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

据说,世上最难捞的不是锦鲤,而是技术鱼。尤其是那种看起来游得很深、平时蹲在池底、关键时刻还得能变身成龙的那种。这种鱼,连王传福也得弯腰,求人帮着挖鱼池。王老板嘴上说比亚迪的秘密武器是“技术鱼池”,其实池塘边守夜、凌晨抓鱼、顺便修修闸的那个主力,正是廉玉波。你要真信只靠王老板一人提着渔网就能捞出新能源汽车的逆袭奇迹,那未免也太不相信科学了。

说起廉玉波,如果他去当电视剧男主角,估计是那种一集结束还分不清究竟是主角还是配角的类型。他小时候最大的快乐是摸飞机,没错,真的是字面意义的“摸”。人家青春期偷偷摸摸谈恋爱,他却是主动找机会摸旧飞机翼。好不容易考了个高分进了南航,以为离造飞机的梦想就差临门一脚,结果转身被分配去造汽车。就像你本来准备上天,结果上了路——转行之快和内卷之激烈,看谁不眼熟?

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有驾

但这个让廉玉波的转身,没准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的Ω点。造车一开始纯属被动,算半出身的理想主义妥协,谁让人家社会分工严明呢?可偏偏一脚踩进车间大门,廉玉波就想明白了,不能光给老外拧螺丝,中国也得有点自己的钢铁野心。于是白天钻车,晚上学理论,恨不得每拆一辆车都能找出两个专利点。

三十四岁混成副总工程师,干货比油烟机还足,可他就是没洗手不干,索性还办了家设计公司。国内自主品牌搞造型的,基本都从他这里批发过创意。要说那阵国内造车,比抄作业还坦荡。只不过大多数还卡在临摹,只有廉玉波是真的琢磨,怎么点石成金。

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有驾

然后,他遇见了王传福。两个“电池+汽车”的混搭发小,坐在金茂大厦的咖啡厅里一夜长谈,恨不得摸出条通宵地道进电动车的隧道。你以为他们是想做行业革命,其实就是俩中年理工大叔把各自梦想兑开成酒,最后喝到凌晨。话糙理不糙,王老板眼里的“民族责任感”到底有没有镀金光不重要,重要的是咋让汽车动起来时不烧油,烧的是中国人自己的电池。

王传福收秦川,外人嫌他是“电池疯子”。股价跳水无人信,王老板反正乐观到觉得汽车就是“几块铁皮”,没啥可怕的。廉玉波就更绝,不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全靠自己组小班子带新兵练技术。你看现在比亚迪一众技术大牛,不少都是他那会儿从校招捡来的便宜货。生生把一个没有仪器的穷酸研发中心熬成了比亚迪技术鱼塘。

第一锅饭叫“316”,夹生、难吃,还让经销商观摩完集体拔腿跑。于是2个多亿模具费,扔水里听个响。要搁在资本市场,再有情怀也能被砸哭。王老板咬咬牙,廉玉波不气馁,实在不行就“摸着石头过河”,抄得比丰田还像自己爹,最后做出个F3,外观像花冠,价格一半,结果卖疯了,把“山寨魔咒”完美转换成国产骄傲。连丰田都怒买一辆F3回去拆,顺便怀疑人生。

但别以为F3就能通罗马。业内人照样瞧不起你,说你技术不济,产品只是模仿。廉玉波心里门儿清,仿归仿、偷归偷,技术架构必须自己慢慢补。王传福那句“我们不是模仿产品,我们要掌握开发平台”说得神似,做起来就是比同梯队晚下场的选手在起跑线上拼命刷爆发力。廉玉波就是那个自信能把手里的筷子变成铲子的厨子。

燃油车搞定,真正的主菜还在后厨。王传福倒也没藏着掖着,他说自己最懂电池,要把造电池那套把戏复制到大车身上,实现小电池蹦到大汽车的升华。口号喊得响,真干起来更惨烈。你以为电池装车无非像装电池筒,其实每拧一颗螺丝都得死磕“别让老外卡脖子”的技术难点。

