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1010日,2026款星愿正式上市,这场发布会从头至尾没有讲重塑格局,但在场所有人都清楚,这款起售价6.58万元的小车,正在以一种极不寻常的速度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运行逻辑。

刚刚结束的9月,每52秒就交付一辆吉利星愿,从市场数据来看吉利星愿长居A0级纯电市场爆款,但如果只看销量,就低估了它的意义。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在发布会现场用“大厨烹小鲜”来形容吉利星愿把一套B级车标准放进了纯电小车,用111智能电驱、宁德时代电池与AI云动力系统,把能耗、安全、续航变成一体化体系逻辑。在吉利星愿背后的销量、技术、用户三道命题,远比卖得好更值得被拆解。

52秒就有一辆星愿走进一个家庭

在2025年的中国车市没有哪个数字比这更直白,不到52秒就有一辆星愿走进一个家庭,这是吉利星愿在9月单周交付中交出的11573辆成绩单,710080分钟,彻底改写纯电小车市场格局。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很多人曾经把10万以下的轿车市场视作价格红海,是低质、低配、靠补贴拉动的那部分底部需求。但从吉利星愿开始,这个价位段正在被彻底改写。A0级纯电小车成了新能源普及的真正起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过去8个月A0轿车同比增长接近100%,成为新能源车里增长最猛的细分品类。而在这股浪潮里,吉利星愿不是参与者,而是塑造者,2025年前8个月吉利星愿卖出了超28万辆,销量是海鸥的1.6倍,是五菱缤果的3.7倍,远远甩开所有对手,甚至成为中国首个连续5个月击败Model Y的销冠车型。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新能源时代的低价车,不再是低质车。吉利星愿用扎实的配置、智能化的体验和极致的交付效率,把过去为便宜而买的人群,转化为愿意为价值下单的人群。吉利星愿的速度打破了一个行业共识,当别人还在争夺最低价的时刻,吉利星愿已经靠产品实力重建了整个A0市场的推进节奏。

吉利星愿用越级三电给足信赖感

起售价6.58万元足以让吉利星愿引人注目,但真正让星愿在10万元以下市场脱颖而出的,是背后那套越级的三电体系。

需要看到,吉利星愿是行业首款搭载111智能电驱的A0级车型,从电机、电控、减速器、充电、电源、控制模块等被重新压缩进了仅66L紧凑的体积中,在保证性能输出的同时,释放了70L的超大前备箱空间。得益于结构高度集成与冷却效率优化,星愿实现了89.2%的系统能效和97%的电机效率,带来了更低的能耗与更真实的续航表现。

更重要的是,吉利星愿上的三电系统的稳定性是用3000小时台架耐久、200万公里真实路试打出来的。在高温、高寒、电磁冲击、扭矩冲击等7类极限挑战下,星愿通过中汽研的高可靠电驱权威认证,这也是在A0市场里是唯一的存在。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在电驱之外,吉利星愿全系搭载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电芯,并配合吉利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星睿AI云动力构成的三重防护体系,从结构、温控到云端监控,覆盖了用电全场景。电芯容量验证方面,国标要求500次循环后保留90%电量,星愿直接把测试翻倍做到1000次后容量仍达90.72%;甚至用一辆跑了8.4万公里的用户实车,完成了业内首次的六大串行极限测试:海水腐蚀、泥水冲刷、高原充放电、烂路刮底、极限火烧……全程无失效。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更直观的,吉利星愿电池在零下30℃55℃极限温差下,仍能即停即充;日常使用中,30%80%电量仅需21分钟,解决城市通勤和周末出行的补能焦虑。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事实:星愿所代表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能代步的入门车,而是把核心动力系统做成整车产品力的纯电解法。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用户愿为发动机买单;那纯电时代,决定一辆车上限与下限的核心依旧是三电,吉利星愿就是那个给出答案的产品,真正把能耗、安全、效率做成一套系统逻辑的纯电小车。所以,这辆不到1分钟就能卖出1辆的现象级小车,靠越级的三电体系,重建了10万元以下市场对价值感的理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宁德时代执行总裁孟永健愿意亲自为吉利星愿站台。

别忽视吉利星愿的架构造车思维

A0级市场陷入价格内卷,很多人以为答案是谁更便宜。但吉利星愿给出的路径,恰恰不是比低,而是回到造车的底层逻辑,从一开始就选择架构正向研发。

这是一条注定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的路。五年前,在A0市场还是代步车+政策车逻辑主导的阶段,吉利就已经启动GEA架构的开发,投入百亿元造了一条别人看不见的起跑线。这套架构并不为星愿而生,但吉利星愿是GEA体系中最能体现以小见大的那一部分。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比如后置电机,比如斜置散热器,比如中置空调箱,最终形成的是85%得房率和准B级大空间,这些空间效率是由底层结构能力决定的。你可以把星愿看成一台A0级车,但它的空间逻辑、三电布局和安全结构,其实来自一个全尺寸正向开发平台,而不是从某辆老燃油车上切一段过来

但吉利想做的不只是工程正确,它更想让这套逻辑变成用户感知。吉利星愿的研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做完了再推给市场,而是把用户从一开始就纳入产品共创。从2021年正式成立用户品牌“我们”开始,吉利试图让每一款产品、每一笔服务都围绕用户认知演进。在本次用户大会上,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提到“我们”已有1800万用户,仅过去一年就新增230万新车主,星愿就是这个新增用户中出圈速度最快的典型。

每52秒交付一辆吉利星愿 藏在小车里的大野心-有驾
图片

当用户不再是被研究的对象,变成产品共创的一部分,从提出问题,到研发给出解决路径,最终在产品上落地解决。这种深度共创带来的,不只是好看好开,更是品牌信任的反复建构。在很多车企还在研究如何把成本摊到最细时,吉利已经在思考,如何把结构效率、功能体验与情感归属感变成长期价值。

当一家车企拥有从芯片、卫星、算力到电驱、架构、渠道的底层能力时,如果它愿意用这些能力去服务“6-10万元人群,这本身就是对行业惯性的一次突破。在吉利眼中,智能精品车不分价格段,不是因为便宜就放弃技术,也不是因为用户预算有限就减少诚意,这种长期主义在吉利星愿身上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验证,吉利星愿让架构、用户、数据、供应链这些高维词汇,第一次出现在A0级市场,并且自然发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