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华为联手造SUV,大六座,宝骏落地

五菱和华为联手造SUV?还是大6座布局,落地宝骏品牌?这消息一出,我第一反应是:五菱这是要“农村包围城市”之后,直接冲进中高端智能SUV战场了? 一个靠“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打下江山的国民品牌,一个在智能生态上“遥遥领先”的科技巨头,居然在宝骏这个曾经主打性价比的牌子上搞事情。更关键的是,新车定位大6座SUV——这不就是冲着理想L6、小鹏G6这些家用奶爸车去的?问题是,五菱+华为,真能搅动30万级家用智能SUV的格局吗?

先说几个关键信息点,目前能确认的不多,但每一条都值得深挖:

合作模式:五菱负责整车制造、底盘调校和生产落地,华为提供智能座舱(鸿蒙座舱)和高阶智驾方案(ADS)。典型的“五菱造车,华为赋能”模式,类似问界,但这次放在了宝骏品牌下,定位更亲民。

车型定位:中大型SUV,大6座布局(2+2+2),主打家庭用户,尤其是多孩家庭或三代同堂出行场景。

品牌归属:落地宝骏品牌,这意味着价格预期不会像问界M7那样奔着30万去,而是更可能控制在18-25万区间,性价比将是核心武器。

技术亮点:大概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支持无图NCA(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领航辅助),座舱为鸿蒙生态互联,手机、车机、家居无缝流转。

外观设计:宝骏也“高阶”了?

从目前曝光的谍照看,这车彻底告别了宝骏以往“工具车”的影子。前脸采用封闭式设计,贯穿式灯带+分体大灯组合,线条凌厉,有点像“缩小版问界M7”或“宝骏版理想L系列”。但细节上,我注意到轮眉和下包围用了更硬朗的黑色塑料,保留了一丝“五菱式”的实用感。

有意思的是风阻系数——虽然官方没公布,但从溜背造型和隐藏式门把手来看,估计能做到0.26Cd左右。这对一台大6座SUV来说相当不错,意味着高速更省电、更安静。问题是,宝骏的设计师这次是真“开窍”了,还是华为团队直接操刀了外观定义? 这背后的设计话语权,其实很值得玩味。

内饰与空间:6座是噱头,还是刚需?

我最关心的从来不是“几座”,而是“坐得舒不舒服”。大6座布局,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是标配,大概率带腿托、通风加热——这已经是中高端SUV的入门配置了。

但宝骏的强项是什么?是空间利用率。参考五菱宏光PLUS的“神空间”,我猜测这台车的第三排不会是“应急专座”。结合中大型SUV的尺寸(预计车长超4米9),第三排成年人短途乘坐应该没问题。再加上鸿蒙座舱的多屏联动,后排乘客也能用平板控制空调、音乐,甚至刷剧——这才是家庭出行的“真香”场景。

不过,我有个担忧:宝骏以往的内饰用料偏实用主义,塑料感较强。这次能不能在触感、氛围灯、音响系统上向“理想”靠拢?毕竟,家庭用户对“质感”的要求,可不比“性价比”低。

动力与续航:五菱的“三电”底子够硬吗?

五菱华为联手造SUV,大六座,宝骏落地-有驾

目前动力系统信息暂无相关数据。但可以合理推测:

纯电或增程?考虑到家庭用户对续航的焦虑,增程版本大概率会推出,毕竟五菱在混动技术上已有积累(如五菱星光)。

电池与电耗:若采用宁德时代或国轩高科的电池,CLTC续航600km+是基本门槛。电耗控制是五菱的强项,参考宏光MINIEV的能效管理,这车高速电耗有望控制在16kWh/100km以内。

操控性:五菱的底盘调校一向扎实,这次有华为ADS加持,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和转向调校可能会更偏向舒适家用,但过弯支撑性不能太“软”。

我试驾过不少“智驾强但驾趣弱”的新势力车型,希望这台车别走上“车是机器,人是乘客”的极端。毕竟,再强的L2级辅助驾驶,也替代不了人对驾驶乐趣的原始需求。

智能化:华为ADS 3.0,是王牌,也是考验

这才是真正的“王炸”。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支持无图NCA,意味着在绝大多数城市都能实现“自动跟车、变道、超车、泊车”。我在深圳试过ADS 3.0,城市拥堵路段的应对能力,确实接近“老司机”水平。

但问题来了:宝骏品牌的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强的智驾吗?

