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汽车圈消息一个接一个。特斯拉Model Y L开始全国第一批车主提车,这个大六座纯电动车卖33.9万,从8月19号上线到正式交车只花了一个月不到。官网显示这车能跑751公里,加速4.5秒,电池容量82kwh。
比亚迪和奇瑞8月销量数据也出来了。比亚迪卖了37万多辆,其中出口8万多辆,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奇瑞卖了24万多辆,出口超12万辆,继续当出口冠军。两家企业都在忙着扩大产能。
吉利在武汉又有新动作。9月1号签完协议,吉利要在武汉经开区生产银河系列新车型,这是吉利在湖北造的第一款乘用车。本地媒体报道说这个项目能带动更多就业,武汉这边的产业链也会跟着忙起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车企都顺风顺水。众泰汽车发公告说重庆工厂的生产线被法院强制拆除,他们今年已经没法重启停产多年的T300车型了。生产线设备挂在网上拍卖两次都没人买,现在只能拆掉。公司自己也说今年经营可能有问题。
特斯拉这波操作挺快的,新车发布不到一个月就开始交车。按他们官网的数据,这车续航比很多竞品都高,价格也控制在34万以内。理想L7和小鹏G9这些对手可能得抓紧应对,不然市场份额会被抢走。
武汉这边吉利的项目挺大,听说未来几年要上多款新车。武汉经开区现在有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这些厂,吉利来了之后本地零部件供应商肯定订单更多。之前吉利在杭州湾和长春有生产基地,武汉应该是华中地区的重要据点。
比亚迪出口增长特别明显,80%以上的增幅。他们最近在东南亚、欧洲都开了新店,像泰国工厂刚投产就开始卖车了。奇瑞的KD工厂模式也不错,在埃及和巴西设组装线,成本比直接出口低。
众泰的事情看着挺惨淡。生产线拆了之后他们连最基础的复产条件都没了,法院两次拍卖都没人接手。这种老牌车企要是真垮了,员工和供应商都得受影响。现在新能源车竞争这么狠,传统车企转型慢了就只能出局。
特斯拉这次交付速度很快,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华生产基地产能充足。上海超级工厂之前就说要升级设备,现在看是给Model Y L腾生产线了。这种快节奏对其他车企压力不小,尤其是新势力们得更快推出新车才能活下去。
比亚迪和奇瑞的销量数据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出口数据说明中国制造的车在海外确实受欢迎。这对国内供应链企业也是好事,电池厂、芯片供应商都会跟着赚到钱。
吉利在武汉的投资不只是建个新厂,可能还配套了研发中心。武汉有高校资源和技术人才,吉利看中这点能省不少研发成本。湖北这边之前扶持光谷科技,现在加上汽车产业,区域经济结构会更均衡。
众泰的困境反映出行业淘汰加速。没技术积累、现金流紧张的企业根本扛不住。现在造车需要持续投入,光靠蹭热点不行。像威马、拜腾都遇到困难,传统车企里夏利、幻速也早就凉了。
特斯拉Model Y L电池容量82度电算不算大?对比下来比蔚来ES6的75度电要多,但比比亚迪唐的刀片电池稍微差点。不过续航标称751公里确实够用,应付长途应该没问题。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主要靠宋PLUS DM-i和元PLUS两款车,价格比国内贵但卖得动。欧洲电动车补贴政策还没完全取消,现在是国内车企抢占份额的好机会。奇瑞的捷途品牌在中东卖得不错,设计符合当地需求。
