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

2025成都车展(8月29日-9月7日)上,新能源SUV扎堆发布,某品牌纯电SUV首发当天订单破万,展台被挤得水泄不通;可转角走到旅行车展区,几款经典车型(比如沃尔沃V60、大众蔚揽)的展台前,销售比观众还多。

这场景,简直就是旅行车市场的"日常翻版":网上一堆人喊"旅行车才是用车天花板",真到掏钱买车,大多数人还是扭头选了SUV或轿车。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但就在这片"叫好不叫座"的冷清里,9月16日华为和北汽联合发布的享界S9T旅行车,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7500台,把"旅行车没人买"的剧本撕了个口子——这车凭啥能在这"冷门赛道"里稳了?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

说起旅行车在国内的处境,真是让人唏嘘。SUV在路上跑得满大街都是,轿车也占据着半壁江山,可旅行车呢?

在各大4S店里基本属于"陪衬"角色。SUV能占到市场份额的45%以上,轿车也能拿下超过40%的蛋糕,旅行车却长期在边缘地带徘徊,销量占比连零头都算不上。

这种市场环境下,按理说正常的车企都该绕着走,毕竟谁也不愿意往火坑里跳。

可享界S9T偏偏在9月16日这个节骨眼上正式上市。要知道,这时候正是"金九银十"的黄金销售季,各家车企都铆足了劲儿往外推新车,新能源赛道更是挤得水泄不通。

华为和北汽选在这个时候发布一款旅行车,还公开喊出"要做旅行车市场破局者"的口号,外界听了都觉得这俩巨头怕不是脑子进水了?

旅行车在国内就是个小众玩物,这次难道真要交昂贵的"学费"?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结果数据一公布,所有质疑的声音都哑火了。上市24小时,享界S9T的大定订单就突破了7500台。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很多传统旅行车一个月都卖不了500台,而享界S9T一天就拿下了别人半年的量。这哪里是什么"交学费",分明是精准踩中了市场需求的爆发点。

为啥会这样?

因为享界S9T抓住了一个关键变化——2025年的中国消费者,对车的需求已经不是简单的"能开就行"了。

过去买车,大家看重的是品牌面子、外观气派,所以SUV那种"大块头"特别吃香。但现在不一样了,消费升级带来的是需求升级。

年轻家庭周末想带孩子去露营,需要超大的后备箱;平时上下班通勤,又希望车能帮忙自动导航、自动泊车,减轻驾驶压力;跑长途时,续航得够用,充电得够快。

这三个需求叠加起来,传统SUV和轿车都不太能完美满足,旅行车的机会就来了。

以前旅行车卖不动,根本原因是产品跟不上需求。老款旅行车虽然后备箱大,但智能化配置比SUV落后一大截,语音控制、辅助驾驶这些功能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半吊子。

续航也是硬伤,燃油版的旅行车油耗高得吓人,电动版的续航又短,跑个长途得提心吊胆找充电桩。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别提空间布局了,很多旅行车为了塞下大后备箱,把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压缩得跟"小板凳"似的,坐久了腰酸背痛。

这样的产品,消费者看着确实觉得"帅",但真要掏钱买回家天天用?

算了吧,还是SUV实在。

享界S9T就是看透了这些痛点,来了个"对症下药"。它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不是那种只能在特定路段用的"玩具级"辅助驾驶,而是能在高速、城市快速路、环岛、匝道这些复杂场景下都能开启领航辅助的高阶智驾。

停车的时候,系统自己找车位、自己倒进去,驾驶员只需要在车外用手机监控就行。

车机系统用的是鸿蒙座舱,跟华为手机、平板无缝连接,开车时语音一句话就能同时调整导航路线、车内温度、座椅按摩模式,比传统车机那种"按钮满天飞"的操作方式省心太多。

续航方面是狠角色。享界S9T用的是北汽自研的800V高压平台,配合100kWh的大电池,满电状态下能跑超过700公里。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间只需要充一次电就够了。而且充电速度快得惊人,找个800V超充桩,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300公里,比加油都快。

这种续航能力和补能效率,打消了消费者对电动旅行车"跑不远"的顾虑。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空间设计上,享界S9T也没走老路。它通过长轴距设计(轴距超过3米)和下沉式电池布局,在保证后备箱容积达到600升(放倒后排座椅能扩展到1500升)的同时,后排乘客的头部和腿部空间反而比同级别SUV还宽敞。

这意味着什么?

