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脏泥灰下的清晨,一部Honda CL Street的碎片日常
内容:
北郊那个巷子口,隔壁王师傅一边擦着自家老油漆电摩,一边冲我喊:你那新“本田刮地虎”啥时候让俺骑两圈?这2026款的CL Street,就这样被我带进了小城路口的闲聊里。配色先说,珍珠深泥灰和哑光军绿,看照片时有点像冬天光秃秃的黄河滩——我拿去洗车,师傅看一眼念叨,这绿抹了车,稀奇,像啥装甲车?其实到城区跑一圈,天亮时灰色倒挺显眼,路旁新楼玻璃反光里有种杂志模特站在土坡上的味道。
车友群里,老冯说他冷天骑着试过新坐垫,说材质换了点,屁股没那么硌人。厂里技师顺嘴嘬了口烟补一句:这种缓冲料啊,不敢说贵,但坐着打滑比早几年旧GL少点。仪表盘,白天太阳大的时候,看起来真的清清楚楚——不是那种亮到晃眼,反而像是旧电视里的小字,骑快了也能扫一眼。小细节,好用,不说太多,才觉得是人造的,不是凑数。
动力机头没啥改,还是老47零多毫升那水冷双缸。我去年试过一晚,城市里起步嗷嗷劲,红灯起步一踩,下桥那段路面有点裂口,弹一下也稳得很。车行小安说,咱这个马力才四十几,扯不上飙车,但低速扭力说实话跟隔壁CB500差不远。师傅念叨:这本田机头,喝粗粮油也没啥怪脾气,城市里堵十分钟,也不咋热。
Scrambler味儿捏得死死的。我大伯看车顶的排气,嘴里一边嘟囔,“这咋不怕烫裤腿?”其实设计绕在上面,是防路沟杂草,翻土路时不那么容易磕底——厂里技师老石说,这算是上个世纪英国那路子,Honda偏不忘。前轮19寸,新买的小陈碰到几次土坡,摆着比家那辆小轮街跑稳。后悬挂行程有点长,我每次过铁路口那段小石子路,没见托底,挺实用。座高群友说是七百九,个头一米七上下的人踩住两脚,不用踮着走——小高个儿或短腿一点都不烦。
还有冷门插曲:销售总喜欢吹什么“ABS双通道”和“原厂USB接口”。其实买了才知道,USB口装在边上,但雨天确实要塞点塑料袋遮着,不然进水,修车师傅笑说“喝了两口就再也不醒”,吐槽太实在。ABS嘛,群里一个老骑手去年说,他骑旧款CL在省道拐弯打滑时,脚踩死活也没救回来,暗骂一声“没ABS早掉沟里了”。老款没、现在标配了,算是进步。还有个梗,邻居瞅见车身那一圈“拉丝”护板,说他小时候家门口解放卡车才这么糙,现在居然跑到本田身上,也算是“历史轮回”。
二手市场听行头哥说,去年CL Street卖得不够理想,车主回头想置换时,价格掉得也快。有人怪市场牌子冷门,也有人嫌配件难买,师傅吃饭间隙吐槽“咋都奔三缸去了,本田还死守双缸”,其实双缸维修便宜点,我去年就因为涨紧轮坏,拆了没两小时修好。整备性在老师傅眼里才是真的值钱,市面说新技术牛,其实老手最关心配件跟人工价。
至于用车琐事,隔壁小江早上骑着去买早点,排气溅上油条汤,味儿熏半条街。骑回家,老妈一看还以为小江掉沟里。其实,这车皮实,别怕蹭脏,农村地里骑一圈,泥巴一冲又亮。不说神车,能过坑洼就比老雅马哈舒服些。
最后,一个小八卦,群里传有的2026版CL装配厂出了点小误伤,刹车盘第十批有个针孔毛病,被我同事抢着跑了售后,说车子就像开罐器。厂方偷偷派人收了十来台回厂查——这事没人公开说,师傅打趣“你那ABS还能削火腿?”
车卖给小陈后,有天蹲街角等他踩火跑过来,车头上搭着根新伞,脚底还沾着泥。人够懒,也够实诚,有闲有趣。谁说等下一个CL,还不是这城里的清晨和灰色天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