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价位的新能源车和油车,15年后保值率谁更高使用年限更长,是否能让我放心血泪史一览让你买得更值
一听到15年,我就觉得头疼。尤其是在旧车市场,现在一辆2007年买的伊兰特,真皮座椅,加个行车影像,倒车雷达,裸车已经8.98万,外加各种零碎的税费,估计落在10多万,那时候我还记得豪华版的油车底价,应该超过10万的,毕竟那个年代,车就是身份象征嘛。
这车开到状态还能接受。日子过得其实挺踏实,除了速度一上100,底盘噪音就变得尤其明显——估计轮胎还是原配的,车身也没进行大规模改装,皮座还挺舒服,挺值。前两年我开始意识到,烧机油的问题加重了,特别是加92号汽油后,感觉油耗还点高了,得每两次保养加一次机油,换了100元一桶的机油也算是心疼了一下。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除掉一些不太重要的细节,发现自己用这辆车到花的钱算下来,修理和油费大约也花了个六七万吧(没算我自己手工修的时间成本,我这技术赶不上专业师傅)。话说回来,车况还能撑个几万公里,算是经济适用车型。
那我心里也在想:要是把这车置换成一辆新能源车,算算大概能牵扯出个什么依据?新能源车近些年技术发展很快,快充、大容量电池、续航稳定性这些,都是硬核优势。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新能源车的质保都能做个十年,按理说,15年用下来,电池还够用吗?电池价格现在大概在3-5万元之间吧(估算,不好说准),我猜测,目前技术还不支持电池贱价到还能做到随便换,那就是焊死关系了。
假设我近期能找到一辆12万左右的新能源车,配置差不多像那时候的油车一样,能让我用个15年吗?这问题其实挺纠结。因为情况变了,购买的理念也在变。比起油车的耐久度,新能源车的电池管理和软件支持成了命门。目前,市面上新车的电池质保能到八九年,但电池容量下降到70-80%的状态,估计也要退休了吧。
我在思考: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到底比油车还差还是更差?有人说,油车15年后,基本上就已经打回原形——用不了几年,零件老化、耗损严重,维修成本特别高。那新能源车呢?虽然技术更新快,但电池可以换。只要车架还能跑,续航还能坚持,可能还能卖个几万块,算是残值吧。但没想过这个,真要15年后,电池得换一套吧?那费用可不便宜。
比对这两者,到底哪种更香?以保值率来说,油车算是稳定派,尤其是在10年以上的二手市场,价格还能挂得起。但我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新能源车的价格也在逐年下降,尤其是随着电池成本的降低,加上补贴变化,二手市场上,像我这年头犯法吗的新能源车的售价,估计在2-4万元之间,跟原价比,已经打折很厉害。
说到供应链,我总感觉,汽车这东西就像生活中的骨头架子。研发就是营养供应,材料、芯片等像养料,快充和大容量电池,就是超级食材。如果没有稳定的供应链支撑,新技术就像是空中楼阁。在我了解中,一些新能源车为了追求快速换代,会缩短产品线的支持期限,像我这种老车迷就比较担心性价比——开个十年,一轮轮换车的成本会不会比买一辆修一辈子油车还高?
实际上,新能源车的维修难度高了不少。有个修理工跟我说,你那油车,坏个活门,五百块就能搞定。新能源车的问题多半得去4S店,拆个电池,几百块材料加工资,得几千。这算不算成本提升?或者说,二手市场上,新能源车还能拼出个保值价吗?这问题让我犯难。
刚才我还突然想到一个点:如果考虑临时用车,新能源的快充优势会明显——不需要长时间等待,都能跑得快。如果短期用还不错。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们觉得,15年后,还能用一辆12万左右的新能源车放心吗?毕竟,现在新能源车的技术更迭实在太快,充电、续航甚至软件bug,谁都说不准。油车的老化和维修难,我理解,但新能源车的换电池又像洗牌。以前看过个报道,一些厂商推出了电池包回收再利用方案,但具体怎么操作,我还不太明白。
一个朋友曾经说:修油车就像买房,投资大,但更稳。买新能源车,是‘租’的心态。我自己却更倾向于多看少买,省得到时候价格起伏,打了个折扣。有个词我一直没想明白:保值率到底意味着什么?就算我能将这部分折旧玩成一个数字,你用车的心情是不是也能算进去?我中途还想到,可能我也挺糊涂,毕竟谁用谁知道,每个人的需求不同。
谢谢这车让我折腾出这么多想法,关键问题是:你们会不会觉得,买车,只是为了用得舒服以外,还要能抗老、抗跌价才能心安?很多时候都在抓不住的未来。截至目前,我还在犹豫,毕竟这车,到底还能陪我多久,谁也说不准。
我的疑问:15年后,那些还在用电池的二手新能源车,值钱吗?还是说,新能源车的未来会不会和旧电池一样,被市场丢扔得干干净净?这些思考,也许没人能给我一个确切答。这也是我头疼的点。
发现没有,人都说技术日新月异,但每辆车的血泪史都大同小异。也许,最重要的还是用得顺心,人家才会在你手里多伺候几年。我倒不是一味偏油,也不是死磕新能源,只希望我这辆车还能陪我几年,不要中途崩盘。毕竟,买车像结婚,都得考虑够用、耐操、还能卖出去。
你觉得呢?有没有想过,自己到头来也会变成二手车人?或者,15年后,新能源车的保值会不会成为一种传奇故事?还得看技术怎么走,供应链怎么稳,以及用车人的嘴巴挺得住。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