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

哈喽,朋友们好,安叔今天这篇国际观察,主要是聊聊德国车企因为荷兰“安世之乱”事件,导致陷入了“缺芯”困境。

德国汽车界因为芯片供应断裂,正面临着不小的危机。令人没料到的是,德国媒体反而把责任归咎到自己人身上,直言他们的错在于高估了中国的实力。

一场普通的供应链麻烦,怎么就变成了对自己的一番大批评,搞得有点出乎意料吧。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最近德国的车界可真不太平,闹出事儿的原因,竟然是那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

这家有中资背景的企业,之前荷兰那边偷偷摸摸地夺走了部分资产,中方也随即宣布要对那些相关的半导体元件实施出口限制措施。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这一下可直接打到了德国汽车工业的要害,那些德国的汽车品牌,生产线上用的芯片基本都离不开安世公司出品的。

这些芯片虽说不是那种顶级的中央处理器,但它们负责控制车窗、座椅、发动机管理啥的各种小地方,少一个都不行。

眼下源头卡住了,德国的车厂一听就慌,不少生产线只好暂停运作。大牌保时捷更是倒霉透顶,第三季度的利润直线掉了不少。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这个难题让德国汽车行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缺芯的苦头。

也让大家明白了,原本看起来那么厉害的德国工业,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也竟如此脆弱。

本该是企业遇到大麻烦时,德国的媒体应该出来挺一挺,帮着说说话,出出主意才对。

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德国媒体不但没有站出来帮忙,反而转而责怪起自己企业来,让人真是大跌眼镜啊。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原来就在德国车企们为找不到芯片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德国的一些主流媒体,比如《南德意志报》和《莱茵邮报》,偏偏发的一些文章全是批评的语气。

他们的核心看法是,德国车企如今陷入这样的境地,全怪自己,主要是因为当年太高估了中国。文章里反反复复提到一件事,就是中国在2015年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德国媒体觉得这其实是个很明显的信号啦,可德国公司为了赚大钱,装作没看到似的,拼命往中国市场冲,结果现在被套得死死的,简直是又傻又天真。

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可稍微回头看看过去的事一查,就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在2015年之后那段时间,正是德国车在中国市场赚了个盆满钵满的黄金时期,那个时候,大众、宝马、奔驰在中国可是火得不行啊。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每年销量和利润都打破了纪录,中国市场带来的销售量一度占到了这些公司全球总销量的三到四成。

企业的财务报告写得明明白白,明明白白,中国市场无疑是他们主要的利润来源,做生意的道理就是说愿意赚的钱就去最挣钱的地方,这事儿本来也没啥可讨论的。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现在这段让德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的黄金时代,却被德国媒体形容成短视和天真,这说法听起来真挺奇怪的。

德国媒体一边批评自己国家的企业,似乎忘了当年德国自己也曾经干过一样的事儿。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差不多就在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德国政府也弄出了一个野心满满的计划,叫作工业4.0。

其实这两个方案的目标挺像的,都是希望推动本国的制造业升级,搞出点智能化、数字化的东西,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点优势。

尽管后来德国的工业4.0传说声很大,但实际进展没那么猛,甚至有人戏称为工业404,不过,不能否认当时德国确实是抱着这个想法去推动的。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真是令人疑惑啊,两国都在为未来工业布局谋划,怎么德国媒体偏偏觉得中国的规划是个威胁,而他们自己的方案却被看成是远见卓识呢?

这种评价尺度的差异,其实反映了一种心态上的转变。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以前德国人习惯当老师,而中国则是学生,现在不仅学会了,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老师。这个变化让不少德国人觉得挺不习惯,心里头有点儿焦躁。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里,德国媒体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占比从28%慢慢升到63%。

这么情绪化的报道,自然也对德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产生了影响,这种舆论的转变,最终也反映到了德国政府的政策上。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回头看看德国对中国的看法,这些年里也经历了不少变化。

在施罗德当总理那会儿,德国的策略主要是靠贸易推动变化,打算通过经商的方式来缩短彼此的距离。

到了默克尔时代,口号变成了既重视价值观又强调利益,而到了现在的朔尔茨政府,干脆就把中国定义成了制度性的竞争对手。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从合作伙伴变成对手,这个转变可真不小,也反映出德国精英阶层心里的那点纠结和矛盾。

当中国还只是个追赶者、学得挺快的时候,这些人都还挺有底气,但一旦中国展现出和自己一拼的实力时,他们就开始觉得有点别扭了。

一旦中国在某些方面占了上风,焦虑感就会彻底压倒平静的心态,心态可能变得有点失衡,说话也可能变得有些偏激。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大家做生意其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之间都脱不开关系。

非得把这种正常的经济联系说成是谁单方面依赖谁,把自己搞成个受害者,这样不仅解决不了德国本身的问题,也改不了现实情况。还是得认清自身的问题,积极去调整,否则的话就只能被别人远远甩在后头。

这一场因为一颗不起眼的芯片引发的口水战,真正暴露的不是德国对中国的依赖有多深,而是能看出德国心理的焦虑和不安。

德媒:我们就是把中国想得太好了,德国沦落至此纯属自找!-有驾

安叔觉得,比起浪费时间写文章抱怨中国太完美,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未来的方向究竟该怎么走。毕竟,把所有问题都归咎到别人身上,虽然容易,但实际上毫无用处。

你们觉得怎么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