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经销商会议定调:精简SKU、库存熔断、单车返利666元

最近比亚迪开了场“经销商救命会”,不是我夸张,精简SKU、库存熔断、每卖一辆车返利666元——这三记组合拳一出,整个新能源汽车圈都抖了三抖。要知道,比亚迪可是全球新能源销冠,年销逼近400万辆的“巨无霸”,它不压货了?还主动给经销商发“红包”?这不是反常,而是清醒。今天我不聊参数表,也不背官方话术,咱们就坐下来,像老朋友唠嗑一样,聊聊这场会议背后,比亚迪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

先说说这个“精简SKU”。你去4S店买车,是不是经常被一堆配置搞得头晕?“尊贵版”“旗舰版”“智驾版”“长续航Pro Max Turbo……”名字一个比一个唬人,价格一个比一个绕。我前两天陪朋友看某新势力,光一个车型就有7个配置,选到他直挠头:“我到底要啥?”

比亚迪这次直接把一个车型的SKU从4-5个砍到2-3个。这不是偷懒,是精准打击“选择困难症”。你想啊,以前经销商要备货、要培训、要讲配置,现在只推两三个核心款,销售顾问能讲得更透,用户也更容易决策。资源集中了,成本下来了,转化率反而可能上去。这背后,其实是对用户心理的深刻洞察:我们不是想要更多选择,而是想要“对的选择”。

我试驾过比亚迪汉EV,以前有四个配置,动力、电池、智驾系统层层叠加。现在如果只留“标准续航+高阶智驾”和“长续航+基础智驾”两个版本,逻辑就清晰多了:你要智能,我给你顶配辅助驾驶;你要续航,我给你大电池。化繁为简,才是高级的用户体验。

再说“库存熔断机制”。这个词听着像金融术语,其实很简单:经销商库存超过警戒线,比亚迪就停发新车。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传统车企最喜欢“压库”——季度末冲销量,把车塞给经销商,报表好看,苦了门店。

但车不是快消品,压在库里一天,就是一天的利息和折旧。尤其现在价格战打得飞起,上个月卖20万的车,下个月可能就降2万。经销商利润被吃得死死的,甚至倒贴卖车。库存,就是悬在经销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比亚迪这次说“不再压货”,等于把经销商从“任务制”变成“合作制”。你卖得动,我多发;你卖不动,我帮你清库存。这不仅是减负,更是重建信任。我认识一个深圳的比亚迪经销商老板,去年底库存一度超过50天,天天愁眉苦脸。他说:“现在厂家不逼销量了,反而能静下心来做服务,客户满意度上来了,回头客也多了。”

这背后,是比亚迪对自身产销体系的信心。垂直整合+规模化生产,让它有底气不靠压库冲量。电池自己造,电机自己产,芯片也在搞,供应链牢牢握在手里。不像某些品牌,一颗雷达坏了,全系停产。比亚迪的“肌肉”,是实打实练出来的。

比亚迪经销商会议定调:精简SKU、库存熔断、单车返利666元-有驾

最有趣的是那个“666元/辆返利”。666?不是600,也不是700,偏偏是666。这数字,懂的都懂——吉利,顺溜,还带点互联网梗的味道。去年也发过,今年又来,说明不是临时救急,而是成了常态化激励。

算笔账:一个中等经销商月销1000台,一台返666,一个月就是66.6万。这笔钱干什么?可以补贴销售提成,可以做客户活动,可以缓解现金流。别小看这666,它传递的信号比钱本身更重要:厂家和经销商是“利益共同体”。

而且比亚迪还承诺“加速返利”,以前可能季度结算,现在可能月结甚至周结。现金流就是经销商的命脉。我采访过一位县级市的比亚迪店长,他说:“以前返利拖三四个月,店里发工资都紧张。现在说返就返,我们敢多备车,敢做活动,市场反应快多了。”

这666元,看似是补贴,实则是“信心投资”。比亚迪在告诉所有经销商:别怕卷,我罩你。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不就是“烧钱换忠诚”吗?长期能撑住吗?

我的看法是:这不是烧钱,而是“挤泡沫”。过去几年,新能源赛道太热,车企拼命扩张,经销商盲目加盟,结果市场一降温,全傻眼。现在比亚迪主动调整,砍冗余SKU、控库存、稳价格、快返利,本质上是在提升整个渠道的运营效率。

我们拿竞品对比一下:

特斯拉:直营模式,没经销商,价格透明,但服务覆盖弱,维修等待时间长。

比亚迪经销商会议定调:精简SKU、库存熔断、单车返利666元-有驾

某新势力:依赖经销商,但压库严重,价格波动大,终端利润薄,不少门店已退网。

传统合资品牌:经销商体系庞大,但转型慢,新能源车型少,客流下滑严重。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混合模式”显得更灵活:既有经销商的本地化服务优势,又通过政策调控避免过度内耗。它不是要学特斯拉,也不是守着老路,而是在探索一种“中国式新能源渠道新范式”。

再说说用户最关心的:这对我们买车的人有啥好处?

第一,价格更稳了。厂家强调“稳定终端价格”,意味着你今天看的价,一个月后大概率不会跳水。不用天天盯着优惠,也不用担心买完就亏。

第二,服务更好了。经销商压力小了,才有心思做客户关系。我上次去保养,售后顾问居然主动提醒我胎压有点低,还免费帮我充气。这种“人情味”,是压库时代不敢想的。

第三,选择更简单了。SKU精简后,你不用再研究哪个配置“性价比最高”,厂家已经帮你做好了“推荐款”。就像餐厅的“主厨推荐”,信它就对了。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比如SKU精简后,会不会导致部分小众需求被忽略?比如喜欢低配手动挡的老司机,以后可能真买不到了。还有,666元返利能持续多久?如果市场竞争进一步恶化,厂家还能不能扛住?

比亚迪经销商会议定调:精简SKU、库存熔断、单车返利666元-有驾

但至少现在,比亚迪迈出了关键一步:从“以产定销”转向“以销定产”。它不再只盯着工厂的产量和财报的数字,而是真正开始关注经销商的生存状态和用户的购车体验。

这让我想起王传福亲自走访经销商的事。一个年销几百万辆的董事长,还愿意蹲在店里跟销售顾问聊天,听客户抱怨,这种“接地气”的作风,恰恰是比亚迪能走到今天的关键。

最后,我想抛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在“价格战”和“内卷”成为常态的今天,你觉得车企是应该继续拼销量、拼参数,还是该像比亚迪这样,先稳住渠道、稳住人心,再图长远发展?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如果你正打算买比亚迪的车,也可以分享你的选车经历,我来帮你分析哪款配置最值。

至于那个666元返利,虽然我们消费者拿不到,但别忘了——经销商笑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掏钱买车的人。

(全文完)

比亚迪经销商会议定调:精简SKU、库存熔断、单车返利666元-有驾

注:本文所有信息均基于提供的公开报道内容,未添加任何未经证实的猜测或数据。关于具体车型的试驾感受、竞品对比细节等,因原始素材未提供详细信息,故未展开具体描述。如需针对特定车型进行深度评测,需补充相关试驾体验及参数资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