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电动两轮车市场,真的有点不对劲。
具体来说,就是大伙儿都疯了。
前脚刚有几家把价格打到裤衩都不剩,后脚就有一家叫“首驱”的哥们,在苏州开了个发布会,上来不谈价格,不谈续航,直接掏出了一个词——“智能出行机器人”。
我当时就愣住了,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讲真,这年头,是个带轮子的东西都敢叫自己是机器人。但首驱这哥们不一样,他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的想把两轮电动车这个品类,直接从地球上抹掉,然后原地飞升。
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
当所有人都在一个饭馆里,为了抢最后一块红烧肉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最狠的人不是那个打赢的,而是那个直接把煤气罐拧开,说“我不过了,大家也别想活”的狠人。首驱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儿。别人还在琢磨怎么多加10公里续航,怎么再便宜100块钱,他们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说咱们以后不在饭馆吃饭了,咱们直接修仙,吃辟谷丹。
就问你怕不怕?
他们整了个叫“无界·妙控1.0”的技术体系,听这名字,就一股子玄幻小说里刚出关的老怪物的味儿。又是AI具身智能,又是多模态感知,又是机器人运动控制。翻译过来就是,这车不仅有眼睛有耳朵,甚至还有触觉,它能自己思考,自己判断。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哪?在于它试图解决一个终极难题,一个连特斯拉都头疼的难题。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从来不在于代码有多牛,算力有多强,而在于如何处理路面上那些不讲道理的“混沌单位”。
我说的就是老头乐。
你可以用最牛的算法,预测出一百种车辆并线的可能,但你永远预测不到一个大爷,会从哪个刁钻的角度,以什么样的风骚走位,突然横在你面前。他们的移动轨迹,是量子力学和布朗运动的完美结合,是三体人看了都要流泪的降维打击。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你看,首驱说他们的车能“主动守护”,能“预判风险”,我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一个身穿金钟罩铁布衫的“智能机器人”,在菜市场门口,一边躲避着迎面飞来的大白菜,一边跟十几辆老头乐进行着一场惨烈的闪电战。它的中央智慧大脑在疯狂计算,超级雷达在疯狂报警,嘴里还得喊着:“大爷您慢点!您的走位已经超越了我的算法极限!”
这画面,想想都觉得赛博朋克。
他们搞这个“机器人”,本质上是一种话语权的重塑。当大家还在聊“功能机”的时候,它直接说我是“智能机”。你跟我聊续航,我跟你聊算法;你跟我聊电机功率,我跟你聊场景识别;你跟我聊价格,我跟你聊数据飞轮。
这不叫竞争,这叫降维打击。
然后,更骚的操作来了。
首驱宣布,把TCS牵引力控制这种以前高端车才有的玩意儿,全系标配。
不装了,摊牌了。
按照传统逻辑,这就是个亏本赚吆喝的买卖。但首驱的逻辑是,我不用传统的硬件堆料思路。我搞了个自研的“草台班子CPU”,呸,是“中央智慧大脑”,把以前需要好几个硬件盒子才能干的活儿,现在用软件一次性都干了。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以前你想学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凌波微步,得拜三个师父,交三份学费。现在首驱直接给你一个U盘,说所有武功秘籍都在里面了,你自己下载就行,我们这边是软件付费,哦不,我们这边直接免费送了。
同行看了也得傻。
因为这就把游戏规则给改了。过去是“堆料”,谁堆的硬件多谁牛逼,成本也高。现在是“架构”,我底层架构牛逼,加功能就跟手机装App一样,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省下来的钱,直接当福利送给用户。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过太多画大饼的发布会,对这种“普惠”的说法天然过敏。但首驱这个逻辑,它居然是自洽的。它不是靠牺牲利润来换市场,而是靠技术创新把成本结构给打碎重组了。这就很可怕了,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保证自己活得还不错的情况下,让所有同行都活不下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了。
如果说上面这些还只是战术层面的颠覆,那他们发布的那个“零阈OS开放平台”,就是战略层面的阳谋了。
这帮人,居然想在两轮电动车上搞一个“App Store”。
他们说,我们不是要打造一个封闭的帝国,而是要培育一片开放的森林。未来,外卖小哥可以在车上装一个“抢单优化App”,户外爱好者可以装一个“野外路线规划App”,第三方开发者都能来玩。
我X,卷死我了!
这想象力,直接奔着重新定义公司估值去了。以前你是个卖硬件的,估值看市盈率。现在你是个平台公司,那估值就得看市梦率了。这就好比你本来是个卖压缩毛巾的,突然有一天你说,我这个毛巾其实是个任意门,能通往一万个不同的世界。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笑了,这个比喻可能不太精准,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这套玩法能不能成,关键在于那个叫“数据飞轮”的东西。逻辑很简单:车卖得越多,收集的用户数据就越多;数据越多,算法就越牛,车就越智能;车越智能,体验就越好,买的人就更多。
一个完美的正向循环,一个能自我加速的“数据滚筒洗衣机”。一旦转起来,后来者就很难追了,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数据去喂养你的算法。
说真的,我上一次听到这么能吹的,还是我们小区门口卖保健床垫的王大爷。
但首驱这帮人,背景很复杂,有搞汽车电子的,有搞消费电子的,还有原来就在这个圈子里的。这种跨界团队,最容易搞出一些不讲武德的“变异物种”。他们把汽车级的可靠性,跟消费级的用户体验,强行缝合在了一起。
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就像一个穿着西装的肌肉猛男,突然在你面前跳了一段“机你太美”。你觉得很怪,但又觉得他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所以,当发布会结束,所有人都在讨论首驱的新车有多牛的时候,我看到的却是另一层东西。
这根本不是一场产品发布会,这是一场“世界观”发布会。
首驱在告诉整个行业:各位,别在存量市场里互相捅刀子了,没意思。外面有一个更大的世界,那里的游戏规则完全不同。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车造得更便宜,而是让“车”这个概念本身,变得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车上面的数据、服务和无限扩展的可能性。
这让我想起了某些具有“玄学”光环的品牌。为什么有人会无脑买特斯拉?因为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科技信仰”,一个通往未来的门票。首驱现在干的事,就是在两轮车这个看似传统的领域,强行注入这种“品牌玄学”。
所以说到底,这套玩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比友商更能忽悠,也更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被忽悠。而这,本身就是一种顶级的玄学。
当智能化浪潮真的拍下来的时候,传统的堤坝是挡不住的。首驱可能不是最终的胜利者,但它绝对是那个第一个冲向大海,试图把水搅浑的“颠子”。
它让这场本来已经很卷的战争,变得更加混沌,也更加有趣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