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汽车大会倒计时,一场风暴正在路上
我刚翻完第九届中德汽车大会的筹备通报,说实话,这场看似常规的行业峰会,今年透着一股不寻常的火药味。
就在10月17日,汽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小军刚开完动员会,十大工作组火速就位,阵仗拉满。表面看,又是熟悉的“对接全球资源”“推动项目落地”那套标准话术。但如果你只读到这层,格局就小了。
真正的好戏在会场之外——10月16日,七国集团(G7)刚达成共识,要联手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而德国,恰恰坐在G7的谈判桌上。这就有意思了:一边是G7会议上讨论如何“去风险”,另一边是中德汽车大会强调“深度链接”。德国人脚踩两条船,这平衡术玩得让人捏把汗。
我敢说,这次大会的谈判桌下,藏着三颗随时会爆的雷:
第一颗雷叫“供应链版图重构”。欧盟自己统计,中国掌控着全球80%-90%的稀土关键加工环节。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哪样离得开稀土?G7想另起炉灶?谈何容易。但德国车企敢不来中国探口风吗?不敢。所以你看各招商局拼命邀企业,哪是请客吃饭,分明是场供应链保卫战。
第二颗雷叫“技术换市场2.0”。以前是我们用市场换技术,现在剧本可能要反转。中国新能源车卷到全球降价,德国那些百年老厂坐得住?我听说这次德方参会名单里研发总监特别多,摆明不是来旅游的——既要防着技术被学走,又指望中方开放市场,这算盘打得我在长春都听见响了。
最绝的是第三颗雷——“监督审计组首次入驻”。往届大会重点在招商,今年专门设了监督审计组。钱要怎么花?项目怎么审?有人说这是流程优化,要我说,这是给可能到来的博弈上保险。毕竟G7的稀土宣言才刚落地,谁知道某些企业会不会阳奉阴违?
现在再看主席台上那句“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是不是品出别样滋味了?这哪是普通论坛,分明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中德博弈缩影。德国人带着G7的任务来试探,中国人握着稀土筹码等出牌。
你说最后谁会赢?要我看,在汽车产业这条船上,没有人能真正脱钩。但这场大会过后,某些人的“合作共赢”算盘,怕是要碎一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