吉利银河这款车定位怎么定的?官网介绍说是主打智能驾驶和豪华体验,价格可能在15万左右。这个价位市场竞争最激烈,比亚迪秦、长安UNI-V都在这一带打架。吉利得靠服务和后续软件更新留住用户。
武汉经开区现在有10多家车企,吉利项目落地后就业人数估计涨10%以上。本地人找工作机会更多,但房价会不会涨也是问题。之前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带起来之后房价都翻番了。
众泰如果真没车卖了,股东怎么办?公司公告说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现在股价已经跌到一元左右。持有股票的人只能等重组消息,但看法院处理生产线的情况,短期内翻身希望不大。
特斯拉最近降价频率高,Model Y L上市初期销量应该不错,但能不能长期保持要看后续OTA升级服务。电动车消费者现在除了续航,更看重系统稳定性,这点马斯克最近被吐槽过。
比亚迪的海洋网和王朝网两条线走得比较稳,汉、唐这些老款还在卖,新款海鸥、海狮不断补充。这种矩阵布局让各个价位段都有车型覆盖,销售策略很实用。
吉利银河OS系统据说和魅族合作开发,车载软件体验能不能超过小鹏或者理想?现在车机卡顿是常见问题,吉利要是能做好这部分,对提升用户体验有帮助。
众泰资产处置麻烦主要是设备老化,市场行情不好。新能源车现在都要换800V高压平台,旧生产线改起来成本太高。这些设备流拍说明没人愿意接手这种落后产能。
特斯拉中国的工厂效率确实高,从拿地到量产只要一年,国内其他车企基本做不到。这种速度背后是大量自动化设备和成熟的供应链网络支撑,新玩家很难复制。
比亚迪和奇瑞都在扩充电芯产能,比亚迪有弗迪电池,奇瑞和 CATL 合作建厂。动力电池自给率越高,企业受原材料涨价影响越小,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市值一直那么高的原因。
吉利武汉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现在全球汽车业产能过剩风险在增加,到时候市场能不能消化这么多新车还是未知数。但车企们不扩产就没法参与竞争,只能先赌一把。
众泰如果彻底玩完,那些还没卖出去的库存车怎么办?4S店和经销商手里有不少积压,可能会低价甩卖,但谁会买停产车型?最后只能当零件车拆解。
特斯拉这次交付周期缩短,可能用了预售模式,提前备货。用户下单时车其实已经在生产线上了,这样交车快但库存压力大,亏本卖车的时候容易亏更多。
比亚迪出口成绩好和人民币贬值有关,去年汇率波动让出口成本降低,但今年汇率稳定了,还能不能保持增长要看产品竞争力。奇瑞的星途品牌在沙特卖得挺好,主要因为油耗低。
吉利在武汉建厂还能享受地方补贴,开发区一般会减免土地费用,甚至帮忙培训工人。这种优惠政策对大企业吸引力大,但小厂基本享受不到。
众泰这事给其他车企敲警钟,不能只顾着融资扩张,核心技术跟不上早晚凉。像五菱靠便宜好用的电动车活下来,蔚来靠换电站服务赢用户,模式不同但都是真功夫。
特斯拉上海工厂现在年产能超过百万辆,占全球一半产量。国内竞争对手想追上,光靠销量不行,还得在自动驾驶技术、能源补给网络这些软实力上下功夫。
比亚迪和奇瑞8月出口量加起来超20万辆,这个规模等于欧洲某国半年销量。中国制造车质量提升快,价格还低,发展中国家用户喜欢。日本车企以前的优势正在被缩小。
吉利银河首款车可能主打年轻人市场,设计风格偏运动,价格区间12-18万。这个价位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又想买新品牌,吉利能不能抢走长城欧拉的用户?
