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个档位,到底藏着多少“坑”?
别再被变速箱忽悠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看中了某款车,厂家宣传里那8AT变速箱听起来简直是黑科技,换挡平顺得像德芙巧克力,动力响应也随叫随到。
可等你真开上路,那顿挫感,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甚至让你开始怀疑人生:这真的是那个传说中的8AT吗?
没错,关于8AT变速箱的“翻车”故事,在咱们车友圈里,那简直是比比皆是。
别再迷信数字!
谁在背后操控着你的驾驶激情?
坦白说,市面上挂着8AT名号的车型越来越多,从动辄百万的豪车,到咱们老百姓也能买得起的国产精品,都把这当成了自家产品的“闪光点”。
但事实是,这8个档位,带来的体验,那可真是“冰火两重天”。
有的车,你感觉不到换挡的动作,动力就像是源源不绝的溪流;有的车,每一次升降档,都像是给你的腰部来了一下重击,让人忍不住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笔者的经验反复证明,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于那“8AT”这几个字本身,而在于,这套变速箱,究竟出自谁家之手?
就像同样是炒菜,厨师不同,味道天壤之别。
今天,咱们就来一次“解剖式”的分析,看看这几家主流的8AT,究竟是“神”还是“坑”,让你下次选车,心里明镜似的。
采埃孚8AT:豪华车队的“常青树”,性能与价格的“天平”
要说AT变速箱界的“天花板”,采埃孚(ZF)这名字,绝对是绕不开的。
不信?
你看看那些一线豪华品牌:宝马全系AT车型,奥迪的Q7、Q8、A8,路虎揽胜的各个版本,甚至连宾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豪华座驾,都对它青睐有加。
这简直就是豪华车队的“御用标配”,你说它的实力能差到哪儿去?
采埃孚的这套8AT,玩的是一套相当精妙的结构:5个离合器,4组行星齿轮。
这种设计,带来了什么?
换挡速度那是快如闪电,而且平顺性堪称典范。
更厉害的是,它的齿比范围达到了惊人的7.07:1,这意味着在低速起步时,它能提供细腻的动力输出,而在高速巡航时,又能保持不错的燃油经济性。
简直就像一位功力深厚的武林高手,既能以柔克刚,也能刚猛无匹。
但是,这位“高手”的代价,也是不菲的。
首先,它的成本就摆在那里,批量采购价就得一万二左右,这比后面咱们要聊的爱信横置8AT,那可贵了不少。
其次,它有个“先天限制”,就是只能适配纵置发动机。
这意味着啥?
在车头纵向布置的发动机,会让变速箱也跟着往后走,这直接就挤占了驾驶室的空间,尤其是你放东西的扶手箱区域,可能会变得局促。
想象一下,开着豪车,想顺手拿个东西,却被卡住了,那种感觉,是不是有点像“画龙点睛”却“龙没点对地方”?
爱信8AT:家用车市场的“万金油”,平顺与顿挫的“拉锯战”
聊完了高高在上的采埃孚,咱们再来看看在家用车领域,堪称“万金油”的爱信(Aisin)8AT。
沃尔沃、丰田的高端车型,还有像长安CS75PLUS、吉利星越这样的国产实力派,都纷纷搭载了它。
这说明啥?
说明它在可靠性、平顺性和成本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
爱信这套8AT,说白了,是在它家成熟的6AT基础上“加餐”升级的。
所以,它的齿比设计相当合理,换挡平顺性那是没得说,而且油耗表现也相当不错。
更重要的是,它的体积控制得很好,这给工程师留下了更多宝贵的空间,去优化悬挂、转向这些直接影响驾驶感受的部件。
这就像一个精明的管家,在有限的资源里,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然而,这位“万金油”也有它的“小瑕疵”。
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二挡升三挡时的那个“小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行星齿轮架会发生反转。
这种设计,虽然能保证一定的换挡速度,但在快速升挡时,就容易产生顿挫,而且还不容易彻底解决。
你问问那些开亚洲龙、凯美瑞的朋友,多少都会提到,在二三挡切换时,总感觉有点“卡顿”或者“拖拽”,就像是欣赏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却在最精彩的部分,看到了一点不和谐的笔触。
现代8AT:隐藏的“高手”,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可能很多人对现代(Hyundai)的8AT没那么熟悉,觉得它不像采埃孚和爱信那样“名声在外”。
但笔者要告诉你,这哥们儿的技术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它的速比达到了7.4,这个数字,在8AT家族里,可是相当亮眼的,甚至比采埃孚的7.04和爱信的7.5还要更胜一筹。
现代这套8AT,在结构优化和轴承改进上下了真功夫,有效降低了内部的摩擦和阻力,这意味着动力传递的效率更高,更直接。
而且,它还装备了REV技术,这项技术能把降挡的时间缩短至0.5秒,相比之下,传统变速器需要0.8秒,这零点几秒的差距,在需要瞬间爆发力的时刻,可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更关键的是,现代自家拥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研发能力,这使得它在匹配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可以更自由地调控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和变速箱的油压,从而把换挡的平顺性做到极致。
我曾经体验过几款搭载现代8AT的车型,那平顺程度,丝毫不亚于那些一线豪华品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像一位低调的隐士,默默修炼,却能达到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福特8AT:一场“减法”的实验,表现有待考量
再来看看福特(Ford)的这套8AT,说实话,它更像是一次“减法”的实验。
严格来说,它是在通用那套9AT的基础上,去掉了一个档位而来的,所以称之为“纯粹”的8AT,可能还差了点意思。
这套变速箱在齿轮比的分布上,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乱”。
在低档位时,齿轮比的跨度太大,导致起步或者低速行驶时,你会明显感觉到顿挫。
到了高档位,齿轮比的差距又变得很小,这时候你想加速超车,降档的时候会显得有些犹豫,不够果断。
虽然后来福特在调校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顿挫感也比早期车型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采埃孚的丝滑、爱信的舒适相比,福特这套8AT的竞争力,还是显得稍弱一些。
它就像一个努力学习的学生,虽然努力,但离“优秀”还差那么一口气。
告别数字的迷信,拥抱真实的驾驶体验
所以,哥们儿,下次再看到那些“8AT”的宣传语,别光盯着数字看。
采埃孚性能强悍,但价格也高昂,而且纵置布局限制了内部空间。
爱信居家实用,平顺性不错,但低速时的那点小“卡顿”,确实让人有点不舒服。
现代技术实力雄厚,平顺性做得相当到位,可惜就是名气稍显不足。
至于福特,只能说,它在努力,但离“完美”还有一段距离。
笔者的经验反复证明,变速箱这玩意儿,没有绝对的“最优解”,只有“最适合”的匹配。
一台调校功力深厚的6AT,有时候开起来的感受,可能比那些匹配不当的8AT要舒心得多。
毕竟,真正坐在驾驶座上享受驾驶乐趣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那些冷冰冰的参数表。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