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

魔幻,太魔幻了。

一边是车圈天天大喇叭喊着“活下去”,价格战打得底裤都快没了,另一边你去看长安汽车的财报,这家伙居然在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干到了一千一百多亿,扣非净利润还涨了两成。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这感觉就像你在KTV里声嘶力竭地唱《死了都要爱》,结果旁边包厢的兄弟直接开了个黑桃A,还叫了俩果盘。

这就很值得盘一盘了,当大家都在泥潭里肉搏的时候,长安到底在玩什么骚操作,不仅没陷进去,反而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简单粗暴地讲,长安玩的是一套“立体机动防御+饱和式火力覆盖”的组合拳。听着很玄乎,其实拆开看,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的G点上。

先说火力覆盖,也就是产品。现在车圈最火的是什么?新能源。长安的策略不是单点爆破,而是直接拉出来一个集团军。

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兄弟齐上阵。

阿维塔主打一个高举高打,定位智能新豪华,价格直接拉到二三十万往上,甚至摸到七十万。这是干嘛?这不是为了走量,这是为了拔高品牌形象,告诉市场:“我行,我贵,我有理”。前几天刚发的阿维塔12四激光版,就是把技术肌肉秀给你看。这部分是面子,也是利润的锚。

深蓝汽车,定位是给年轻人的科技运动范儿,价格区间在十五到三十万。这个区间是兵家必争之地,竞争最惨烈,但也是最大的市场。深蓝S07、L06,再加上已经月销破万的S05,就是用密集的弹药,在这个核心战场里撕开口子,抢占年轻人心智。这部分是里子,是销量的基本盘。

长安启源,更直接,聚焦新主流用户,价格下探到八万块。这是干嘛?这是打巷战,抢占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启源Q07上市就稳定过万,新的Q05也开始预售,摆明了就是要把规模做起来,不给对手留任何喘息空间。这部分是根基,是护城河的宽度。

你看,高端局有阿维塔撑场面,中端局有深蓝当主力,平民局有启源去拼刺刀。一套组合拳下来,覆盖了从8万到70万的全价格带,你总有一款躲不掉。所以你看9月份新能源单月销量破10万,三大品牌全面开花,这不是偶然,这是设计好的必然。这就叫专业。

光在国内卷还不够,还得出去卷老外,这就是所谓的“立体机动防御”中的“机动”。

长安的“海纳百川”计划,听着挺文艺,干的事儿一点不客气。以前车企出海,是把国内卖不动的车拉出去清库存。现在长安是直接把精锐部队派出去,慕尼黑车展上秀概念车,深蓝S05直接在欧洲上市,泰国的新能源工厂也投产了。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这背后的逻辑变了。以前是“贸易”,现在是“殖民”,当然是商业殖民。在当地建厂、建渠道、搞本地化运营,把整个体系都搬过去。这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不是简单地卖几台车,而是要把“长安”这个牌子,像可口可乐一样,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前三季度海外卖了46.5万辆,创了历史新高,这只是个开始。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有了“量”,怎么保证“利”?毕竟卖得多赔得多的大冤种,车圈里可不少。

长安的答案更实在:一手抓高价值,一手抓降本增效。

高价值,就是前面说的产品结构优化。阿维塔这种高价车卖得越多,整体的均价和毛利就越高。你看财报,三个季度营收一季比一季高,毛利率也从13.86%干到了15.70%,这就是卖贵车的好处。这叫“量价齐升”,一个非常健康的信号。说明消费者愿意为你的品牌和技术付更多的钱,而不是只图便宜。

另一只手,降本增效,就更体现老牌车企的内功了。

这背后是技术红利的持续释放。烧钱谁都会,但长安这钱烧出了回响。每年雷打不动地把营收的5%以上砸进研发,搞出“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两万四的研发团队里有五千是搞软件的。这听着就像在召唤神龙。

结果就是,有了金钟罩电池,拿AI算法提升安全;有了智慧新蓝鲸3.0平台,提升能效;有了自研的SDA中央环网架构,这是未来智能汽车的“中枢神经”。年初发“北斗天枢2.0”,9月又搞“天枢智能”,还拉着华为深度合作。

这一堆普通人看不懂的名词,翻译过来就是:我在疯狂地给自己建技术护城河,别人想抄作业都不知道从哪下笔。当智能化成为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时,长安已经屯好了粮草弹药。转型最大的投入期过去了,现在开始摘果子了。

光有技术还不够,管理也得跟上。阿维塔的数智工厂,效率提20%,成本降20%;内部搞“涅槃行动”,硬是把新能源的盈利能力给拉上来了。这种在生产和管理环节“拧毛巾”挤出来的利润,才是最扎实的。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最后,也是最骚的操作,是身份上的升级。

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直接让长安从一个地方国企,变成了新央企,进了“国家队”。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可能只是省队优秀选手,现在直接拿到了奥运会的入场券,背后站着的是更高层级的战略平台和资源。

你看近两个月,长安的朋友圈直接顶配。中国国新、农业银行、京东集团,这些不同领域的巨头纷纷跑来战略合作。政、企、媒,各种资源开始加速整合。以前是你自己找饭吃,现在是有人端着饭碗追着喂你,顺便还给你递双筷子。这种无形的势能,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所以,把所有线索串起来,长安这波操作就清晰了。

它没有陷入单纯的价格战泥潭,而是通过一个立体的品牌矩阵,在不同的价格带上同时发力,实现了销量的增长。

它没有固守国内市场,而是积极向海外扩张,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它没有盲目追求规模,而是通过提升高价值车型的占比和精益管理,稳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它更没有单打独独斗,而是借助技术自研和央企身份的东风,构建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和生态圈。

别只盯着价格战了,长安汽车的打法已经悄悄“升维”-有驾

当别人还在为“活下去”而焦虑时,长安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活得更好”,甚至开始布局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这些更未来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成熟玩家的战略定力。在混乱的牌局里,不被对手的节奏带偏,清晰地知道自己要打什么牌,并且一步一步地打出去。

车圈的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但长安显然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进攻位置。这牌局,越来越有意思了。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