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三轮车送菜被查,电动车牌照分类,驾照手续须分清

老张今年倒了大霉,骑着家里新买的三轮电动车去送菜,菜没送到,自己先进了派出所。说起来让人哭笑不得,谁能想到眼下随处可见的电动车,居然还分三六九等?更离谱的是,很多人像老张一样,根本分不清到底该怎么骑、需要什么手续,最后不是被罚就是进班房。

这年头,电动车满大街都是,家家户户总有一辆。大家都觉得骑起来方便,还环保省钱。可谁知道,这小小车身上的“大学问”,够让不少人头大。老张进局子的那天还有不少小伙伴“陪蹲”,有送快递的、送外卖的,还有上班路上的年轻人。一个共同点——要么没挂对牌,要么没考对驾照。

说电动车,首先得盯紧牌照颜色。这东西,别小看。绿色的最普遍,大家小时候看见的大部分“老头乐”都是这号,外观很普通,有脚蹬子,跑不快,顶天了二十五公里每小时,车身也轻。只要老老实实原厂出厂,不鼓捣改装,谁都能安心上路,管你有没有驾照,没人查你麻烦。这点最省心,放在家门口的那辆,估计大部分人都骑过。

事儿就怕多一嘴。有的人想多拉点菜,或者觉得动力不够,把电瓶换大、马达搞大。这下车一提速,轻轻松松飙三四十。小孙子看了都夸爷爷利索。可惜遇上交警分分钟变“超标车”,罚款几百块不说,严重的还要拘留。还有位大哥,年近花甲,给孙女改装了一辆“飞毛腿”,结果上路当天就被收了车,只能无语凝噎。

别以为只要有电瓶就是“一把梭”。蓝色车牌的车,规定是轻便摩托车。隔壁小李就被教训过。他原以为驾照只管开小汽车,结果交警现场普及了常识。轻便摩托不认小汽车驾照,必须去考摩托F照。小李去车管所一打听,发现F照考试其实还算简单,主要就是绕桩、直线、刹车这些,不像汽车考试那么吓人。学会了之后,头盔也戴,小李现在车道都找对了,不敢再打马虎眼。

再往上是黄牌车,标配就是大功率摩托。这种一骑上,回头率高,声浪轰轰的那种。看着帅,其实门道更多。黄牌车必须有E照或者D照,那是摩托里的“高级证”。前阵子小区门口就有个年轻人,耍威风骑黄牌,结果只拿着开小汽车的本(C1),交警一查,现场扣分,罚款一把抓。更糟糕的,要是出事了,保险也不赔。许多人都踩过这个坑。

说到电动车,有五类车,一定要记住,不能含糊。第一种就是方才说的蓝牌、黄牌摩托车;第二种是四轮老年代步车,好多老人家买来接送孙子,或者顺路买菜。这种车在部分城市已经算机动车,不考驾照直接上路,妥妥违法。新闻里有个阿姨就是骑着四轮代步车送孙女上学,结果一查,没有本,直接被带走,拘留了半个月。家里孩子上课都落下了。

第三种是农用三轮车,这类车型农村最常见,平时拉货干活好帮手。但只要货拉得多,车型重量上去了,就可能要B2驾照。农民兄弟一开始都不会琢磨这个,车买来了就拉,最后一查,才知道原来不能随便开。

第四类五类车,还包括那种电动货车和特种工程车。别觉得电动就没门槛,超过一定量级,一样得有专门的合格证和相应的驾照。其中送快递的电三轮和送外卖的大电瓶,有的挂着蓝牌。要是偷懒不上牌、没本,碰上一查一样吃苦头。

最糟糕的是,大家都太信任卖车的嘴。新手去买车,第一件事问动力、问电池,顶多多问一句:能不能骑?很多卖车的直接回:“没事,路上就这么骑。”结果挂牌一查,发现自己买的是摩托,交警一句“请出示F照”,你脸都绿了。

有人买前足够上心,小心翼翼提前去车管所问清楚车型、牌照和证书。结果省了不少事。更多人呢,懒得了解,就信了商家的“包过”“包上”。日子久了,抓查一紧,才慌慌张张满街找补救方法,折腾半天还不一定能补救回来。

