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还在讨论纯燃油车“油耗高不高”的老爷们,现在一到了新车发布会现场,讨论最多的已经变成了“激光雷达有几个”以及“电池快充几分钟”这种硬核话题啊。
传祺向往S9乾崑,这名字听起来就挺玄乎,预售价定在25.99万起,不明觉厉。
但其实吧,最让人咋舌的还是那背后的“三巨头”:广汽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
这三家搅在一起做车,就像一场“王炸”联手下的技术大拼盘,说是要重新定义什么叫中大型新能源SUV的高端标配,没人敢轻易唱反调。
问题就在这,真的有那么顶吗?
大家都习惯了发布会上的各种高喊高吼,但真刀真枪到底怎么样,这里就得花点心思来扒一扒。
想必不少网友已经被那场央视直播刷屏了吧。
一堆技术品鉴会的花式测试:飞坡磕底、极限刹车、倒车误踩,玩得比小学生放学还疯。
有人看着屏幕说,这车看着怎么像变形金刚,下一秒是不是要翘起来飞走?
又有人咕哝:三巨头联手,你说这价格是不是噱头大于实际?
说实话,这种零配置选择的策略倒是挺戳人痛点的。
有的车还喜欢玩“加钱选配”,让你掏空钱包只换来一个座椅加热。
传祺S9乾崑直接全系标配,把那些纠结配置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一下子解脱了,省了好些银子。
不过话说回来,究竟是科技的牛还是牌桌上的花活?
这事可得慢慢拆。
要说智能驾驶,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超阶版是这次的重点。
别的不谈,光是30颗传感器里的那1个激光雷达,已经足够拿出来“秀肌肉”了。
啥叫秀肌肉?就是给你点“安全感”,让你觉得开着这玩意能自动预判危险,甚至你的反应都赶不上它。
从车位到车位辅助,到全场景泊车、再到防碰撞系统,全流程智能驾驶一个不落。
据说在现场测试里,这套系统真就玩出了把车开得像打游戏那种顺畅。
城市路况、高速路况、停车场那种鬼地方,都能游刃有余地来个“我自动我骄傲”。
有网友说,这“含华量”已经快赶上自己新买的手机里头那个AI了,就是不知道经过大堵车的时候,它会不会自己骂娘。
再看电池部分,宁德时代44.5度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纯电续航252公里,官方说一周充一次电完全没问题。
有人听了估摸着自己的通勤距离,心里一盘算:
“唉,那我是不是能天天上班,下班顺手充一回就够花?”
快充技术也亮了——说是14分钟从30%刷到80%,差不多一杯奶茶还没喝完,电量就起来了。
对比以前那种“插上一宿”才慢悠悠缓过来的电车,这效率是真的让电动爹们喜笑颜开。
一边告别续航焦虑,一边告别“电池不顶用”的传统烦恼,你说是不是科技在拯救社畜?
至于底盘和四驱那块,则是广汽传祺一贯的铁血风格。
超级智电四驱,名字听着就像是游戏里头的隐藏技能。
甭管是泥地还是大雪,只要你敢踩油门,底盘智商就上线帮你找路。
这货还带智慧数字底盘,ASTC鹰爪系统2.0什么的,听着毛骨悚然,实际就是让你开车时遇上坑洼、打滑、侧翻的事,都能四两拨千斤,躲过去。
作为一台城市SUV,不满足于只是“装模作样”在柏油路上遛弯,这回人家直接秀了一把极限越野。
专业测试场地里飞坡磕底,刹车误踩,陡坡泥地,全套上演,车身、底盘、电池防护全部“硬刚”。
别的车企偶尔拿来玩玩,传祺这次全家桶都端上来了。
目测这“安全冗余设计”真的不是吹出来的,真枪实弹试给你看。
不过说到这,有些朋友又开始犯嘀咕了:
“都这些黑科技,你说为啥同级别人家给得还没这么多,非得传祺一家都标配?”
“是不是水里头还能淘出什么别的猫腻?”
