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汽车圈谁的关注度高,问界M9肯定榜上有名,有点“顶流”的意思在身上挂了几个热搜,网上的讨论真的是此起彼伏,有说好的,也有唱衰的,各种帖子互相“拉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键盘侠们的热情澎湃,可咱也奇了怪了,到底这台问界M9增程版的能耗,到底咋样,真像网上说得那么天花乱坠吗,还是被“放大镜”照歪了,是不是该有人好好算一笔清楚账呢?
有意思的是,坊间关于增程车的争议好久没停过,总觉得这帮网上的声音有点“云试驾”的味儿,真的假的全靠嘴说,实际使用过的人却闷声发大财,不咋吱声,今天遇上这份数据流详细的自家长途路测,也算能掰扯明白一回,咱们就来一探究竟——问界M9增程版,能耗到底实不实际,它那套“智驾辅助”又是不是宣传得那么灵?
咱们先捋下这趟自驾游的背景拉满,情境铺垫一下。
正好赶上暑假档,楼主一家三口带着点行囊,出去自驾刷了个“大圈”,整整十天,行程加一起有三千多公里,那可不是玩票性质,是真刀真枪的测试,高速路上跑得多,城区、快速路也掺杂着,总归是一个很常规的家庭用车环境,这样的数据比什么短途、小范围撒欢更接地气,瞄准了想入手问界M9的朋友,那自带“超详细教学包”的意思了。
细节里藏魔鬼,里程分布也不能糊弄——高速路段、高架桥段加快速路,一共跑了2448公里,什么叫“三分之二都是高速”?这就是。
这种占比,我敢说跟很多普通家庭自驾出游的实际场景差不离。
至于驾驶模式,废话不多说,楼主一直用的是节能模式+智能辅助驾驶,悬架高度调成了“标准档”,限速偶尔给自己放点“小纵容”,只设比官方高5%,可算是“老司机稳着玩”,更有意思的是,车子还加装了电动踏板和底盘护板,说白了,能耗表现只会比裸车多那么一丢丢,不会刻意造假。
再说说车里状况,两大一小,空调开到25度,外加几件行李,这配置哪个普通家庭不是这样?各种薛定谔噪点,放进来也挺真实,怕有“内鬼”。
然后,真正见真章的是能耗账单。
现在流行“晒账本”,楼主也不藏着掖着,干脆一项项摊开——
十天行程里,电共用掉345.9度,汽油烧了112.2升,咱们别抠几毛钱价格,取个均值,电一块钱一度,油八块钱一升,有人说高速充电贵点、油也见涨,但楼主粗算下来,跟实际报销单没大差。
这么一折腾,总能耗花1243.5元,平均摊下来每公里用0.41元,关键是数据晒图规范,细到连充了多少次电,油箱还差多少都交代明白,谁要不信,站出来让你验。
有的朋友肯定在琢磨,合着大头都跑高速了,那你这数字到底靠谱不?
还真别着急喷,楼主识趣地直接把高速智驾辅助的总里程掰开揉碎给大家——2448公里由ADS智驾辅助完成,等于说自打出了小区过了收费站,手都不用怎么碰方向盘,这一“自动驾驶”占了全部行程的94%,咱可不能光看是算力的牛气,关键是真跑出来的数据,基础条件写得清清楚楚。
这样算下来,老实说,纯靠油车你敢说能耗有这水平?
