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K的投诉事件已持续四个月,始终位居车质网投诉榜。尽管每月销量不足千辆,但UNI-K的投诉数量却远超不少热销车型,“销量-投诉比”高得令人侧目,远远偏离行业常态。更让用户失望的是,长安汽车并未正面回应车主诉求,反而忙于将媒体、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言论下架,对外几乎零反馈,在此事上完全丧失了国资大厂应有的担当。
2025年10月初,最新一期车质网投诉榜发布,长安UNI-K再度杀入前排,较八月跃升四位,以143起投诉稳居第4位。被反复提出的问题仍是老生常谈——系统升级迟缓、变速箱顿挫。从2025年夏天开始,这款车持续霸榜,成为行业里“问题难解”的代表。
具体数据显示,2025年6-9月,UNI-K分别接到143、86、106和143起投诉,累计高达478起。若结合其月均不到千台的销量,相当于每卖出几辆车就得面对一例投诉。对比同期投诉量接近但销量数倍于UNI-K的其它车型,其“销量-投诉比”之高可见一斑。
用户集中反馈的痛点包括系统升级拖沓、变速箱低速顿挫、影音系统故障和车窗异常等。其中系统更新和变速箱表现问题尤其突出。自2021版以来,无论燃油还是混动,升级不及时、换挡逻辑生硬这两个顽疾始终无解。近期投诉中,有车主反映购车至今,车机系统从未升级过,运行卡顿,导航频频出错甚至失效。而长安自主研发的七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低速换挡时抖动感极强,跑了两万公里问题反而加剧。无数案例表明,这是否仅限一款车型,而是涉及长安多系列产品的普遍隐患。
一位2021款UNI-K 2.0T卓越型车主称,车机导航版本过时,常常与实际路况严重不符,且频繁提示“无法打开”,系统还以“内存不足”为由拒绝服务——即使未安装任何第三方应用。每隔几天便要重启,发生过在行驶途中死机黑屏的情况,带来安全隐患。发动机抖动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另一名2024款2.0T两驱悦尚型车主也坦言,车机长期停更,导航实际规划混乱,低速换挡顿挫感如“闯车”。前往4S店却被告知“正常”,服务态度消极。类似反馈在车质网持续新增,彰显了广大车主对长安官方的不信任。
面对持续高压的投诉,长安汽车的应对令人心寒。权责部门未正面解决核心问题,也没有给出实质性改进计划。与此长安将研发和服务资源集中投入到深蓝、启源等新新能源品牌,而原本肩负品牌战略的UNI系列,如今变得边缘化系统维护停摆、技术更新停止,昔日“高端先锋”彻底被遗忘。
选择UNI-K的车主,受品牌高端路线吸引,期望能获得长期保障。结果却是新品牌风头正劲,UNI系列逐步遭到边缘化,曾经承诺的“冲高保障”成了空谈。车主们从翘首期待变成“被抛弃”,这无疑是长安对用户信任的背弃。
作为国资背景的企业,维护用户权益本应是基础职责,然而长安汽车的实际表现却令人失望车主诉求被搁置、平台曝光内容遭到压制。质问长安,从夏季首次上榜到秋季冲到前列,投诉数量稍降后又反弹至143起,用户反映的问题为何迟迟未见实质改进?
四个月的集中投诉,长安所谓的“解决方案”不见踪影,实际行动更是欠缺。只做表面工作、忽略根本症结,已无法匹配“负责任大厂”的名声。
对于长安而言,转型新能源是趋势,但用户口碑才是企业根基。频繁攀升的投诉榜不是简单数字游戏,而是车主真实体验的反馈。想要挽回信任,长安需真正采取措施,如设立专项小组,公布车机升级时间表、针对变速箱问题给出明确解决途径,兑现对老客户的承诺。同时应建立针对老车型的服务保障,不应因资源分配让老用户被边缘化。唯有守护第一批选择长安的人,品牌转型才能站得住脚,否则流失的不只是信任,还会影响国企应有的责任和业界口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