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揭秘,智驾战略核心,引领行业未来

当我们聊起华为造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面孔,一定是余承东。

他在发布会上那种激情四溢、挥斥方遒的形象,以及那句标志性的“遥遥领先”,已经深深印在了公众的脑海里。

大家似乎都默认,华为汽车业务的每一颗螺丝钉、每一行代码,都是在余承东的直接指挥下完成的。

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揭秘,智驾战略核心,引领行业未来-有驾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个掌管着华为庞大终端业务,还要天南海北地去和各大车企谈合作、建生态的领军人物,真的还有精力去亲自管理一个拥有上万名顶尖工程师、日夜攻关尖端技术的研发部门吗?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才是如今华为智能汽车技术大本营的真正掌舵人。

这位关键先生,名叫靳玉志。

我们得先把名字说对,是“靳”,不是原文里提到的其他发音相似的字。

靳玉志出生于1977年,比余承东要年轻八岁,但他在华为的工龄却非常长,早在1998年就已经加入了这家公司,算得上是华为真正的“老人”了。

和很多华为高管一样,靳玉志也是一位技术背景极其深厚的理工男。

他最初研究的领域,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是光通信。

他加入华为的第一个岗位,叫做“波分工程师”。

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用大白话讲,他干的活儿就是研究怎么让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能够同时传输海量的信息。

这就好比要把一条乡间小路,改造成拥有上百条车道的超级立交桥,而且还要保证每辆车都能飞速行驶、互不干扰。

这在当年是通信领域最核心、最前沿的技术。

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揭秘,智驾战略核心,引领行业未来-有驾

正是在这个领域,靳玉志展现出了他过人的才华,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工程师做到了这个领域的专家、总监,最后成为总经理,是华为在光通信技术上的领军人物之一。

后来,他还被派到海外,在东南亚地区担任过副总裁,负责开拓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管理经验。

回到国内后,他又接连掌管了华为内部极为重要的传送网产品线和光产品线,这些都是华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业务板块。

可以说,在2023年9月正式接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之前,靳玉志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和最复杂、最精密、规模最庞大的技术系统打交道。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光通信领域的专家,调来负责汽车业务呢?

这跨界也太大了吧?

要理解这个任命,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华为的车BU到底是做什么的。

它的全称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核心在于“解决方案”这四个字。

它不是一个自己生产汽车的工厂,而更像是一个技术军火库,专门为合作车企提供一整套实现智能化的“武器装备”。

这其中就包括了被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的“乾崑ADS”智能驾驶系统,注意是乾坤的“乾”,神话里神兽的“崑”,寓意着扭转乾坤,而不是简单的支架。

此外,还有我们体验到的鸿蒙智能座舱、看不见的智能底盘技术、驱动车辆的电机、电控以及电池管理系统,还有给汽车当“眼睛”和“耳朵”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等。

可以说,一辆现代智能电动汽车最核心、最值钱的技术部分,车BU几乎都有涉猎和深厚积累。

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揭秘,智驾战略核心,引领行业未来-有驾

我们现在看到的问界M9上那些令人惊叹的黑科技,以及未来即将上市的享界S9、问界M8等新车型上会搭载的更先进技术,比如电池寿命延长、舱内环境感知等等,它们的技术源头,全部都来自于车BU这个庞大的研发体系。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让靳玉志来管理这个部门,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余承东现在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战略家和外交家。

他需要思考的是“鸿蒙智行”这个生态联盟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联合更多的车企伙伴,把蛋糕做大;他需要亲自去和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这些实力雄厚的汽车集团进行高层沟通,协调资源,处理各种复杂的合作关系。

这些工作已经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他实在无法再深入到技术研发的每一个细节里去。

而靳玉志的到来,恰好完美地补上了这个位置。

他不需要频繁地抛头露面,不需要在发布会上喊口号,他的任务就是带领好车BU这支上万人的技术铁军,确保华为拿出来的每一项技术都是行业顶尖的,确保研发进度和质量,确保技术能够顺利地在合作车型上落地。

这种“前方总司令”和“后方大本营主管”的搭配,是一种非常成熟和高效的管理模式,它让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两条战线——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都能够有最专业的人在负责,协同作战。

自从靳玉志上任以来,华为车BU的发展速度和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这里面有余承东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但靳玉志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洞察力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

根据最新的数据,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台,并且每个月用户使用的智驾总里程超过了四亿公里。

华为车BU CEO靳玉志揭秘,智驾战略核心,引领行业未来-有驾

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华为的智驾系统拥有了一个规模巨大、不知疲倦的学习机器。

海量的真实路况数据,就像源源不断的养料,每天都在喂养和训练着华为的AI算法,让它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学习、在进化,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这种基于真实数据驱动的快速迭代能力,是华为智驾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另外,在靳玉志的带领下,华为的HI模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HI模式,也就是Huawei Inside,指的是车企采用华为提供的全套智能化解决方案,车身上会有一个“HI”的标识,比如阿维塔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过去,HI模式的发展速度似乎不如问界这样的智选车模式快。

但是,随着问界M9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它本身就成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活广告”,向整个汽车行业展示了华为技术的强大实力。

越来越多的车企看到了这一点,开始积极寻求与华为的合作。

除了早期的长安阿维塔,现在包括东风旗下的猛士和岚图,广汽传祺,甚至连客车行业的巨头宇通,都加入了华为的合作阵营。

这种“朋友圈”的不断扩大,背后离不开靳玉志所领导的车BU能够提供稳定、先进、可靠的技术支持。

所以,现在华为的汽车业务版图已经非常清晰了。

余承东坐镇全局,负责战略方向、市场开拓和生态建设,他是华为汽车业务的“脸面”和“大脑”。

而靳玉志则深耕幕后,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他是华为汽车业务的“心脏”和“兵工厂”。

这两位关键人物的分工协作,共同构成了华为在智能汽车时代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的核心动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