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热闹的事儿,就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品牌,要推出新款的M7了,时间就定在9月23号。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个改款车嘛,换换灯,改改保险杠,常规操作而已。
但这次的新款问界M7,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次彻底的“进化”,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新鲜劲儿,尤其是它在智能化方面的“堆料”,可以说直接把标准又往上提了提。
这台车现在的售价区间是二十五万到三十三万左右,属于中大型SUV这个级别,竞争相当激烈。
那么,这台即将上市的新车,到底新在哪里,它又凭什么敢在这个高手如林的市场上叫板呢?
咱们今天就来把这台车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它的长相。
以前的M7看起来比较稳重,有点像个踏实过日子的“暖男”,而新款M7则像是去健了个身,顺便做了个时尚造型,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它用上了问界最新的家族式设计,最明显的就是前脸。
以前那种大尺寸的进气格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块封闭式的面板,这种设计在现在的新能源车里很流行。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来是作为一台主要靠电驱动的车,它不像传统油车那样需要大嘴巴来散热,封起来之后,车头的整体感更强,看着更简洁、更有科技感。
二来,平滑的车头能让空气更顺畅地流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阻变小了,这对降低能耗、增加续航里程是有实实在在帮助的。
车灯的变化也很大,从原来比较大的灯组,变成了一条又细又长的贯穿式灯带,中间连接着两边犀利的大灯,晚上点亮之后,辨识度非常高,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问界的车。
车头下方保留了一个梯形的进气口,给这张极简的“未来脸”增添了一点运动气息,不至于显得太单调。
再看车身侧面和车尾,这台车的“大”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它的车长超过了五米,达到了5080毫米,轴距也超过了三米,达到了3030毫米。
这些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咱们可以对比一下,大家都很熟悉的丰田汉兰达,车长还不到五米。
所以,这个尺寸摆在这里,就意味着车内的乘坐空间,尤其是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空间,会非常宽敞。
对于很多中国家庭来说,买这么大的SUV,图的就是一家老小出门都能坐得舒舒服服,这一点新款M7可以说是拿捏得非常到位。
车尾的设计也和车头做了呼应,同样是贯穿式的尾灯,上方还有一个小小的尾翼,让这个大块头看起来没那么笨重。
后保险杠下面还加了一圈亮闪闪的镀铬装饰条,提升了一点精致感和豪华感。
总的来说,新款M7的外观,就是朝着更年轻、更科技、更豪华的方向去改变的,想吸引的正是那些既要实用空间,又对设计有要求的消费者。
如果说外观是让人眼前一亮,那坐进车里,可能就会让你感到惊喜了。
新款M7的内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核心就是中控台上那三块独立的屏幕。
这可不是为了凑数随便放三块屏幕上去,它们各自的分工非常明确。
驾驶员正前方是一块全液晶的仪表盘,车速、续航、导航指示这些开车最需要看的信息,都清晰地显示在这里。
中间那块尺寸最大的悬浮式中控屏,可以说是整台车的控制中心,听歌、导航、调节空调、设置车辆功能,全都在这里完成。
依托华为的鸿蒙车机系统,它的操作流畅度和智能化体验,基本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第一梯队的水准,用起来就像操作一台高性能的平板电脑一样顺滑。
最大的亮点,是副驾驶座的前方,也多出来一块独立的娱乐屏。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
想象一下,跑长途的时候,开车的人需要集中精力,而坐在副驾的人往往会觉得无聊。
有了这块屏幕,副驾乘客就可以自己看电影、追剧或者听音乐,完全不会打扰到驾驶员,让漫长的旅途也变得有趣起来。
这种设计理念,其实是把汽车从一个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
为了让中控台看起来更简洁,设计师还把传统的换挡杆给取消了,改成了方向盘后面的怀挡设计。
这样一来,原来的换挡区域就空了出来,设计师很巧妙地在这里布置了两个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主驾和副驾可以同时给手机充电,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驾驶员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是AR-HUD抬头显示系统。
它能把导航路线、车速等重要信息,以虚拟图像的形式投射到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开车的时候眼睛不用离开路面就能看到关键信息,大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当然,作为一台打着“华为”深度赋能标签的车,智能驾驶能力绝对是它的重头戏。
新款M7在这方面的配置,可以说是相当“下血本”。
它全系都标配了激光雷达,而且还不止一个。
车顶上那个是192线的高性能激光雷达,就像是这台车的“千里眼”,能看得又远又清楚,精确地扫描出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
在车尾,还藏着一个固态激光雷达,专门负责探测后方和侧后方的障碍物。
光有激光雷达还不够,它还配备了五个4D毫米波雷达。
这个“4D”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传统的毫米波雷达只能测出物体的距离和速度,而4D毫米波雷达在此基础上,还能测出物体的高度,让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从一个“平面图”升级成了一个“立体图”。
这么多顶级的传感器硬件组合在一起,再配合华为自家的ADS 4.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就构成了一套非常强大的“超级大脑”。
这套系统据说可以在没有高精度地图的情况下,在复杂的城市道路实现领航辅助驾驶,比如自动识别红绿灯、自主超车、主动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等。
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和感知硬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和自信。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动力。
新款M7提供了增程式和纯电两种动力形式,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增程版用的是一台1.5T的发动机,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发电,所以也被称为“增程器”。
车辆的驱动完全依靠电动机,因此开起来的感受和纯电动车一样,非常平顺、安静,而且提速很快。
单电机版本的最大功率有227千瓦,双电机四驱版的综合功率更是高达392千瓦。
这意味着,这台超过五米长的大车,加速能力可能会让很多小钢炮都汗颜。
增程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里程焦虑,长途出行没电了,直接去加油站加油就行,非常方便。
而纯电版本则更适合那些家里有充电桩、日常通勤距离不长的用户,能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和零排放的环保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