众泰生产线拆除后,当地政府要处理环保问题。老厂区拆迁有污染遗留,治理费用通常由法院从拍卖款项里出,现在设备卖不出去,可能地方财政要垫钱。
特斯拉最近在中国市场降价,Model Y长续航版降了3万块。这种价格战对二线品牌冲击最大,像极氪、高合这些可能利润被压到只剩5%以内。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确实好,不过能量密度比三元锂电池低。现在行业在等固态电池突破,但量产时间至少要等到2028年,短期还得靠现有技术优化。
吉利在武汉投产新车型,本地经销商会提前收到消息,年后就能拿到展车。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看重本地售后服务便利性,大厂布局下沉市场很重要。
众泰这事最惨的是车主,买了他们的二手车,现在发现连维修配件都找不到。车企要是突然停产,车主后续保养成本会飙升,4S店关门了零件也没处买。
特斯拉最近在上海扩建储能超级工厂,这跟他们卖车有什么关系?可能是想搞车电分离租赁模式,用户买车时电池不归自己所有,租的话首付款更低。
比亚迪计划在印度建厂遇阻,转而加大东盟投资。印尼那边刚签下30亿投资协议,准备在当地生产ATTO 3电动车,东南亚市场增长空间确实大。
吉利银河车机系统支持手机互联,这点用户评价很高。不过现在车企都在做类似功能,关键是软件流畅度和响应速度。之前问界就因为卡顿被吐槽。
众泰重庆工厂的机器设备,像焊接机器人、冲压生产线,为什么没人要?现在的汽车生产工艺都更新到第五代了,他们用的还是第二代设备,自动化程度太低。
特斯拉现在宣传充电15分钟跑500公里,实际测试中大部分车型到60%电量就降功率了。快速充电对电池损耗大,长期使用续航会明显下降。
奇瑞在沙特新建的KD工厂能辐射中东市场,但当地夏天最高气温50度,车电池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出故障。他们得做特殊散热设计,成本要增加2万左右。
比亚迪和丰田合资的纯电动车要2026年才上市,现在比亚迪自己的电动车增速这么快,丰田会不会觉得自家车型过时了?技术合作双方可能存在理念冲突。
吉利银河未来会不会有自动驾驶功能?官方说高配车型会有L2+级辅助,但完全无人驾驶暂时没计划。现在法规还没放开,车企都不敢随便宣传全自动驾驶。
众泰股东们现在最大的希望是有人收壳,但退市前还能炒一把概念。这种公司股价跌破一元后,要么重组成功继续上市,要么直接退市转场三板市场。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本土化做得不错,比如充电网络覆盖率高,和电网合作建光储充一体化站。这种基础设施优势是国外车企很难复制的。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钠离子电池研发上投入很大,理论上成本比锂电低30%,但量产还有技术瓶颈,预计2027年才会大规模应用。
吉利在武汉工厂用地是政府划拨的,地价比市价低30%。这种优惠政策让吉利能快速回本,但周边居民可能会投诉噪音,环保审批流程耗了一年。
众泰生产线拆除后,当地环保局要进行土壤检测,如果重金属超标,修复费用可能超过资产原值。法院执行局得想办法平衡债务人权益和公众利益。
特斯拉现在开始用4680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但生产良率只有80%。他们在上海工厂的试验线产能还不足设计值的一半,大规模应用可能要到2026年下半年。
奇瑞星途EXEED在智利上市,定价比国产同级车高20%,主要卖高配版本。南美用户更看重安全配置和售后服务覆盖,所以奇瑞那边承诺三年内提供原厂配件。
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成本控制好,从电池到电机都自己造,毛利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但缺点是研发投入分散,新品牌仰望可能拖累整体利润。
吉利银河未来会不会推出换电版本?蔚来换电站已经建了2000多个,吉利要是搞换电得重新铺设网络,单靠武汉一个厂规模不够,得看市场反馈再决定。
众泰被法院强制执行后,欠债的供应商只能通过司法渠道追讨,但回收率通常不足30%。很多中小企业供应商可能因此倒闭,影响整个产业链稳定性。
特斯拉最近申请了座椅变形技术专利,后排座椅能折叠成床,这功能适合露营用户。国内车企像长城炮皮卡也有类似配置,车企都在找细分市场突破点。
比亚迪和丰田合资的电动车会在日本市场卖,但日本消费者习惯开小车,比亚迪车型尺寸偏大,可能需要重新设计,这会延长上市时间。
吉利银河的车身颜色选择不多,目前只公布三种,可能为了减少喷漆线种类降低成本。用户如果想要个性颜色,得等订单量上去了才行。
众泰重庆工厂拆除后,原址可能改建成物流园。地方政府想发展电商仓储,不过土地性质变更需要重新审批,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动工。
特斯拉中国区高管最近变动频繁,市场团队有两人离职,传闻是因为降价导致利润下滑,内部目标压力大。华尔街分析师现在对特斯拉评级普遍持谨慎态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