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伊兰特JPM版亮相了。这车不是官方新车,而是改装商JPM拼装出来的。据说,原车就是标准的N Line版,改装后,外表变得更激进——说白了,就是多了点炸街感。平时跟朋友聊天,他说刚看见,几乎认不出来,是不是换了模型?我心想,他还天真以为真是厂商出品的。
我翻了下笔记,知道原厂的N Line,那个运动包围已经很到位,灯组也不算软弱。但JPM在此基础上加了些功夫,包括前包围、侧裙、尾翼,特别是那些锋利的角度,真让车辆看起来很凶。其实我觉得,这种改装就像给手机贴个壳,你说它变大变炫,但核心配置没变。你要是真的喜欢激进的外表,可能会中意,但对我而言,就多了点乱装的感觉。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改装对供应链的考验其实很大。你用上的这些配件,比如这个碳纤维方向盘,供应商有多可靠?特别是那些定制件,生产周期长不长?能不能保证品质一致?我在行业里呆久了,知道大部分改装厂其实就是买便宜货,拼装——好比买拼装橱柜,材料和工艺可能差别很大。
咦,明明知道后期用料不可能像原厂那么扎实,但买这车的年轻人,可能就是冲着外表去的。有人说,改完这车,就是街头的焦点。但我就偷偷想,这样的外观会不会造成未来的养车烦恼?日常维护,模仿厂商的设计,照料点都走形多还是实?这个我得讲两句。
其实我也不太看好全部改装的效果。你知道,有些改装包其实就是视觉轰炸。比如那些伪装出来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实际上都不会带来什么性能提升。更别说,改装的成本——我估算不严,可能在2-3万左右(样本少),如果算上备胎、喷漆、装饰等等,折算成秒杀成本,其实就是以小升级换花大钱。你可以考虑,花的钱能买辆性能更好、品质更老实点的车。
但问题来了,这车的性能还算不错。你说1.4T涡轮增压,那点马力,跟起步时的我想象的快感比,还差点意思。开起来,动力其实挺线性的,没有那种咬紧牙关,猛拔的快感。扯远了,听说峰值扭矩可以直逼一些1.6升自然吸气的大马力车。这个数据,估算,百公里油耗在6到7升(体感,不算官方油耗),油钱也不是特别贵。以算,一个月大概用1500块搞定,日子不算难过。
说到不同款,举个例子:这车的悬挂,原厂的调校偏运动,偏硬,但挺直,路感清楚。我曾试过同样价位的某日系车,底盘软一些。你要是偏喜欢老司机风,感觉那种‘像坐在钢琴键上’的操控,伊兰特这点还算得意。别的车,比如那款Hyundai Elantra(这是别的版本),就更偏重舒适。你说,谁的用车需求更实用?我就想问:你们平时出门,是不是都只想快点到店还是真喜欢慢慢琢磨个驾驶乐趣?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那张JPM版的侧影,碳纤维方向盘映衬出点运动气息。其实我琢磨,车身设计越来越炫,虚实结合。过去,试驾车都偏平庸,现在年轻人更追求个性。但我心里在想,动力和操控,真正能体现那个激进吗?毕竟,硬件没变,只是在外装戏做足了。
我被问到:这样改装车是不是更容易出事?可能吧,但我觉得未必。原厂的安全测试都经历了筛查,而改装部分,可能存在局部增强,但影响整体安全性的可能性也不算大。只是这外形激进,比起性能硬汉,多了份花架子。
讲真,我最怕的还是想炫个酷亏了大钱。你考虑,像这些碳纤维、定制轮毂、特殊包围,搞完之后,日常停车对那突兀的外型,是否就像戴了怪异的帽子?你要是不能自信自得,有没有可能变成街头焦点反倒成了麻烦制造者?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想到一个问题——改装能不能帮你真提升驾驶质感?还是只是姿态上的变化?我相信很多朋友对这两者的划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人会说安全不就是最重要的?是啊,但实际上,很多改装车的安全性,跟原厂的比,可能还需打折扣。
一边嫌麻烦一边看车,反正我也没打算折腾太多。只是,感觉车这东西,越来越像一个表达方式。没有刻意标榜的豪华,但很多远离主流的东西,它们正反映着一部分个性——我甚至要估算,JPM版这个模样,能吸引到的,恐怕也就某个特定圈子的年轻人。他们追求的是我不一样。
说到这个,忽然觉得,好像我的车龄潜意识里也在产生偏见。其实我觉得,改装就像换了个衣服,好看还是不好看,关键还是自我认同吧。它是真的更好还是更酷——其实都不重要,我怀疑,很多年轻人都只是摆个姿态。
在街上遇到一辆油光锃亮的改装车,我不禁想: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花哨了,你觉得未来汽车会变成什么样?出厂时就可以选择DIY包或者个性版配置,或许,原厂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像定制平台。谁知道呢?也许我都没想过去,买一辆基础车,自己装,人生也多了点挑战。
这次亮相的JPM版,我大概带着点吃瓜群众的心情看待,看似改装,其实也映照出这个行业的两面性。不知道你们觉得,改装车,是艺术还是畸形?也许,是我太挑剔了,但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有人把车看成展览品而非代步工具。
……要不要我再去找点爆改的车照片?同价位、一样的底盘,结果那辆车轮子都快撞到路沿,车身歪斜。有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是车在我心里占了多大份额,还是改装厂的套路太深?(这段先按下不表)
都说改装,其实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安全和性价比之间的拔河。我不太喜欢盲目追求酷炫,更怕快整坏了。更别说,像这种由改装商打造的版本,很多细节都没经过严格测验,只是凭感觉拼凑。有人说:原厂才是最稳妥的。我倒觉得,厂家的改装区分还算清楚,但偏离太远容易出问题。
(这阵子我在想:我怎么会变得这么挑剔?也许是看多了改装车:有的在街头飘着,像个飞毛腿,但实际开起来,油耗、耐用度都得打折扣。)而且也不排除那种为了改装,不顾一身安全的极端。
你们觉得,年轻人追求这激进外形,是不是有点盲目?其实我也只是猜测——大部分人可能就是觉得酷,但真知道这些背后复杂逻辑的,又能剩下几个人?我和朋友在讨论,能不能像是定制家具,不光看外观,更看用料和工艺。而没有经过打磨,改装车其实无非是改个脸。
又想到一句:真要性价比最高的改装,是不是还是要标准化一些?就像我们买衣服,是追求合身还是潮流?改装也是一样,要不要走向个性定制还是标签统一?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是不是太理论化?
其实我知道,把车搞得更激进也不好,毕竟我们日子也不差。只是,看着那些改装大神折腾,偶尔会觉得他们到底在追什么?是自我表达,还是社会认同?这不又变回车的意义问题了。
我想,未来还能不能再激进点?还是说,就算是改装,也要在理性范围内?这些思考,感觉像是无休止的追问,但或许,正是这份困惑,让车变得更有趣——你觉得呢?我一直喜欢注意到车内一个细节,那个紫色的氛围灯,就像给夜晚添了点神秘感——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它其实代表了一种色彩心理。你对这车的小细节有没有特别的看法?或者,真正喜欢一台车,除了包围和灯光,还有哪些细碎的瞬间打动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