旁的不多说,老铁们光是高速老老实实靠自个儿“肉身控制”,还真不一定省油,有时候一脚深一脚浅,走走停停,最考验耐心还有咱钱包,智驾辅助这种东西,有过实操才晓得——能带多少懒,往往也能省多少钱,从智能辅助94%的高占比上看,问界M9这套系统做得真挺实用,省心还好玩。
至于“哨兵模式”三天都开着?那是妥妥的“电老虎”本色,可就算这样最终能耗也没拉得太离谱。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复盘,十天三千多公里,0.41元每公里,这成本放在当下油价、充电费齐飞的年代,还真不叫高,尤其对比那些深吸一口气喊“增程车都费钱”的帖子,这才是现充能的标杆模样。
当然,有人还会问,往细里抠的话,啥纯电第一梯队,增程还得让路。
难道不是吗,物理规律那些没商量,咱也敢说,M9自带的“分量”,说白了这么大块头,放在七座大SUV里打个样,这个表现都还算友好,毕竟质地和重量直接挂钩,排量越大油耗冲击更明显。
再聊两句智驾,这玩意咋说呢,网上经常刷到一堆“黑科技”推文,动不动自动变道、自动巡航、自己识别障碍,都像拍广告。
可实际开下来,M9这套ADS智驾辅助,不光会“带路”,在高速里的应用从起点到终点基本可以稳稳控场,尤其一家人跑长途,有时候累了还能松一把,避免那种大意失荆州。
24小时14分的高速时间,平均时速100km/h,无低速拥堵、水土不服那些糟心事,这才是真正加分点。
粘点生活气息,这么折腾一圈,车里空调没偷偷调到28度“省电模式”,实打实是普通家庭出游设定,没有那种“实验室条件”纯数据秀。
明眼人都能判别,有些车评人硬是要“制造焦虑”,明明一台大SUV,还非要跟台小型纯电轿车攀比,这就像你让大汉和马拉松冠军比百米,肯定不是同一个量级。
至于增程车的“争议打法”,有人说用起来并没有便宜多少,额,其实算细点,除了油、电本身,你还省了一大把焦虑,远程规划、可选时间补能、顺带还能体验一下科技感带来的“小福报”,实际成本不能单看标签多了几毛钱。
咱就说句掏心窝子的,大多数普通家庭,出门在外首要考虑还是整体支出、安全感和便利性,M9这种能耗账本晒得明明白白,脑袋清楚点的都知道该怎么判断。
还有个不错的小细节,问界M9具备“三重骑士”辅助功能,能上能下,大小兼顾,遇气温、噪音、路况突变都能灵活应对,不会让你因为新手懵圈花冤枉钱,体验下来其实比传统油车多了点科技含量和安全底气。
实话实说,到底选纯电、增程还是油车,真就看你自个儿习惯和需求。
强制“站队”没啥意思,市面上每家的问题也都摊开了说。
有意思的是,这种真实用车场景的数据分享,反而比那些营销号的“PPT评测”更打动人,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割韭菜或“洗脑”。
回到开头提的那个问题,问界M9的能耗水平到底扎不扎实?
单纯比数字,这个0.41元/公里,咱觉得能打,在自驾游场景下也不弱,尤其几乎就是“无障碍”带一家老小巡游,电油混动互补,这一笔账说白了:部分场景下比传统油车还省,智能体验比油车更高阶,偶有不如纯电小轿车也属常识,没什么神秘滤镜。
其实互联网上的争论什么最有毒,就是死人云亦云,却极少拿出能让人信服的原始账单和实测体验,总喜欢用些只言片语来“降维打击”某一种选择——其实世间哪有绝对优/劣,大家都是为了自己更舒服嘛。
有朋友可能还担心“充电难+续航焦虑”这种事,增程玩法其实满足的是想省钱但又不能被纯电所限的“过渡需求”,哪款都没好坏之分,用得舒心就值。
最后多说一句,别老看网上攻防战,把功夫用在多试试、多体验上,适合自己的才最省心。
想入手问界M9的朋友,就别再被键盘党带偏了,真实体验和透明的账本胜过一切广告语,一个家庭一趟三千公里的真实账目,比一百张官宣海报都管用。
话说回来,如果你还拿不准,推荐亲自上车试一下,也许就能得出结论——到底是“真香”,还是“车黑如云,各找理由”?
所以,问界M9能耗到底究竟咋样?数据在那,体验也在那,试了才知道噻~
你怎么看增程式混动和传统油车、纯电车的平衡点?大家关于“能耗焦虑”有啥独特答案?留言区聊聊呗!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