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城市,每到八月末,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子甜蜜味。今年的七夕,不光情侣们在过节,欧拉也给全场来了一出“爱的告白”,狠狠吸了波眼球。毕竟,这可是欧拉品牌七周年的大节点,还赶上了2025成都车展这种大场合。要说欧拉会整活,这一回算是把温情和用户参与感双管齐下,现场布置是一绝。
当新能源车企们还在争谁更智能、谁数字更高的时候,欧拉把调子放慢了一拍:啥叫经典?就是懂城市人怎么生活,怎么审美。不靠花里胡哨的数据堆砌,不搞冰冷科技的高冷范儿,讲究一个能穿越时间的审美。整个会场都在说——经典是用来陪伴的,不是用来昙花一现的。
当天现场,欧拉搞了个“陪你过七夕”主题区。情调那叫一个拉满,玫瑰花墙直接立在眼前,谁路过都得合影;还有点子十足的限时“青梅竹马”奶茶,据说灵感是四川非遗和熊猫“花花”,这含义就奔着“陪伴长久”去的。最扎眼的,还是用户自己改装的“痛车”展区。没别的,就是车主们一个个的大脑袋瓜,共创出来的车型成了现场主角。这种“痛车”,本来就是充分体现个性和潮流的载体,在欧拉这里更成了品牌文化的缩影。
说起来,现场欧拉是真把用户当成主角摆出来了。有搞音乐的,有创业的,有工程师,还有时尚达人。大家站出来分享跟欧拉的故事,氛围像是老友聚会。虽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轨迹,但大家都喜欢那种“有格调、懂生活”的感觉。有人觉得,开欧拉出门就是给生活加点仪式感;有人说,选择欧拉就是品质一说不含糊;还有爱改装的,明着秀自己个性;更不用说车友之间的那种暖心联结。这画面,生动得跟市井漫画似的,把欧拉用户的群体画像画了出来。
现在说欧拉不只是车,更像生活方式标签。不用谁喊口号,大家自己玩出花儿来。欧拉也用了几年时间,陪着用户们一起成长。七年来,全球已经有超过52万名用户,走过五十多个国家、地区,累积行驶70亿公里,硬是减少了35万吨的碳排放。如果这个数字用树来算,估计得种下一座小森林。那些嘚吧嘚的环保理念,都可以直接落地到用户兜里。
2025这一年,对欧拉来说是个分水岭。六月份新上市的欧拉好猫2025款继续搞经典设计,一上市场就是热门,销量蹭蹭往上涨。欧拉品牌总经理吕文斌也在车展上放话,下半年要推两款重磅新车,依然坚持自家经典的设计,但智能和舒适度要一步到位。这些新车不只是迈步全球市场,也是欧拉对“做时代经典”的新一轮冲刺。
其实大家都看得到,新能源车市现在一半在比参数,一半在秀智能。欧拉不走常规路,把关注点定在“场景决定技术”。不是堆芯片,也不是秀数据,而是研究城市人一天到晚的真实需求,把车做成生活的好伙伴。这种玩法,在芸芸车企中可不多见,有点像茶杯里的花茶,用点灵气和温度,把工业品玩出了人情味。
现场的用户“痛车”专区就是明证。欧拉让用户自己参与个性化改装,不规定死板的框架。你喜欢潮酷就弄潮酷,你喜欢可爱就可以“卖萌”,各种大胆、创意十足的设计,把汽车真正变成彰显身份和态度的符号。有些用户把生活琐事和欧拉的陪伴串成段子,讲出来就是一部部小型的温情剧。通过这些真实故事,欧拉的品牌形象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是冷冰冰的商标和广告口号,而是大家生活里的一部分。
欧拉为什么要这样搞?其实道理很单纯。有些品牌一年火一阵儿,很快就被新风口拍没了,有的品牌则能陪用户熬过风风雨雨,慢慢成为生活里那种“离不开”的存在。欧拉显然看中了后者,选择了低调长跑,专注于做城市经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品牌七周年的时候他们不弄震天响的新闻发布会,而是更强调用户参与、温情互动。像这种“陪你过七夕”,就是把节日和陪伴拉到一条线上,让欧拉变得像老朋友,一起共度每一个重大节点。
你如果细看欧拉的发展脉络,会发现他们在造车这件事上很讲细节。比如设计灵感很多时候来自自然,各种小巧思藏在车身线条、配色甚至内饰的小物件里。有些人看车只是看动力,有些人看颜值,欧拉就是那个愿意把审美做到极致的品牌。不管市场是潮流是哪一波,经典依旧能穿越时间,留住人心。