你带着一家老小去旅行,后备箱能塞下露营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孩子的自行车,后排坐着的老人和孩子也不会因为空间局促而抱怨一路。

这些配置叠加起来,享界S9T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车"了,而是一台"用旅行车形态解决家庭多场景用车需求"的智能移动空间。

它把旅行车的"大后备箱"优势保留了,又补上了过去旅行车在智能化、续航、空间舒适性上的所有短板。

消费者不是不喜欢旅行车,而是过去的旅行车没给他们一个"非买不可"的理由。享界S9T把这个理由摆出来了,市场自然就买单了。

享界S9T的"杀手锏"到底是啥?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享界S9T的照片,都会被它的外观吸引——溜背造型配上大掀背尾门,停在路边确实够拉风。

但如果你以为它只是靠"颜值"撑场面,那就太小看这台车了。

享界S9T真正的厉害之处,藏在那些"你用车时才会发现离不开"的细节里。这些细节串起来,形成的是一套"精准刀法"——每一刀都砍在用户的痛点上,砍完了用户就只能说一句"真香"。

先说空间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旅行车最大的卖点就是后备箱大,但问题是,很多旅行车为了追求后备箱容积,把后排座椅的空间给牺牲了。

你去试驾就会发现,坐在后排的时候膝盖顶着前座椅背,头顶离车顶就几公分,憋屈得很。

这种设计逻辑其实是"顾此失彼"——后备箱是大了,但后排乘客坐得不舒服,那这车还叫"家用车"吗?

享界S9T在空间设计上玩了个"巧劲"。它的轴距超过3米,这个长度在同级别车型里算得上"大长腿"。

长轴距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立刻就宽松了。但光有轴距还不够,因为旅行车的车顶线条是向后下溜的,如果处理不好,后排头部空间就会被压缩。

享界S9T用的是下沉式电池布局,把电池组尽可能往底盘下方塞,这样车内地板就能做得更低,车顶到座椅的垂直高度就变大了。

最终的效果是,享界S9T的后排头部空间比同级别SUV还多出5公分左右,坐进去完全不会有压迫感。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后备箱方面,享界S9T的常规容积是600升,这个数字已经能塞下三个28寸大行李箱外加一堆零碎物品了。

如果你把后排座椅放倒,容积扩展到1500升——这是什么概念?

一家四口去露营,帐篷、睡袋、折叠桌椅、烧烤架、食材箱、孩子的玩具,全都能一股脑塞进去,而且还有余量。

是,享界S9T的后排座椅放倒后,地板是纯平的,不像有些车放倒后还有个大坡度,东西放不稳。

这种"能装又好装"的设计,才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

再看智能化。2025年了,买车的人对"开车不累"的需求越来越强。

以前大家觉得开车就得自己握方向盘、踩油门刹车,这是"驾驶乐趣"。但现在每天通勤堵在路上一两个小时,周末跑长途高速又开得眼睛疼,谁还跟你谈什么"乐趣"?

大家就想车能帮忙分担一些驾驶压力,让开车变得轻松点。

享界S9T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就是冲着这个需求来的。

这套系统的能力有多强?

它支持全国范围内的高速、城市快速路领航辅助,还能应对环岛、匝道、并线这些复杂场景。

你在高速上开车,系统能自己保持车道、调整车速、变道超车,驾驶员只需要把手轻搭在方向盘上做监督就行。到了城市里,系统能识别红绿灯、礼让行人、避让电动车,开起来比老司机还稳。

停车是一绝。很多人开车没问题,但停车就头疼,尤其是侧方位、倒车入库这种技术活。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享界S9T的自动泊车功能,能自己找车位、自己规划路径、自己把车停进去,驾驶员只需要在车外用手机监控就行。

有一次朋友开着享界S9T去商场,地下车库里车位特别窄,他自己倒了两次都没倒进去,最后启动自动泊车,车自己"嗖嗖"就停好了,旁边一圈围观的人都看傻了。

车机系统也是享界S9T的加分项。它用的是鸿蒙座舱,跟华为手机、平板的互联做得特别好。

你上车前,手机导航规划好了路线,上车后路线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上,不用重新输入。

开车途中,语音控制能同时操作好几个功能——比如你说"我有点热",系统自动把空调温度调低、打开车窗、关闭座椅加热;你说"导航去最近的充电站",系统立刻规划路线还能告诉你充电站有几个空闲桩位。

这种"多任务并行"的智能化体验,比那些只能"一问一答"的传统车机强太多了。

有意思的是,享界S9T的车机系统还能当"移动办公室"和"移动影院"。

你在车里开视频会议,可以把手机屏幕投到车机大屏上,麦克风和摄像头都用车机自带的,音质和画质比手机好多了。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停在景区停车场等人的时候,可以用车机播放电影,配合座椅调节和氛围灯,瞬间就变成了私人影院。

这些功能听起来好像是"锦上添花",但用过之后你会发现,它们真的能让用车体验上升好几个档次。

最后说价格。享界S9T的正式售价,增程版30.98万元起,纯电版32.98万元起。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这个价格放在旅行车市场里,性价比炸裂。同级别的蔚来ET5T旅行版,起步价要33万多,配置还没享界S9T这么全。

