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省油这个事儿,我先说个暴论,大部分人研究怎么省油,纯属行为艺术。
就为了那个百公里油耗表上跳动一下的0.1,搞得跟修仙渡劫一样郑重其事。好像省下这点油,就能提前还完房贷,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本质上不是经济学,是玄学,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宗教仪式。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在修行。
讲真,决定你油耗的,根本就不是你那点脚法。不是。真不是。而是三个你根本没法控制的大魔王:天气、路况、和你那台车的脾气。
先说天气,冬天费油,夏天也费油,春秋才省油。冬天,车跟人一样,早上起床也犯懒,需要热身。你那发动机从冰块温度加热到能正常干活的90度,这个过程烧的油,比你想象的多得多。你感觉没开多远,油表先给你鞠了个躬。夏天呢?空调啊我的朋友,空调就是个油耗刺客,开着压缩机,跟背着个胖子在跑没啥区别,还是个不断发热的胖子。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这不就是个人造的熵增永动机吗?
再说路况,这个更是典中典。车企标的那个油耗,是在一个比你脸都干净的实验室里,让一个体重不超过50公斤的工程师,在无风无雨无上坡的理想赛道上,用最丝滑的动作跑出来的。那个数据就是个压缩毛巾,看着小,一到你手里,沾上现实的水,立马膨胀到你怀疑人生。
市区里开车,是什么?是大型集体行为艺术现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你一脚油门刚轰上去,前面大哥的刹车灯就亮得像雷电法王杨永信在做法。你刚省下的那点油,一脚刹车全还回去了,还得倒贴。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蹦出来一个什么样的老头乐。说到老头乐,我楼下那个大爷又把他那台四轮小宝贝涂成粉色的了,审美真的很特别。
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个大哥,开车脚法比拆弹专家都温柔,生怕多踩下去一毫米,发动机里就冲出来一只哥斯拉把他连人带车一起嚼了。红绿灯起步,后面的车喇叭按得比加特林都响,他自岿然不动,美其名曰‘黄金右脚’,讲真,但凡路上多几个他这样的道诡异仙,早晚高峰能直接堵到第二天早上。
就拿我来说,我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开车唯一的追求就是别出事儿,安全第一。你跟我谈经济时速?我的经济时速就是跟着前车屁股后面挪,挪得动就算赢。还什么1.6排量经济时速90码,我在高架上能开到60码都得谢天谢地了,90码?那是起飞速度。堵车的时候,所有车都是油老虎,管你是1.0L还是6.0L,众生平等。妈的,最烦堵车。
最后,是你那台车的脾气,也就是车况。这玩意儿才是最骚的。什么空气滤芯、喷油嘴、点火系统、胎压,这些玩意儿,就是车的五脏六腑。你指望一个天天996,顿顿吃外卖的中年人五脏六腑倍儿棒?别逗了。车也一样。
发动机的口罩(空气滤芯)堵了,呼吸不畅,能不费油吗?喷油嘴雾化不好,油喷出来是水柱不是仙气,燃烧不充分,积碳比你脸上的褶子都多。点火系统不行,等于你卯足了劲要干活,结果脑子短路了,使不上劲。还有轮胎,胎压不对,等于你穿着一双大了一码的拖鞋去跑马拉松,那感觉,谁试谁知道。这些都是病,得治。
所以说到底,你能做的,也就是给车做做大保健,换换机油,清清积碳,让它咽气咽得慢一点。诶,虽然前面说都是行为艺术,但你还真就得做。这是一种自我矛盾的修行,就像明知道会输,还是要摆出进攻的姿态,气势不能输。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那么,折腾半天,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追求的不是省下那几块钱油钱,而是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那种我通过我的努力,战胜了熵增,对抗了物理定律的成就感。这和那些买奔驰的人一样,他们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我的人生很成功”的心理暗示。这是一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你把这一切都做到完美,发动机的口罩换得比谁都勤,喷油嘴雾化得像仙女散花,轮胎气压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加的都是最贵的98号汽油。然后呢?然后你出门遇上一个持续半小时的红灯。
所以省油的终极秘诀是什么?是别开车。
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这样。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