其实这种“标配即顶配”,说白了就是想让你省去一堆选择的烦恼,让用户感觉“买个全家桶,不用纠结配料”。
以前是不是常见:买车时各自选配,一个雷达、一套电池、一帧四驱,这边加5千,那边加个小几万,买完发现原价买白菜,选完变豪宅。
给你直接顶满,25万多点就全拿下。
一方面给买家一个“幸福感”,你花了钱啥都齐活,不担心隔壁家的孩子多了个什么雷达、多了个快充。
另一方面,也是在二线、三线品牌想方设法做差异化,让你觉得:“咱买的不只是车,还是未来科技体验。”
可问题也来了,配置拉满,是不是牺牲了某些灵活选择?
有没有人其实只想要个电池,雷达啥的没啥感觉?
25万对于首次买电车的普通家庭来说,可能就是存了好几年预算搞个首付。
面对理想L6、问界M7、吉利银河M9这些同级竞争对手,传祺向往S9乾崑到底能不能打赢这场“科技配置战”?
这里头,先讲个真事:前段时间朋友买车,去4S店现场体验,销售一顿吹,说自家电池怎么好、智驾怎么强,底盘怎么牛。
体验完才发现,选配加价那一套操作有点像点奶茶,一不还有隐藏菜单。
传祺这回,干脆甩掉套餐,来个“全员一视同仁”,不用再玩隐藏价,也就少了点割韭菜的意味。
当然,反过来讲,这种顶配策略也是把价格杠杆顶死了一把——你想省点钱简单买个低配,想都别想,全家桶一个价。
有人欢喜有人愁,自然有人说这好,有人说这坑。
至于极限测试那些环节,多少有点“肥皂剧”味道。
高速遇上“前车消失” —这场景一听就像惊悚片桥段。
40码高速倒车主动刹停——网友各种脑补“现实生活哪有这种操作”,但厂商说了,极端场景实测,为的是给足安全感。
飞坡、磕底啥的,老车主可能想起当年刮底盘心疼到流泪场面。
现在有人愿意硬钢,底盘调校、防护到位,说明厂家确实舍得下本。
越野脱困啥啥模式,官方强调“一个不留”,实际日常生活又能用多少?
这个问题嘛,还得实际开过才知道。
不过站在发布会的角度,光彩照人的荣誉和配置堆砌,容易造热度。
真的能持续不翻车,还得让用户口碑说话。
更重要的是,市场竞争摆在眼前,理想和问界一水儿都急着升级。
传祺这次狠狠划定“25万级旗舰”的标准,是顶牛还是自降身价,未来还是要交给销量、口碑和后期迭代。
有网友在弹幕里说,“幸福感就是买的时候不纠结,开的时候不闹心,下雨天泥巴打滑也能从容应对”。
听起来挺有道理,但选车这事,总是比买手机要纠结多了。
不少人还在为“到底值不值”,“三巨头联手意味着什么”,“同平台的技术能不能复制到其它车”这些问题挠头。
说白了,如今的新能源SUV市场,比拼的不只是技术堆料,还有用户体验和情绪价值。
给你顶配,也要让你觉得温暖可靠、用着顺手。
至于传祺向往S9乾崑能不能真正成为25万级SUV领域的“新标杆”,还得看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用多久不出事。
科技再牛,配置再顶,如果用起来体验不行,也就成了“纸上谈兵”罢了。
以后买车会不会像买手机,不止看性能,更看谁家的生态闭环?
如果真是这样,广汽、华为、宁德联手也许只是一个开始,更多跨界“拼盘”很快就要来了。
你今天选的是技术,明天可能看的就是整个智能生活圈。
聊到这,相信每个看完产品介绍后心动的人,都有股“想冲又怕踩雷”的小纠结,毕竟这年代花钱买幸福,可不容易。
各位网友怎么看?
如果有机会试驾S9乾崑,会最关心它的哪个功能?
试试留言分享你的真实体验,看看大家的看法是不是和宣传口径一样“幸福感拉满”。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