进口的沃尔沃V60新能源,价格奔着40万去了,智能化配置是落后一大截,连800V快充都没有。

享界S9T用"高端体验+亲民价格"的组合拳,把旅行车市场的"性价比天花板"给掀翻了。

这就是享界S9T的"精准刀法"——它不是单纯地模仿传统旅行车,而是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重新定义了"旅行车该长什么样"。

空间设计照顾到了每一个乘客,智能化配置解决了驾驶疲劳,续航和补能打消了里程焦虑,价格还让人觉得"这钱花得值"。

这样的产品,不火才怪。

为什么说享界S9T"稳了"?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

可能有人会说,享界S9T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7500台,这数据确实亮眼,但"开局数据好"不等于"长期销量稳"。

毕竟市场上"高开低走"的车型也不少,享界S9T真能打破旅行车"叫好不叫座"的魔咒吗?

我的答案是:大概率能,而且"稳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享界S9T不是靠运气火起来的,而是踩中了三个不可逆的行业趋势。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第一个趋势,是用户需求从"面子"转向"里子"。十年前买车,大家在乎的是"这车开出去够不够气派""别人看了会不会觉得我有钱"。

所以那时候SUV特别流行,因为SUV块头大、坐姿高,看起来就是"有排面"。

但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85后、90后这批年轻家庭用户,他们买车更在乎的是"用起来舒不舒服""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你去看现在年轻人的用车场景就知道了。平时上下班通勤,路上堵车一堵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时候他们希望车能自动跟车、自动刹车,减轻驾驶压力。

周末带孩子去郊区玩,需要后备箱能装下帐篷、野餐垫、烧烤架这一大堆装备,同时后排空间还得够宽敞,让老人和孩子坐得舒服。

假期跑长途,续航得够用,充电得够快,不能开到半路就提心吊胆找充电桩。

这些需求叠加起来,传统SUV和轿车其实都不太能完美满足。SUV虽然空间大,但后备箱容积比不上旅行车,而且油耗高、能耗高,用车成本不低。

轿车虽然省油,但空间局限性太大,装不了多少东西。

旅行车恰好处在这个"夹缝"里——它有轿车的驾驶质感和低能耗,又有接近SUV的空间实用性,还能通过溜背造型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享界S9T就是抓住了这个趋势。它的"大掀背+长续航+智能化"组合,正好满足了年轻家庭用户"周末出游+日常通勤"的复合需求。

用户不需要为了"面子"去买一台华而不实的车,也不需要为了"省钱"去妥协用车体验,享界S9T把"实用"和"体面"都给了你。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这种"里子面子都要"的产品定位,正好踩在了消费升级的节奏上。

第二个趋势,是新能源技术让旅行车"短板变长板"。过去旅行车在国内卖不动,很大一个原因是"燃油车时代旅行车的短板太明显"。

因为旅行车车身更长、更重,搭载燃油发动机的话,动力输出就会比较肉,加速慢、油耗高。

很多人试驾完燃油旅行车,第一反应就是"这车开起来没劲儿,还费油,不如买SUV实在"。

但新能源时代,这些短板全都被技术进步给"抹平"了。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特性跟燃油发动机完全不同——电机一通电就是峰值扭矩,起步加速又快又顺,完全没有燃油车那种"油门踩下去等半天才有反应"的迟滞感。

享界S9T虽然车身尺寸比同级别SUV还大,但因为用的是电驱动,百公里加速时间比同级别燃油SUV快了两秒多,推背感明显。

能耗方面是吊打燃油车。燃油旅行车百公里油耗基本都在8升以上,按现在的油价算,每公里成本要六七毛钱。

享界S9T的百公里电耗在15度左右,按家用电价算,每公里成本只要一毛钱出头,是燃油车的六分之一。

这还是在家充电的情况,如果你用单位的免费充电桩,成本降到零。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这种用车成本的巨大差距,改变了旅行车"费钱"的刻板印象。

续航和补能也不再是问题。过去电动车续航短、充电慢,大家不敢开电动车跑长途。

但享界S9T搭载的800V高压平台+100kWh大电池,满电能跑超过700公里,这个续航里程已经跟燃油车差不多了。

是,它的充电速度快得离谱——找个800V超充桩,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300公里,比加油都快。

你从北京开车去上海,中间服务区吃个饭、上个厕所的功夫,车就充好电了,完全不耽误行程。

新能源技术的进步,解决了旅行车在燃油车时代的"原罪"。享界S9T不仅没有了"动力弱、油耗高"的短板,反而因为电驱动的特性,在加速性能、静谧性、用车成本上都形成了对燃油车的碾压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说,新能源时代是旅行车的"翻身"机会。

