是为什么52度电池版能不断升级,而不是固定不变。
第三部分:52度增程版对比大电池增程版,到底选谁更划算?
现在有个问题摆在眼前:52度电池虽然充电快、成本低,但容量毕竟小一些,实际体验会不会不如66度以上的大电池增程版?这个问题得仔细掰扯一下。
先看日常通勤的场景,市区用车占比大概七成以上。52度电池的纯电续航达到290公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完全够用了。一般人一天的通勤距离也就五十到八十公里左右,下班回家充十分钟,基本上就能跑两天。不用整天操心续航问题。
再看66度的大电池增程版,纯电续航能到450公里。多出来的160公里续航,对于大多数城市用户来说,一个月可能都用不上一次。反而因为电池重量大,电耗更高,长期用下来其实更费钱。
再看长途出行的场景,高速用车占比超过三成。这时候52度电池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纯电续航确实比较短。但增程器的存在完美补上了这个缺陷。当电量低于20进度时,增程器介入发电,满油满电的综合续航轻松破1000公里。实测高速工况下,52度版的综合油耗仅仅5.32升,对比同级别燃油车能省下来的油钱不少。
66度的大电池增程版虽然纯电续航长,但增程器发电的效率未必更高。因为电池重,整个车的拖拽损耗会更大。高速工况下油耗可能只比油车低一两升,优势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最关键的是成本问题。52度电池的成本比66度低个一万五到两万块钱,电池成本在整车中占比很高,所以价格差异会很明显。新一代LS6增程版的上市权益价从19.79万元起,其中52度版的起售价大概是21.49万元。对于预算有限、又想要增程那种"可油可电"灵活性的用户来说,52度版显然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更优选择。
到了2025年10月,推出的52 Max+版本更有竞争力。这个版本虽然价格是22.99万元,但配置大幅升级,加装了真皮座椅、座椅通风加按摩、可调空气悬架等豪华配置,这些东西在更贵的版本上才能见到。
总结一句话:如果你是市区通勤的主力选手,52度版充电快、成本低、体验不输大电池。如果你偶尔跑长途,增程器的存在让两个版本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己这波"小电池大智慧"的操作,算是真正戳中了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常见疑问怎么回答?
实测视频和产品发布之后,网络评论区直接成了一个大型的辩论现场。有人赞有人弹,各种问题五花八门。咱们挑几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来聊聊。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冬季表现的。有网友问,52度电池在冬天会不会充电更慢,续航缩水会不会特别厉害?
这个问题问得很实际。博主专门在冬季环境下做过测试,拿了北方大约零下五摄氏度左右的天气来实验。确实,52度电池在这种低温环境下充电功率会有所下降,大概会缩水两三成左右。但即便如此,这个功率仍然比同级大电池增程版的冬季充电功率更高。
至于续航,WLTC标称的290公里纯电续航,在冬季实测下来大概能有220公里左右的实际续航,缩水的幅度大约是两个多成。但这个表现跟大电池版本的缩水幅度是差不多的,不会特别吃亏。
智己这款车的电池还配了恒温系统,在低温时会自动加热电池,虽然会消耗一点电量,但相比之下,实际体验比老款的小电池要强不少。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增程器噪音的。有人担心,增程器介入时声音大不大,会不会影响正常的驾驶体验。
这也是个很实际的顾虑。博主特意测试了增程器介入的场景,在电量达到30进度时做了急加速。结果显示增程器的噪音控制在65分贝左右,这个音量相当于正常人聊天的声音,不会特别吵。对比同级别增程车,比如某个品牌的66度增程版,增程器噪音能达到70分贝,智己这个表现明显更安静。
原因是智己在设计上用了低振动的增程器加上双层隔音机舱的方案。在日常行驶中,增程器基本上是无感介入的,只有在急加速的时候才能听到轻微的嗡嗡声。完全不会影响车里的正常聊天。
第三个问题是配置问题。有人问,52度版是不是为了省成本就砍配置了,Max体验真的不会打折吗?
这个问题问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坎上。博主对比了现款LS6增程版和52度版的完整配置表。核心配置一个都没有砍,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X芯片、高通8295P车机芯片、256色氛围灯这些该有的都有。甚至连座椅按摩、后排小桌板这类豪华配置也都保留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轮毂从20寸降到了19寸。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阻,进一步提升续航。但从外观效果上来说,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差别。
所以说,52度版的Max体验真的不是靠牺牲配置来换取的。这点上智己做得很实在。
结语
从2024年9月10日的首发,到2025年10月16日的52 Max+新版本推出,这一年多时间里,智己LS6增程版进行了持续的迭代升级。
表面上看,52度电池就是个"小电池",但实际上这是一套精准的刀法。充电快、成本低、体验不打折,还解决了大电池增程版在重量、能耗、成本这三个方面的痛点。
这根本不是什么缩水,反而是把钱真正花在了刀刃上。下一次要是有人再问,"增程车是不是电池越大越好",咱们就把智己LS6的这些实测数据甩出去。
52度照样能快充、能跑长途、能省钱包,这才是大多数用户真正需要的那种"六边形战士"。没有短板,也没有明显的溢价,就是踏踏实实的好产品。
最后的灵魂拷问给大家留下来了:如果预算二十五万块钱以内要买一款增程SUV,你是会选那种"大电池但更贵"的传统增程方案,还是会选智己这种"52度但更快更省"的聪明款?这个问题值得好好想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