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的危局:5000 万 “入场券”,接盘者在哪里?

出品 | 大力财经

作者 | 豆沙包

编辑 | 魏力

导语:曾几何时,哪吒汽车以黑马之姿驰骋在新能源汽车赛道,2022 年以 15.2 万辆的年销量力压蔚小理,成为新势力销量冠军。一边是曾经的辉煌战绩,一边是如今的重重困境,哪吒汽车为何会走到这一步?

短短几年间,风云突变,如今的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还将报名保证金提升至 5000 万来招募重整投资人。

近日,合众新能源的管理人发布公告,正式为旗下哪吒汽车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高达5000万元的保证金门槛,哪吒汽车的生死问题已经被摆上了台面。

这一公告,几乎等同于对外发出的最后通牒。

过去几个月,关于哪吒的负面消息接连不断,从工厂曝出薪资问题,到销量连续下滑,这家曾经登顶“新势力销冠”的企业,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高光走向危机。

大力财经认为,哪吒汽车的危局,是其自身战略失误与行业大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 5000 万 “入场券” 的接盘问题,将直接决定它能否在绝境中实现逆袭。

哪吒汽车的危局:5000 万 “入场券”,接盘者在哪里?-有驾

01哪吒汽车危局

曾经的哪吒汽车,可谓风光无限。自 2018 年品牌发布后,凭借 5 万 - 10 万元的低价车型切入三、四线城市及 B 端出行市场,迅速打开了局面。2022 年,其年销量达到 15.2 万辆,登上新势力榜首。

但好景不长,2023 年其销量骤降至 12.7 万辆,同比下滑 16.16%;2024 年更是仅剩 6.45 万辆,近乎腰斩。进入 2025 年,1-5 月份累计销量仅 1752 辆,月均不足 400 辆。销量雪崩式下滑的背后,是一系列问题的集中爆发。

财务上,2021-2023 年,哪吒汽车营收亏损由 48.4 亿元扩大至 68.67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 180 亿元。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及员工薪资,债务危机显现。产能方面,全国三大工厂总规划产能达 35 万辆,实际利用率却不足 30%,浙江桐乡总部工厂停工。

品牌与产品层面,哪吒汽车定位模糊,试图覆盖全市场细分领域却处处难站稳脚跟。高端车型如哪吒 S、哪吒 GT 未能获市场认可,走量的哪吒 V 和哪吒 U 系列又遭竞品挤压。技术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营收的 5%,远低于行业 15% 的平均水平,智能化水平落后。

哪吒的困境,并非偶然。这场危机,是产品力、品牌定位与资金链问题全面暴露的结果。

在产品竞争力上,哪吒始终未能建立起足够清晰的技术长板。

当竞争对手们在智能驾驶、800V高压快充、豪华座舱体验等领域,纷纷打出王牌时,哪吒的车型在续航、配置、品质等方面,始终处于同质化竞争的中下游水平,缺乏真正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差异化卖点。

哪吒的路线从早期主打“高性价比”,到后期试图冲击高端市场,其品牌定位长期处于模糊与摇摆之间未能沉淀出一个牢固的目标用户群体。

市场从普惠补贴时代,进入品牌力与技术硬实力的淘汰赛时,这种战略层面的犹豫与试错,代价极其沉重。

而最致命的问题,则在于脆弱的“造血”能力。

哪吒过度依赖融资“输血”,自身的盈利与现金流能力始终薄弱。这不仅是哪吒的问题,更是整个新势力赛道的集体隐患,没有了持续的资金输入,哪吒的生产、研发与市场投入,便面临全线失速的危险。

哪吒汽车的危局:5000 万 “入场券”,接盘者在哪里?-有驾

02 一张5000万的“入场券”谁来接盘?

这次公开招募投资人,是哪吒汽车寻求自救的最后机会。

对于哪吒这笔钱,是维持其生产运营、稳定军心、继续留在牌桌上的“救命钱”。

8 月 4 日,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公告,将报名保证金提升至 5000 万元,还要求最终投资人签署协议后支付 1 亿元投资保证金。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对意向投资人进行一场严苛的筛选。

从管理人角度看,设置高门槛,是为了确保引入真正有实力的投资人,能够帮助哪吒汽车解决资金难题,实现重整后的良性发展。毕竟,哪吒汽车面临的不仅仅是资金缺口,还有供应链重建、品牌修复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但比资金更重要的是新投资人所能带来的战略资源与运营能力。一个强大的投资方,或许能在产业链整合、市场渠道、企业管理等方面,为哪吒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其完成一次深度战略转型。

那么,谁会愿意来接这个“烫手山芋”?潜在的投资人,可能是寻求产业链布局的传统车企巨头,也可能是看好新能源汽车赛道、试图抄底的产业资本。他们看中的,或许是哪吒尚存的生产资质、工厂资产以及一定的市场保有量。

大力财经认为哪吒汽车的这次重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洗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残酷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只要拿到融资、讲一个好故事,就能造车并活下去的草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清晰品牌、没有健康现金流的企业,都将被无情地清扫出局。哪吒的困境,为所有二三线的新势力品牌,敲响了最响亮的警钟。

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哪吒的品牌,走上被收购、被重组甚至直接倒下的命运,虽然残酷却是行业走向成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经之路。

哪吒汽车的危局:5000 万 “入场券”,接盘者在哪里?-有驾

03 重生还是出局

如果有投资人接盘,首先面临的就是品牌重建的巨大挑战。哪吒汽车此前的负面事件,让消费者信心受挫,40 万车主曾面临 “修车无门” 的风险,140 余位车主还组建了维权群。如何修复品牌形象,重拾消费者信任,是接盘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供应链的重整也至关重要。此前哪吒汽车拖欠供应商款项,导致供应链信心崩塌,30% 供应商债务分期无息偿还,70% 转为母公司股权。接盘者需要重新建立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确保零部件供应稳定,才能实现正常生产。

这次招募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哪吒汽车的最终命运。

如果能引入一个强大的、战略协同的投资人,哪吒或许能获得一线生机,在产品和战略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绝地求生。

如果招募失败,或是引入的只是追求短期财务回报的投机者,那么哪吒的未来最终难逃被市场彻底淘汰的命运。

无论哪吒最终的结局如何,一个更健康、更具竞争力、由少数强者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哪吒汽车的危局,并非个例,而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面临转型阵痛的一个缩影。威马汽车破产、高合汽车停产、爱驰汽车欠薪等事件,都标志着行业已从 “规模扩张” 迈入 “效率与韧性” 比拼的新周期。

在这个淘汰赛中,年销 20 万辆正成为新能源车企的 “生死线”。随着政策红利退潮,资金储备、技术迭代和供应链韧性缺一不可。对于众多车企来说,哪吒汽车的教训深刻。单靠规模扩张和低价策略无法建立持久竞争力,必须在核心技术、品牌价值和运营效率上形成闭环。

那么,问题来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哪吒汽车这张 5000 万的 “入场券”,究竟是会成为接盘者的 “香饽饽”,帮助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还是会成为 “毒药”,让接盘者陷入无尽的困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