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摩托年销量近两千万,进军全球市场,中印两地创新高

全球摩托车界流传着一句至理名言:每三辆摩托车中,必有一辆镌刻着“HONDA”之名。在这个充斥着马力与汽油味的世界里,本田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某种交通工具的代名词。靠着精湛工艺、刁钻技术和近乎变态的可靠性,日本四大摩托鼻祖本田、铃木、川崎、雅马哈携手撑起了地球人“左手离合右手油门”的梦想,而本田则站在了最高处,一骑绝尘。

要说成绩,来点数据才过瘾。2023年全球摩托车销量达到创纪录的6180万辆,而本田一家的销量就高达1940万辆,占据了31.4%的市场份额。这还只是横截面。纵向来看,2024年5月22日,本田累计摩托车产量突破5亿辆。如果拿全世界人口一人分一辆,非洲直接骑着本田去上学不成问题。从1948年本田株式会社成立,到跨越1亿、2亿、3亿直至如今的5亿里程碑,本田用实际行动告诉全球摩托车同行:你们造车,我造神话。

本田摩托年销量近两千万,进军全球市场,中印两地创新高-有驾

本田的成功,当然不止于流水线。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本人,材料来自大自然,灵感来自贫穷。他出生在日本一个铁匠家庭,从小就热衷机械,十五岁投身东京学徒生涯,机械剪刀、零件扳手玩得轻车熟路。后来机缘巧合得赞助,回乡创业,在战后日本这个被能源短缺拖垮的时代,发明了装有发动机的自行车。这样“电动自行车”,骑过的人都说好。等到本田宗一郎正式成立公司,推出量产Dream D-Type摩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天命——做出让全世界都骑得动、骑得远的交通工具。

本田的野心不止限于日本。他懂得“本地化生产才是王道”,早在1963年就在比利时设厂,如今全球37个生产基地遍布23个国家,每年造出的摩托车多到可以让三轮车协会自闭。不同市场用不同玩具:东南亚靠超级Cub征服狐猴,印度推出踏板Activa让灌汤包都能按时送达,北美则用金翼豪华巡航满足哈雷党退休生活。这种“量身定制+遍地开花”的策略,加上传说中的全球三万家经销店,几乎让本田成为一个摩托车帝国。以今年财报为例,集团总收入21.69万亿日元,其中摩托车业务贡献1775亿元人民币,利润率高达18.3%,几乎是汽车业务的十倍。如果利润有国籍,摩托车绝对是日本最大的“创收侨民”。

本田摩托年销量近两千万,进军全球市场,中印两地创新高-有驾

本田与中国的故事,也算戏剧性十足。上世纪八十年代,本田与嘉陵联姻造出JH70那辆号称“闻到汽油立马蹿出去”的神奇摩托,征服了中国大江南北。1992年开启本土生产,如今旗下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成了中国摩托江湖的老字号。去年两家销量分别名列全国前十,但野心不能止步于此。自2025年起,两家合资公司将分道扬镳,各自运营,不再卖同款车型。在五羊本田留下PCX160、LEAD125、Zoomer E,新大洲本田独推CROSS CUB、DAX e、CUB E,电动化转型的号角已经吹响。

本田摩托年销量近两千万,进军全球市场,中印两地创新高-有驾

说到全球最大摩托车市场,印度直接霸榜。第5亿辆本田摩托就在印度古吉拉特邦下线,成为本田“全球摩托车制造工厂”的名片。印度的市场庞大到令人发指,本田宣布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新生产线,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能或达261万辆,届时印度厂区总产量将达到惊人的700万辆,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工厂名副其实。

本田摩托年销量近两千万,进军全球市场,中印两地创新高-有驾

本田的传奇绝不只是数据,更是背后那个小铁匠家孩子的梦想。市场的成功不是偶然,靠着洞察人性和需求,把崎岖的山路变成畅通的大道,把“骑车上学”变成全民时尚,让交通工具带着梦想滚滚向前。有人会说,如今新能源、电动车风头正劲,摩托已是上个世纪的玩物。但全球每年新增几千万新骑士,也许都在为本田创造下一个里程碑。

摩托车之于世界,或许不过是一架交通工具。但本田之于摩托车,却是一个不灭的神话。每一次发动机发出轰鸣,都仿佛在诉说:你未必知道本田宗一郎,但你一定骑过他的梦想。

本田摩托年销量近两千万,进军全球市场,中印两地创新高-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