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终身质保”失效案例曝光,哪吒破产车主售后困境,3招自救防烂尾
哪吒新能源汽车破产,绝版车主面临终身质保一夜消失尴尬
今年6月,哪吒汽车正式进入破产审查,网上曾经追捧的哪吒新能源彻底“收摊”。我朋友圈里有个老同事——去年刚换了哪吒,说当时赶着五一大促,“终身质保”“终身流量”全给了,但现在连个售后电话都打不通。印象最深的是,他刚开两个月,里程连一万都不到,还在磨合期,厂家就没了。一顿操作猛如虎,什么质保、免费流量都变成了“过期承诺”,让他哭笑不得。这种无奈,不止是哪吒,很多新能源车主都正经历着,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终身承诺”,一夜之间成了空话。你要是也赶上类似的情况,恐怕有不少感同身受。
车主自救:质保文字陷阱,免费流量断供成摆设
碎嘴几句,说到新能源车厂的“终身质保”,其实不少品牌都是玩概念。邻居刘哥去年特地拿合同出来让我看,说明里悄悄加了“年里程不超3万公里”,超过就不给质保。厂家的营销套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有那个“终身免费5G流量”,小区群有位宝妈刚体验,发现车厂倒闭后数据断了,远程开锁、导航全都失效。车机成了摆设,最后只能自己上网花钱买流量。说起来,这些承诺听着美,可是一旦遇到厂商倒闭,基本全都靠自己兜底。新人买车要擦亮眼,细细读合同条款,别让写得好听的宣传语坑了自己的权益。
售后维修迷雾:稀缺配件高价检测,4S店退网难修难补
李姐上个月过生日,结果生日当天被告知她的威马车进厂维修遥遥无期——只换一个中控屏,配件压根找不到。听说有车主为了查电池故障,检测费都要1000块,修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以前4S店三步一岗,现在倒闭一片,连个备件都得托关系找朋友。身边那几个新能源车主群都在吐槽,车出点小毛病花钱不说,关键回头想换个原厂螺丝都成了奢侈。这年头“买得起,修不起”,真的不是一句口号。遇到销售方跑路,售后保障变成了空中楼阁。建议有车的朋友赶紧找下第三方维修渠道,多留几手,别等厂家有难了再临时抱佛脚。
经销商断裂:压库亏损退网潮,企业风险转嫁难逃坑
最近一个小区微信群成了新能源维权讨债群,天天有准车主吐槽上周刚交了定金,第二天店铺就搬空了。去年超一万家4S店退网,不单是厂家难做,都是经销商被逼到绝路。身边开车的小伙子说,他哥兼职卖车,几个月都没见着工资,厂家把销售压力全甩给门店。厂家为了冲销量,不限量压库存,经销商不卖就亏,现实版“高价进车,低价出货”。更惨的是头部大连锁直接卷款跑路。说到底,厂家的短视思维,把自己的经营风险全甩给了老百姓和经销商,售后、安全全当次要。有购车打算的朋友得多问两句,留意门店资金和合作状态,谨防成为最后被收割的羔羊。
合资品牌兜底,独立新势力如何破局?
说起来,像广汽三菱、铃木这些合资退市品牌,至少有合资方兜底,维保能延续;前阵子合创倒闭,广汽埃安立刻承诺十年维保,让车主心里不是一点慰藉。换回来新势力,都在比智能、拼续航,却忘了车是用十年的大东西,“售后”才是护城河。听说前阵子某品牌厂内部员工自掏腰包帮客户做收尾,让人鼻子一酸。所以,新能源车企想玩下去,别只顾冲量,得建立售后保障基金,把佣金和服务挂钩。还得推动资料公开,让第三方修理厂能“接盘”。买车的朋友记住,合同里的保修年限、流量权益,能问就问,能补就补,别怕麻烦。
价值总结:售后保障才是新能源车健康底线,购车防烂尾三步走
哪吒破产只是行业“烂尾”潮的缩影,每个车主都可能遇到终身承诺瞬间作废的尴尬。防烂尾最实用的做法:第一步,买前认真检查合同条款,不迷信宣传语和“终身质保”噱头。第二步,认准可靠售后渠道,提前了解第三方维修和配件获取方案。第三步,优先选择有合资背景或明确售后兜底的品牌。新势力只有把保障交到用户手里,新能源车路才能走长远。觉得有用,记得转发给身边正在纠结买车的朋友,让实用经验少踩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