这种“用户共创文化”,其实更像城市社区的公共空间。你愿意来参与,就能融进去,成为生态的一份子。欧拉把话语权交给用户,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把创意投入到新品开发里。现场大家逛展,跟自家“痛车”合影、拍小视频,各种花式互动不停歇。这种氛围别说别家车企了,就算是时尚品牌恐怕也得羡慕几分。
回头说车展当天的那场“爱的告白”,又是玩情感牌又是造热度。可实际上,欧拉的那句“不做瞬间流行,要做时代经典”,掷地有声。新能源车圈变化快,今天能火,明天就没人提了。欧拉一边深耕设计,一边扎根用户,玩的是长期主义。如果用一个俗语来形容,就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靠一阵风,靠的就是细水长流的陪伴。
欧拉的定位很清楚,争的是“懂生活”和“有格调”的用户。这批人对车子不是简单交通工具,更在乎个性化和情感认同。欧拉把车做得有审美、有温度,慢慢塑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圈层。大家既是车主,也是品牌文化的共建者。你想秀个性,欧拉给你空间;你讲生活仪式感,欧拉帮你实现。这种双向奔赴的关系,不是那种大企业冷冷的、买完就不管你,是真把用户当朋友,把车当故事的载体。
欧拉这次七夕活动,也把四川的本地特色玩进去了。“青梅竹马”奶茶挂着熊猫灵感,既亲民又有地域认同。玫瑰花墙和车展配合,等于就是一场大型网红打卡活动,社交媒体数据眼看着就高涨,品牌知名度一点一点往上蹭。要是有人问欧拉凭啥能在新能源市场扎根?估计这回成都车展的现场互动就是最扎实的答案。
再看欧拉的环保成绩单,既有数字,也有实际行动。七年来,陪用户跑了70亿公里,减少了35万吨碳排放。你说新能源车企都搞低碳,但欧拉是用实打实的数据把这个声明变成现实。用户的每一段旅程,都对地球更友好,既是炫技也是真心。
今年下半年欧拉要推全新两款车型,这消息已经在车展上透了。新车依然坚持品牌一贯的经典设计语言,但智能化和舒适性全面升级,准备给全球粉丝来一波“新惊喜”。这两款车不仅是技术突破,也是在全球化路上踩下加速器。欧拉要的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更是让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品牌温度。
其实这几年行业都在讲汽车的“第二空间”概念,意思就是车不仅仅是用来开的,更像是你的私人移动空间。欧拉把这个思路落到了地面,用用户真实生活去反哺设计,让每一部车都有独特气质。那些现场用户的故事里,既有上班族的通勤仪式感,也有文艺青年的自我表达,甚至还有工程师亲手改装车内设备,把欧拉变成了属于每一个人的舞台。
要说欧拉奇特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把“经典”变成了可以共同参与、一起创造的过程。用户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合伙人,创意本身就是品牌的DNA。这种思路,让欧拉的品牌壁垒越来越高,用户忠诚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现在车圈风头天天变,有的品牌一时风光却很快归于沉寂。欧拉坚持用温情和经典打底,用陪伴和共创堆积信任。一到重大节点,欧拉总能给出新的话题和情感共鸣。这次成都车展上的“欧拉陪你过七夕”,刚好就是一个最新的范例。
其实大家都知道,汽车行业卷不卷,终归还是要回到用户需求。能把几十万用户串成一个温暖圈层,能让大家一起讲故事、秀个性,还有什么比这更实诚的品牌策略?欧拉的路子,看起来不那么高调,但每一步都稳稳落地。
在这样一个混乱又充满机会的新能源时代,欧拉用自己的方式把“经典”重新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复刻,而是跟用户一起,把设计和情感做成可以穿越时间的作品。这种陪伴,能让一部车不只是冷冰冰的机械,更是你生活里的点滴温暖。不管市场怎么变,“经典”的底气,就在于能一直陪着你。
一句话收尾:陪你过完七夕,还能陪你走很远,这大概就是欧拉的魅力所在。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