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大会热闹开场,各大车企秀新技术,产业链一圈连通

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现场太热闹。一大清早,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门口已经人头攒动。门口气场拉满,大屏幕轮转着各家品牌新车画面,展馆外边堆满了媒体的“长枪短炮”。走进现场,满屋子的展板、光鲜电车、智能驾驶演示,还有一大片操着南腔北调的工程师和观众,这么大的阵仗,不火都难。

梁言顺刚出场那一刻,整个馆里的气氛,还要比年货市场都要热。他和一众领导在各个展区转,每到一个品牌,周围的闪光灯就爆一下——江汽、长安、奇瑞、大众安徽、小鹏、比亚迪、蔚来,一个不落,领头人全在现场。每个品牌自己看着都铆足劲要比一把,车子一排一排排得整整齐齐,挂着最新的智能大屏、激光雷达、三电系统,后视镜都要比实车还“会来事儿”,就差没加个无人机在车顶上盘旋。

说回大家最关心的,合肥这几年,不就是靠着新能源汽车一路翻身嘛?哪有什么“天生豪杰”,全是苦出来的活路。地产那点儿红利谁还指望,早转型早受益,这话搁哪儿都是真理。科技创新口号喊了一轮又一轮,这届大会扯起了“徽动全球·一路向前”的大旗,不单是喊口号,这阵场面本身就够拉人气。新能源的产业链就在这一圈里焊死了,从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到智能驾驶、自动泊车、国内外投资人,硬是把“合肥制造”炒成了“安徽智造”。

各大牌高管都来了,蔚来李斌、大众的舒茂凯、比亚迪的何志奇,当天全场流量密码直接引爆。像蔚来ET9,尊界S800,一水的“会动的样板房”,仪表盘信息铺开,天窗全景,车机和手机联动,不少95后工程师现场飞速讲解,各家都拉了最新车型出来晾一晾。记下来,今天发布的“智造活力指数”,不单是数据,是一轮人气大战,能亮相的车企,愣是凭着研发在自家牌子上压了不少分量。看着人流排成长龙,工作人员眼里都是光。

说实在的,合肥这个城市,十年前讲“新能源汽车之都”,网民只当是段子。真要回看这几年,资金、产业规划、人才扶持,全是一步一个脚印熬出来的局。最近全国说新能源热,实际上风口最多、持久力最强的,还得看长三角这一带。合肥出了自家一套玩法,“全链条布局、全要素保障、全场景应用”,一场大会就能让你看见——大企业、中小创新公司、上下游工厂,全都串成了紧密一个圈。这种一体化,国内不少都市羡慕。

别看外国车还想分点蛋糕,眼睁睁比不过国内这几个卷王。大众安徽这些外资,也认准了合肥,就是因为研发、应用、配套,全部不用愁。现在国外市场那点被动,都不想提,造车新势力、传统大厂,一激活生产线,刷榜的还是中国。新能源不是口头上的光鲜,是真把供应链打造进骨子里,全生态都够硬。

有网友调侃:“新能源就是合肥的互联网。”全国各地补贴真大,合肥却反手就把补贴变成硬科技。说得直白点,发电不靠烧煤,买车给你智能驾驶,物流全靠大数据撑着,这种高端产业链,家家都盯着,抢到就是下一个风口。汽车行业一搞成“技术+服务”,连带着零部件、充电桩、材料、软件全涨人气。走到哪个展台都被问一遍,智能调度、无人工厂、动力电池,谁家研发投入高,谁就有发言权。大环境拼到现在,新能源已经成了中国智造的集合体,都在赛道里攀高分。

每回看到国外分析,说中国新能源增长见顶,把数据拉出来晃一晃。现场来了不少外企投资人,人家业务员嘴里喊着难做,台下当地老板全是摩拳擦掌。咱们这里,新能源买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不光一二线,要进三四线和农村,连县城都在试点,一场“全国千县万镇消费季”就证明了,全国市场潜力没说的,谁都想来分杯羹。

合肥新能源大会热闹开场,各大车企秀新技术,产业链一圈连通-有驾
合肥新能源大会热闹开场,各大车企秀新技术,产业链一圈连通-有驾

这里再拉出来,新能源火好几年,车价从高到亲民,补贴从头到尾,国内2024新政,厂商被逼着升级数不清。敢开大会、敢出新车,就是厂商有信心,底气在底层创新和消费升级。走产业链补短板,三电核心技术能自产,智能网联搞得像“互联网+AI 科技馆”,一车顶过去十辆油车。每家厂商背后一群搞研发的年轻人,投入成本比做手机还高,咱们消费者体验也翻新,买车就像换家电,早上刷新闻,下午试车,晚上全家下单,看着国产汽车越来越多,一轮比一轮“聪明”,这场新能源浪潮离普通人也越来越近。

合肥新能源大会热闹开场,各大车企秀新技术,产业链一圈连通-有驾

现场几天,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人气顶流,90后、00后把车开成科技秀,台下观众手机拍不停,又有新创公司在和投资人洽谈,未来创新种子全在场内发芽。这一幕,带着科技圈才有的那股青春活力,一辆辆装着L4芯片跑道飞驰,大学生们腔调全是自信满满,仿佛下一个蔚来、小鹏就在他们中间出生。

合肥新能源大会热闹开场,各大车企秀新技术,产业链一圈连通-有驾

大会收官前,说句实在话,这场面让我想到前几年国产手机大会,有点像雷军当年喊口号冲智能机市场。同样的故事,又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现:创业、资本、技术、政策、消费,天时地利人和一窝蜂。现在眼里选的是产品与体验,各路力量拼起来,“安徽智造”成了新名片。这才是发展底气。

新能源时代,终局现在还看不到,产业浪潮一波跟着一波,谁能一直跑在最前面,不见得就靠资本,更见得是底层创新和稳定产业链配置。中国新能源这股澎湃劲头,合肥只是缩影,每个细分领域都在稳扎稳打。这不是说合肥永远领先,产业发展终归比的是耐心和务实,拼的是一环套一环的生态闭环。车企、政策、投资、消费,在一个城市联合一条链,就是产业未来。

未来,谁敢忽视中国新能源?说得明白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换车热潮,而是产品力、供应链、生态链的全面爆发,下一阶段,“中国制造”的故事,早已不止造一辆车那点自豪感,是把大国创新锁进全球产业链里。这才是真能引领风向的底气。

本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