一线城市用户:欢迎,能缓解通勤压力。

三四线城市用户:可能更看重“皮实耐用”“维修便宜”。

华为方案的成本不低,这会不会推高整车售价?如果为了控制价格而“阉割”智驾功能,那“五菱+华为”的招牌不就砸了?这中间的平衡,宝骏得拿捏准。

真实用户视角:奶爸怎么说?

我特意找了一位宝骏730的老车主老张聊了聊。他一句话很扎心:“宝骏以前是‘能拉人能拉货’,现在说要‘智能舒适’,我信吗?”

但他也承认,如果这台新车第三排能让孩子跷二郎腿,鸿蒙车机能让老婆在后排追剧不卡顿,ADS能让他下班少踩几脚刹车——他愿意多花3万升级。

五菱华为联手造SUV,大六座,宝骏落地-有驾

这代表了一类用户的心态:不盲目追新,但只要体验提升够明显,他们愿意为“升级”买单。

横向对比:谁最慌?

车型 价格区间(万) 核心优势 潜在短板

宝骏(五菱+华为) 预计18-25 华为智驾+鸿蒙座舱+大6座+性价比 品牌高端形象待建立

理想L6 24.98-27.98 增程无焦虑+舒适配置拉满 纯电驾驶感弱+华为智驾缺席

小鹏G6 20.99-27.69 全栈自研智驾+800V快充 内饰质感一般+品牌力稍弱

比亚迪唐DM-i 20.98-26.98 比亚迪三电+DM-i省油 智驾为L2,非城市领航

结论很清晰:如果宝骏能把价格压到22万以内,同时保留ADS 3.0和鸿蒙座舱,那它将直接威胁比亚迪唐和小鹏G6的市场份额。理想L6虽然品牌强,但贵了5万,性价比劣势明显。

未来展望:是“神车”前兆,还是又一次“试水”?

五菱+华为+宝骏,这套组合拳打得巧妙:

五菱:借华为技术突破品牌天花板,从“代步车”迈向“智能家用车”。

华为:扩大智驾生态版图,用宝骏走量,摊薄研发成本。

宝骏:一次品牌重塑的机会,从“性价比”转向“智价比”。

五菱华为联手造SUV,大六座,宝骏落地-有驾

但挑战也不小:

用户对“宝骏=低端”的刻板印象如何扭转?

华为技术下放后,售后服务能否跟上?(华为不造车,维修还得靠五菱网点)

大6座SUV市场是否已被理想、蔚来瓜分殆尽?

我认为,这台车成败的关键,不在参数多强,而在“家庭用户愿不愿意把它当‘家’的一部分”。就像当年宏光MINIEV成了“国民神车”,不是因为性能多强,而是因为它真正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五菱华为联合造的这台大6座SUV,能成吗?

我给不了确切答案,但我知道:如果它能把华为的“智能”和五菱的“实用”真正融合,让一个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花20万左右,就享受到接近30万车型的智能体验和空间舒适——那它,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人民需要的神车”。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20万级的大6座智能SUV,市场还有空间吗?

你会因为“华为智驾”而选择一台宝骏吗?

或者,你更相信理想、小鹏这些“新势力老将”?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抽3位留言车友,送五菱定制车模一套。

(幕后花絮:上周我去五菱工厂探班,门口保安大哥问我:“你也是来看‘华为那台车’的吧?”——看来,这事儿,真瞒不住了。)

五菱华为联手造SUV,大六座,宝骏落地-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