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九月份的汽车销量功德碑出来了,一眼看过去,感觉像是考古现场。
一帮旧神,尤其是德系和日系,还在假装舞会没有结束,殊不知敲门的已经是拎着电锯的德州人了。这场面,典中典。不装了,摊牌了,燃油车的黄昏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状态,大家都在这个状态里假装自己还能再活五百年。
日产轩逸,这个车圈的终极钉子户,又卖了1.6万辆,稳坐第一。
我跟你说,轩逸这玩意儿已经不是一辆车了,它是一种思维钢印。就像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想买个10万块的代步工具不会错,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轩逸。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主打一个陪伴。这种稳定,甚至有点恐怖。它就像修仙小说里那种资质平平,但就是活得久,硬生生把所有天才都熬死了的糟老头子。你根本没法跟他讲道理,因为买他的人,自己就是道理。
然后就是大众,一个车圈最成功的套娃艺术家。朗逸、速腾、帕萨特、迈腾、途观、探岳,乌泱泱一大片,跟俄罗斯方块一样往下掉,总有一款能把你砸中。
大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技术吗?是设计吗?都不是。是让你爸觉得你买这车,很稳重。大众这招叫“我影分身我自己”,用一个拉皮,搞出十八个分身,每个分身再去占一个生态位,活活把别人挤死。写到这里,我感觉我把大众比作套娃仙人,可能有点侮辱仙人这个职业了。这更像一种细胞分裂,一种原始但极度有效的扩张。就问你怕不怕?
而所谓的豪华品牌,更是将品牌玄学玩到了极致。
BBA,奔驰宝马奥迪,销量依然坚挺。这说明什么?说明经济好坏,跟有钱人没啥关系。买BBA的人,他们不是在做消费决策,他们是在做信仰充值。那个三叉星辉,那个蓝天白云,就是他们的图腾。你跟他聊1.5T发动机带48V轻混抖不抖,他跟你聊品牌积淀和社交价值。这对话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奔驰的中年人,我太懂了。你买的根本不是那堆钢铁,你买的是一种“我值得”的心理按摩,是进入某个圈子的门票。它的核心价值是让你在堵车的时候,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自己,我虽然堵在路上,但我是坐在奔驰里堵着。这种阿Q精神,关键时刻能救命。所以,别去劝他们,没用。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当然,功德碑上有人笑,就有人哭。
现代伊兰特,直接跌出40名开外,基本属于查无此人的状态。想当年,伊兰特也是月销过万的靓仔,主打一个“性价比赛高”。但现在这个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
以前韩系车的活法是,我比日系便宜点,配置高点。现在国产新能源车直接掀桌子了,他们的逻辑是,我不仅比你便宜,我还比你所有人都强。这就叫降维打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国产车,就是连桌子上的蜡和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还有本田的皓影、思域,丰田的卡罗拉,日产的逍客,这些曾经的神车,现在都开始有了暮气。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品牌头上,就是一座山。真他妈的残酷。
说真的,我现在每天开着我那辆油车,都感觉自己像个骑着马进城的牛仔,有点格格不入。
所以你看到了吗?这张看似稳如老狗的销量榜,其实底下全是裂缝。旧神们的统治看似牢不可破,实际上只是巨大的惯性在推着他们走。他们赢在过去,但未来已经不属于他们了。他们现在卖的每一辆车,都是在透支过去几十年攒下的功德。
但是,这种功德又能透支多久呢?
你看,丰田赛那和别克GL8的新能源版,销量都悄悄上来了。这就像冰川上开始融化的小溪流,一开始你根本不会注意,但当它汇集成洪水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颠覆这些旧神的关键,也不在于某个发布会上的PPT,而在于这些一点一滴,从MPV、从新能源、从各个你看不上眼的角落里渗透进来的新物种。
所以未来到底是谁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能让这帮旧神们心态爆炸、不得不放下身段跟你卷价格卷配置的好日子,才是真的好日子。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