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磷酸铁锂电池,以前我真没怎么推荐过,尤其是北方的朋友们。举个我东北老铁的例子,他跟我吐槽过——冬天开电动车,续航直接跌半条街,动不动掉个50%。他说:不过这不单是电池问题,车里开暖风,那耗电量,简直像放水。——这话我当时没反驳,因为早期铁锂电池在低温下表现差是事实,尤其是那种没有加热措施的车,电量流失快得让人抓狂。
你看看,那些老磷酸铁锂电池,低温环境下电压下降明显,化学反应活性变差,电芯的内阻还会增加,结果就是车辆续航一下腰斩。当时我朋友还算热爱折腾的,干脆加了个电池加热装置,这成本啊,估计比用三元锂那点优势都要费劲。但更现实的是,北方的冬天零下20度不算稀奇,别指望铁锂立马变猛。说到能量密度,铁锂普遍比三元锂低10%~15%(这是我看一些样本估算的),同样重量体积,续航自然打折,尤其是当时车型设计轴距有限,电池舱空间利用率也不够高,续航长短差别就更明显了。
说这些不是我黑磷酸铁锂,毕竟它安全性高,不燃不爆,耐用性也够用,很多朋友家用代步真没那么苛刻续航要求。铁锂便宜确实是最大优势,我那次在4S店听销售说,兄弟,你想量产车型安全可靠,价格还能压下去,这铁锂真香,三元锂躁动又烧车。但我那时还真觉得,这便宜放在那里,续航短、冬天躺枪,咋活啊?所以当时我心里是不建议买的。
最近南方朋友倒没什么意见,最低气温一般10度左右,铁锂电池表现挺稳,大部分时间没啥感觉。像我一个杭州的老同事,去年换了台比亚迪汉EV的铁锂版,跑城里通勤,冬天基本没感到影响,她还说:省油又省钱,够用就行。这话听得我有点自嘲,我到北京这边,冬天也就零上几度,续航掉得没那么夸张,但也能感觉到。
事情没那么简单。最近听朋友说,比亚迪推出的脉冲自加热技术真是挺有意思的。简单说,就是用电池本身放电时产生的热量,脉冲式地给电池组取暖,让它们快速升温(别指望我说物理细节,我也只懂个大概,反正就是给电池套个电热毯,省能又够用)。这套技术在-20℃左右的低温环境下,能把续航衰减从之前40-50%压缩到30%以内(体感估算,不是绝对标准),这直接影响驾驶体验。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9月刚上市的宁德时代最新款磷酸铁锂电池,官方说支持-20到60度正常充放电,安全性大幅提升,还有BMS智能保护、充电器、连接线、双显电表,部分还带4G GPS。这种配置,单看表面参数就发现它的使用场景和可靠性有了很大变化,尤其适合对安全感和环境适应性有需求的人群。虽然我没亲眼见过,但供应链说,这批电池产能已经在爬坡,预计今年会在不少新车上装配。
我趁修理工朋友喝茶的空儿问了下,他说:其实铁锂发热量比三元锂低,旧铁锂没加热就亏大了,新技术能自加热,这不就解决了冬天电池冷启动的问题嘛。这让我有点更正了我之前的观点——不是铁锂不行,而是技术没跟上。还有就是说,这加热是加热,只不过能量消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吓人,大多数工况下消耗比例能控住。老说加热浪费电,那就太片面了。
真的这么简单吗?加热产生的电耗算不算都在续航里?我心里还有点小挂念。毕竟,冬季加热也是费电的,外加暖风本身就吃电,就算电池性能改善了,到底能不能真正满足北方车主连续长时间跑冷天假期的需求?这事儿我觉得还得看车厂和用户双方怎么折中。
顺便聊聊供应链和研发这块,电池技术进步其实很像做饭炒菜,大家都是用锅和调料,不同的配方和火候,结果口味味道完全不同。早年铁锂就像那只生涩的铁锅,导热慢,粘锅,火候不好掌控。现在有了脉冲加热这些火候控制技术,铁锅也能炒出好菜来了。再加上CTP(Cell to pack,电芯直接装模组)和CTC(Cell to Chassis,电芯直接入车身)技术,空间利用率提升,能装更多料,续航也自然吃香了。
说回来,我记得有一次跟卖车的哥们儿聊天,他说:你现在看,北方还是油车死忠粉多,真不是没道理,电动车冬天那个电费和续航一摊摊算去,活儿不划算。铁锂那边想了不少技术,对抗冬天是件麻烦事。想想也难怪,对于北方用户,电动车不是单拿续航说事,成本、充电便利和充电网络覆盖度都得算上。
我自己也有点纠结,车里装块铁锂电池,耐用安全价格便宜,可冬天怕没劲;装三元锂,冬季续航更好但就怕安全隐患和电池衰减速率。到底买哪个?其实这跟买哪家快递便宜又稳当一样,没那么简单,得具体看人看车看场景。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白了,我觉得磷酸铁锂电池的讨伐声里,除了技术和性能,更有一部分是心理落差和传统印象。现在技术变了,玩家也多了,资讯渠道不同,能不能认真体验一把,不带偏见地感受新铁锂,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换个角度看问题。
等到冬天,去车里摸摸电池包的温度,有多热?加热后的电量消耗具体是多少?那时候再聊聊,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