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福特,更懂中国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想买辆福特车,跑到一家4S店发现只卖锐界,另一家主打领裕,问起新能源车型销售也说得模棱两可。 这种体验确实让人头疼。 不过最近福特中国放出大招,宣布从10月1日起,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和进口车型的在华销售服务业务将统一管理,这意味着我们今后看车买车可能会迎来全新体验。

一个福特,更懂中国-有驾

这场变革被内部称为“一个福特”战略,背后操盘手是深耕中国汽车市场20年的老将陈晓波。 说起来这不是福特第一次尝试渠道整合,2018年那会儿搞过NDSD,但那时候权限有限,效果不太理想。 而这次不一样,新成立的福特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是福特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权限更大,决心也更明显。

一个福特,更懂中国-有驾

我特意去查了下,这家公司其实是由林肯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更名而来。 这不难理解,毕竟从2025年开始林肯的财务结算已经并入福特中国,现在把销售渠道也统一起来,福特这盘棋下得挺大。

一个福特,更懂中国-有驾

咱们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 无非是买车更方便、服务更一致、价格更透明。 按照福特的规划,全国超过380家销售网点将逐步整合,无论你想买家用轿车、硬派越野还是皮卡,在一家店里就能了解全系产品,不用东奔西跑。 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周末去郊外钓鱼的车主来说,既能看锐际这样的城市SUV,又能了解探险者的越野能力,顺便还能问问皮卡的情况,确实省时省力。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这次掌舵的陈晓波。 我在几次车展上见过这位高管,给人的印象是务实又懂中国市场。 他的履历很有意思:2004年加入长安福特从基层做起,2013年升任市场部总监,后来去过雷诺中国,2020年又回长安福特负责NDSD。 这种跨文化背景让他既懂福特品牌基因,又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 特别是2023年他负责长安福特新能源业务后,2024年长安福特就实现了20.9亿元净利润,实力不容小觑。

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的深度变革,消费者对品牌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 福特此举显然是想打通任督二脉,把原本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 比如福特推出的“福特纵横”生活体系,就是想打造从车辆销售到户外社群、改装服务的一站式体验。 想象一下,如果你买了辆猛禽,4S店不仅能提供车辆保养,还能组织车友一起去越野,甚至提供专业的改装方案,这种体验确实很有吸引力。

一个福特,更懂中国-有驾

不过我也和一些车友聊过,大家最担心的还是整合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混乱。 毕竟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的产品定位差异不小,从家用到越野再到商用,如何在一张网络里平衡好这些不同需求,需要非常精细化的运营。 另外,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福特在电动车型的推出速度上还需要加把劲。

从长远来看,这种整合对我们消费者是利大于弊的。 渠道统一意味着资源更集中,内耗减少,最终这些成本优势很可能会体现在车型价格和售后服务上。 而且有陈晓波这样懂中国市场的掌舵人,福特未来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应该会更接地气。

记得上次试驾全新蒙迪欧混动版时,我就感受到福特在智能化方面的进步。 中控大屏的流畅度不输新能源品牌,油耗表现也令人满意。 如果今后这些体验能够在全国所有福特4S店保持一致水准,那确实会大大提升品牌竞争力。

福特这次的渠道整合,折射出跨国车企在华战略的深刻转变。 过去那种依赖合资企业“双线作战”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现在需要更灵活、更贴近市场的运营方式。 福特这种敢于先吃螃蟹的精神值得肯定,毕竟在存量竞争时代,谁更懂中国消费者,谁就能赢得市场。

车友们,你们觉得“一个福特”战略会带来什么样的购车体验变化? 如果今后福特4S店能提供全系列车型的试驾和比较,你会更考虑购买福特汽车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