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开幕,潮动蓉城,中国汽车新叙事

每年一到夏末秋初,全国汽车爱好者和准备买车的普通老百姓,目光都会不约而同地投向一个地方——成都。

这里的国际车展,如今已经成了一场不容错过的盛会。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这个车展刚起步的时候,那是在1998年,整个展区面积小得可怜,只有四百平方米,大概也就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品牌展台的一角。

成都车展开幕,潮动蓉城,中国汽车新叙事-有驾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过去,它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二十二万平方米展出面积,汇集了将近一百二十个汽车品牌、一千六百多辆展车的庞然大物,稳稳地坐上了中国四大A级车展的交椅,和北京、上海、广州的车展并驾齐驱。

它的举办时间,正好卡在传统汽车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之前,就像一声发令枪,瞬间点燃了整个下半年的消费热情,各大车企都把它看作是必须打赢的一场关键战役。

今年的成都车展,主题定为“潮动蓉城·智领未来”,简单来说,就是又潮又智能。

这两个词可不是随便喊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车展的每一个角落。

先说这个“潮”字,简直就是为成都这座城市量身定做的。

车展不再是一个只让你看车、摸车的冰冷空间,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活方式体验馆。

主办方在室外专门开辟了一个五千平方米的汽车文化生活区,里面什么都有:适合全家出游的露营装备展示,让车迷热血沸腾的汽车改装区,酷炫的机车文化,还有各种有意思的文创小集市。

你可以在这里逛上一整天,感觉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这种把汽车和生活场景深度捆绑的模式,让车展变得更有趣、更好玩,也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再说“智”,也就是智能化,这更是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成都车展开幕,潮动蓉城,中国汽车新叙事-有驾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未来的出行是什么样的,车展里还特别设置了一个五百平方米的“未来出行实验室”。

在这里,自动驾驶不再是科幻片里的场景,而是可以亲眼看到的实景演示。

车辆如何与红绿灯、道路设施进行信息交互,也就是所谓的“车路协同”,以及现在非常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怎么应用在汽车上的,都有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展示。

这些前沿科技,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汽车正在从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变成一个会思考、能交流的智能移动空间。

同时,这次车展还首次设立了“零碳展区”,整个展区的电力供应都来自绿色能源,搭建材料也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这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汽车产业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和社会责任。

当然,车展上最吸引人眼球的,永远是那些闪亮的汽车。

今年各大厂商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比亚迪的阵势可以说是空前的,旗下的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以及高端品牌仰望,五大系列全部到齐,组成了强大的产品矩阵。

最让现场观众感到震撼的,莫过于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展示。

当一台那么大的越野车真的像船一样在水里开动时,围观的人群里发出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成都车展开幕,潮动蓉城,中国汽车新叙事-有驾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展示,更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充分显示了比亚迪的技术自信。

另一边,华为的鸿蒙智行联盟也首次在成都实现了“五界同堂”,包括大家熟悉的问界、智界,还有新成员享界、尊界,以及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的尚界新车。

这表明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广,它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让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车型都能共享其强大的技术平台。

除了新能源领域的激烈竞争,传统硬派越野车市场也很有看点。

承载了许多人记忆的2212品牌,这次以独立姿态参展,勾起了不少老车迷的怀旧情怀。

而东风汽车旗下的猛士M817,则以“智能越野第一车”的身份高调亮相,用一身的“黑科技”重新定义了硬派越野。

国际大牌们当然也不会缺席这场盛宴,宝马带来了新一代的电动旗舰车型,奔驰展示了兼顾燃油和电动的全尺寸SUV,奥迪的Q6 e-tron量产版也在这里完成了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首次亮相。

这些都说明,成都车展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已经得到了国内外所有主流车企的高度认可。

这次车展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体验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主办方和车企不再满足于让观众静态地看车,而是提供了大量动态体验的机会。

成都车展开幕,潮动蓉城,中国汽车新叙事-有驾

比如,车展专门规划了十条试驾路线,可以直接开到风景优美的兴隆湖畔,观众可以提前预约,亲身体验在城区、高速等不同路况下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甚至还能去专门的场地感受极限越野的刺激。

对于那些对汽车内部结构感兴趣的人,展会还首次引入了VR虚拟现实技术。

戴上特制的头显,你就可以像拥有透视眼一样,一比一地“拆解”汽车的电池包,看清楚复杂的底盘结构,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比看再多图片和视频都来得直观。

透过这些热闹的场面,我们其实可以观察到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一些深刻变化。

首先,是市场消费的下沉和升级同时在进行。

从数据上看,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二,这个比例相当高。

但仔细分析订单会发现,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依然是这里消费者的首选。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很现实的消费心理:大家既想享受新能源车带来的低使用成本和驾驶体验,但又对长途续航和节假日充电排队感到焦虑。

因此,这种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的车型,就成了当前阶段最符合广大地区用户需求的“最优解”。

其次,是整个汽车产业链正在加速向西部转移。

成都车展开幕,潮动蓉城,中国汽车新叙事-有驾

过去,大家觉得成都车展就是一个卖车的大市场,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宁德时代、蜂巢能源这些国内顶尖的动力电池企业,都相继在四川、重庆投资建厂。

这意味着,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正在从一个单纯的汽车消费市场,转变为一个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高地。

最后,是市场和消费者都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前几年车展上,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哪个公司老板亲自站台,或者哪个网红吸引了多少流量。

但今年,这种浮躁的氛围淡了很多,大家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产品本身。

车的技术怎么样,性能好不好,价格实不实惠,乘坐体验舒不舒服,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重新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这说明,当新能源汽车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最终能打动消费者的,还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总的来看,成都车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商业展会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个属于整座城市的节日。

在展馆内外,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车迷,有计划买车的家庭,也有单纯来感受气氛的年轻人。

它用成都特有的那种热情、包容和烟火气,把最前沿的汽车科技和产业变革,包裹成了一场人人都能参与、都能看懂的嘉年华。

在这里,所谓的“智领未来”不再是一句遥远的口号,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亲手触摸、亲身体验的真实浪潮。

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汽车市场当下的活力、未来的潜力和消费的真实脉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