第三个趋势,是华为+北汽的"品牌背书"打破了信任壁垒。过去旅行车在国内给人的印象是"小众=质量不稳定"。

因为市场小,很多车企不愿意在旅行车上投入太多研发资源,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不太靠谱。

消费者就算喜欢旅行车,也会担心"买回去会不会出问题""坏了修起来方不方便"。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这种信任壁垒,是限制旅行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享界S9T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华为和北汽两大巨头的品牌背书。华为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实力,业内有目共睹。

它的ADS智驾系统,已经在问界M7、M9等车型上经过了大量用户的实际验证,口碑很好。

鸿蒙座舱的生态完整性和易用性,是远超传统车企的车机系统。

用户看到"华为技术"这四个字,心里就有底——至少智能化这块不会拉胯。

北汽在新能源制造领域也有深厚积累。它旗下的极狐品牌,虽然销量不算大,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业内评价不错。

享界S9T用的是北汽自研的800V高压平台和电池包,这套技术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安全性和耐用性都有保障。

是,享界S9T在预售时就承诺了"三电终身质保",这等于是用"真金白银"给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大核心部件,只要不是人为损坏,终身免费维修或更换。

有了华为和北汽的品牌背书,再加上"三电终身质保"的承诺,用户对享界S9T的信任度立刻就上来了。

他们不用担心"买了小众车型会不会被坑",因为背后站着的是两家技术实力和售后能力都过硬的大企业。

这种信任感,是传统小众旅行车品牌很难给到的。

对比一下市场上其他旅行车就明显了。极氪001旅行版虽然性能强悍,但起步价接近30万,而且它用的是极氪自己的智驾系统,技术成熟度和华为还有差距。

传统品牌的旅行车,比如奥迪A4 Allroad,价格更贵,智能化配置却落后一大截,连基本的车道保持辅助都做得磕磕绊绊,别提高阶智驾了。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享界S9T就像"六边形战士"——颜值、空间、智能、续航、价格、品牌,每个维度都没有明显短板,综合实力碾压对手。

这三个趋势叠加起来,形成了一个"不可逆"的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升级了,不再满足于"面子货";新能源技术成熟了,旅行车的短板变成了长板;品牌信任建立了,消费者敢于尝试新产品。

享界S9T正好踩在这三个趋势的交汇点上,想不火都难。

第四部分:

网友都在问这些问题,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享界S9T上市之后,网上关于它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有人看好它能"开辟旅行车市场的新局面",也有人质疑它"只是昙花一现"。

我整理了几个网友问得最多的问题,一个个来说说我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旅行车在国内是不是永远是小众?享界S9T能火多久?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分两个层面来看。短期来说,旅行车确实很难成为"主流"车型。

为什么?

旅行车市场长期低迷,享界S9T凭啥敢入场?不是运气,是踩中了三大趋势!-有驾

因为中国消费者对SUV的偏好是根深蒂固的。SUV底盘高、视野好、通过性强,这些特点在中国复杂的路况环境下确实有优势。

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路况不如一二线城市那么好,SUV的实用性就明显。

旅行车虽然空间大、能耗低,但底盘相对较低,遇到烂路或者高台阶就容易托底,这个短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用户的固有认知。

但长期来看,旅行车绝对不会永远"小众"。

因为市场结构在变化。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家庭用户,对SUV的"大块头"需求其实在降低。

城市里都是铺装路面,根本用不着SUV那么高的通过性;停车位越来越紧张,SUV转弯半径大、不好停车的缺点反而突出。

相比之下,旅行车的低重心带来好的操控性,车身长度虽然比SUV长,但宽度和高度都友好,停车方便。

是,旅行车满足了"有品质的家庭用户"的需求。

什么叫"有品质"?

就是那些不愿意随大流、追求个性化、注重实用体验的用户。他们买车不是为了跟别人比"谁的车更贵更大",而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用得舒服"。

这部分人群的基数有多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中国每年新车销量里,有超过200万台是由这类"有品质"用户贡献的。

只要享界S9T能持续保持产品力,稳稳拿下这个细分市场的前三名没问题。

第二个问题:和同价位的SUV比,享界S9T的优势真的明显吗?

这个问题最好用实际场景来回答。假设你是个年轻父母,周末想带孩子去郊区露营。

你开着一台30万级别的SUV出门,后备箱里塞了露营帐篷、充气床垫、折叠桌椅、烧烤架、食材箱、孩子的玩具,结果发现后备箱空间勉强够用,但东西摞得乱七八糟,拿取特别不方便。

是,后排坐着老人和孩子,因为后备箱占了不少空间,后排座椅只能往前调,老人坐着腿都伸不直,一路上不停抱怨。

如果换成享界S9T呢?

它的后备箱容积比SUV大,而且掀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