最硬核的当属那个叫IGBT的小芯片。全球车企都买日本和德国产品,比亚迪说“自己造”。于是花钱买了家半导体厂,砸进去都是血汗钱。结果眼见快成,还要跟离合器的小弹簧死磕。一个不起眼的小弹簧,熬了好几个月,连供应商都被廉玉波守成深度用户,这才搞定。“造车如打怪,怪物全是细节小怪。”廉玉波的人生名言。

08年的F3DM和纯电E6一亮相,王老板都嗨了,直接放话要做内燃机的掘墓人。可惜市场只给了个寂寞。比亚迪销量僵住了,整整熬了十年暗夜,卖不出去,市场份额下滑,质疑声如同吃瓜群众的广播,每天循环播报。有人建议弃车保帅,转回燃油赛道,有人说不如学日本混动省油。廉玉波呢?嘴角一歪:“这企业要活,别无他路只能创新。”王老板拍板:“走错路也无悔。”

研发经费哪怕赔本都要砸,利润缩水也不断链。那几年,比亚迪利润像矿泉水打折,但研发投入像清明上河图,怎么画都有新内容。廉玉波带着工程师队伍,活像一群炼金术师,年年往技术鱼池丢鱼苗,等风来。

总算熬到2020年,鱼池的鲤鱼逆流成了龙。第一条龙叫“刀片电池”,又薄又长,性能炸裂,安全感爆棚,连针戳都不炸,成为行业谈资。第二条龙是升级版DM混动,油电混合,省油省电又省心。秦PLUS一亮相,合资家轿直接变成了价格下限。第四代DM技术上市,直接开启了“油电同价”神话,合资车企只能咬牙干瞪眼。

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有驾

当然,技术鱼池的鱼不会只有两条。CTB一体化、兆瓦级闪充、易四方四电机、什么璇玑、云辇、e平台……说白了,随便捞条鱼都是宝。可这鱼苗养大,背后哪有几人得意,只有无数工程师通宵加班流汗。三十年风雨,敢想敢干敢坚持;三十年技术破冰,都是工程师之魂作祟。王传福说工程师文化是比亚迪之魂,这话听着有点工地诗意,但细品实在找不到第二句解释廉玉波们的故事。

这些年,比亚迪销量十倍暴涨,世界前五,一口气把全球车企吓回90年代。而廉玉波得奖了、进士了、评院士了,大部分中国技术天才还在用惯性自嘲。问他后悔吗?人家说,“我还想再做次汽车人!”碰上百年不遇新能源的风口,这好运气,得搭配足够的韧劲。

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有驾

世人羡慕比亚迪的技术鱼池,羡慕王传福的“池主”,殊不知,每一个池子里都躲着无数起夜造梦、不服现实、熬坏胃又偷着乐的技术宅。中国当年被嘲讽“弯道超车”太难,如今突然发现,不是超,是换了一条路,池塘里的鱼直接升级到开挂模式,在别人还研究“能不能奔百公里”的时候,比亚迪已经琢磨怎么让大鲵进化爬上龙门。

按说,这样的故事该有个圆满结尾。如果这世界真有圆满,那就不会有这么多彻夜难眠、凌晨未归的工程师了。廉玉波守着比亚迪技术鱼池,不是为了把全世界的鲤鱼都变成龙,而是让每一个工程师都能相信,哪怕只能摸一次飞机,也能活成一台发动机。

不过,谁说池塘边不能抽根烟唠会嗑呢?毕竟,鱼池还在,鱼还得捞,王传福们的光环后面,还得有人凌晨三点在实验室给电池做按摩。在工业的长夜里,听见池塘里水流动的声音,大部分人只觉得困,他却觉得,是梦想喘了口气。

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有驾
比亚迪造车,廉玉波转行,技术鱼池创新突围-有驾

不刷存在感,也不博同情。但愿未来的池塘,不再用拼命熬夜、土法上马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需要太多便宜的鸡汤,只要廉玉波们愿意继续捞,鱼就会一直越养越多。至于能不能飞上天、变成龙,先让王老板继续喝他的咖啡夜谈吧。反正天亮之后,喊一嗓子,还有一池鱼等着起飞。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