老张三轮车送菜被查,电动车牌照分类,驾照手续须分清-有驾

其实啊,这里面的门道,总结下来就仨。第一,认准车牌色,绿蓝黄,不同颜色不同命。第二,分清驾照类型。F是初级摩托证,别用小汽车C1驾驶证顶包。E和D是黄牌摩托必备,没证别碰高端货。第三,不懂就主动去车管问,或者打电话给正规卖车铺子,别信地摊或熟人的忽悠。

老张三轮车送菜被查,电动车牌照分类,驾照手续须分清-有驾

要是实在分不清,还能直接查参数。查什么?看有没有脚蹬子,车速限多少,车身重不重。搞不明白就甩手问专家。千万不要侥幸,轻则几百罚款重则扣分拘留,车都给你扣了,再想用就难了。

很多人过年过节想着换好车,新买红彤彤电动车回娘家,结果半路被查,既丢了面子又罚了钱,还得找人托关系捞车。如果出点交通事故,没驾照、没挂牌,保险一分钱不给赔,损失全自家扛。有司机骑着大黄牌摩托横冲直撞,一出事所有责任全担,不值当。

现在整治查得比以前严多了,每月总有几波检查。交警天天上街巡查,哪怕是路口随便停一脚,都有可能被拦下查证件。网络上随便一搜,都是骑电动车、没驾照被查扣新闻。以前大伙觉得骑个破电瓶车不算啥,现在政策越来越细,不扎实点就踩雷。

有的小青年贪便宜,买来一辆改装大电瓶,结果第一天就被查了。长辈还好意思说:“我们骑了几十年,从来没人查。”可这事变了,规则更新,谁都不能顶风作案。

还有一类奇葩事:明明有本,就是没带。结果人被扣半天,车被拖走,电话打到家里,都成了谈资。其实看看钱包,出门别忘带证,比什么都强。雾里看花地上路,真出了事谁也帮不了你。

总有人说,现在路上骑电动车还得分那么细?其实不分清楚才危险。你想,出了事没保险,你自己修车,医药费全掏腰包;小孩大人什么样的后果全家受。远不如提前把证件搞齐,牌照挂好,省心。

想稳妥,最简单的三个窍门:先看牌照颜色,绿色普普通通的,最多是家里买菜那种原厂电瓶车,基本不用驾照。蓝色轻便点,别嫌麻烦,考个F证。黄牌车跑得快,E照或者D证,别乱借本冒险。还有所有四轮、三轮、不常见的电车,都去车管所问清楚,问明白再买再骑才是王道。

老张三轮车送菜被查,电动车牌照分类,驾照手续须分清-有驾

甭管你买的是电瓶的、汽油的、混合的,别踩了新规的“红线”。这些东西糊涂不得。之前有个邻居,车都开进大街了才发现根本不能骑,再回头改,一车牌、两本证,折腾得差点脱了层皮。

近几年,有些电动车商家专门抓住消费者不懂行,什么都敢吹:“你就骑,查到了有我呢。”等真出问题,人家才不管你死活。一些快递员、外卖小哥图省事,被公司催着加快速度,买了不合规的电三轮,跑一天挣不到几个钱,三五百一罚,还要倒贴。

现在买个电动车,不问清楚就上路,简直比买房不看产权还坑人。没人能替你兜底。警察叔叔只认白纸黑字,不管你买车证是谁说的,只看证、看牌、看参数。

老一辈宁愿多跑一趟车管所,新手图快图方便。赶在新规前办好一切,才叫心里有底。别怕麻烦,现在咨询窗口越来越人性化,有问题还能网上查询,电话预约,别一根筋硬碰。出了事,求人比登天都难。

车是拿来开的,人是要图安心的。路上什么情况都有,早点把手续办明白,才不至于莫名其妙受损失。现在的法律法规比过去细致得多,电动车看似朴实无华,实却满是套路。

最后给想买电动车的忠告:不管绿的蓝的黄的,买之前先问三遍,查清楚自己需不需要驾照、得挂什么牌子。别走一步看一步,后患无穷。

别拿鸡蛋碰石头,电动车虽然是“小家伙”,可一旦犯了错,代价不小。简单日子,少点麻烦,多点问清楚,自在上路最要紧。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