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销量超特斯拉,决战打响,王传福直面马斯克

近些年,大家走在马路上都能明显感觉到,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是越来越多了。

聊起这个话题,有两个名字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是总想着上火星、新闻不断的马斯克和他旗下的特斯拉,另一个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实干家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都特别提气的事儿:比亚迪全年卖出了超过302万辆新能源车,而一直被看作是行业标杆的特斯拉,卖了181万辆。

比亚迪销量超特斯拉,决战打响,王传福直面马斯克-有驾

这数字一出来,差距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很多人就觉得,这下咱们可算是扬眉吐气了,是不是意味着这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我们已经稳操胜券了?

如果真这么想,可能就把事情看得简单了。

销量的领先固然可喜,但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跑完了前半程,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领跑者,他们的真正较量,其实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巨大的销量差距到底是怎么来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王传福和马斯克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做事的思路就不一样。

王传福是技术工程师出身,他骨子里信奉的是制造业的硬道理,那就是踏踏实实,把所有核心的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种做法,用个专业点的词,叫“垂直整合”。

说得通俗点,就像一个开饭馆的,他不仅自己炒菜,连种菜、养猪、磨豆腐这些活儿都自己包了。

比亚迪造车,从最关键的电池,比如大家常听到的“刀片电池”,到驱动车辆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电控,甚至是一些关键的半导体芯片,它都尽可能地自己研发、自己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一方面是成本控制得好,中间环节少了,价格自然就有优势;另一方面就是供应链安全,不容易被别人“卡脖子”,前两年全球都缺芯片,很多车企急得团团转,比亚迪因为有自己的产业布局,受到的冲击就小得多。

正是因为这种什么都自己干的“家底”,让比亚迪在产品线上可以玩出很多花样。

它不光有纯电动车,还有个销量巨大的“法宝”——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这个插电混动车,对咱们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解决了大问题。

它平时在市区上下班,可以用电,成本很低;周末或者节假日想跑个长途回老家,又可以用油,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既能当电车开,又能当油车用的特点,完美地切中了当前市场的最大需求。

所以你看,2023年比亚迪卖出去的300多万辆车里,有将近一半都是这种插电混动车。

王传福的策略,就是先用最实用的产品,满足最广大用户的需求,先把市场规模做起来。

再回过头来看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

比亚迪销量超特斯拉,决战打响,王传福直面马斯克-有驾

马斯克的想法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他更像一个来自未来的“产品经理”。

他从一开始就认定,燃油车是过去时,纯电动才是唯一的未来,所以他根本不做混合动力这种“过渡产品”。

他卖的也不仅仅是一辆车,更像是一个高科技产品。

他会给你讲自动驾驶的故事,给你看极简的内饰设计,用车载软件的不断升级让你感觉车子“越开越新”。

特斯拉在全球铺设的超级充电网络,也确实给用户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马斯克的打法,不是去迎合现在的市场,而是要去创造和定义未来的市场。

他把车子看作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是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一个载体。

所以他旗下车型不多,就那么几款,但每一款都力求做到极致,成为一个领域的标杆。

他追求的不是数量上的全面开花,而是技术上的绝对领先和品牌上的独一无二。

所以我们看到,比亚迪的成功,是制造业体系的成功,是产业链布局的胜利。

它用丰富的产品线,覆盖了从几万块到上百万的广阔市场,用“车海战术”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用插电混动这个利器,撬动了巨大的市场存量。

而特斯拉的坚挺,则是科技品牌和创新模式的胜利,它用颠覆性的产品理念,吸引了大量的追随者。

一个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务实路线,一个走的是“高空精准打击”的精英路线,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在现阶段销量出现差距,是非常自然的结果。

当然了,有人会说,你看特斯拉,虽然卖得少一些,但它卖一辆车赚的钱比比亚迪多多了。

这话确实没错,特斯拉的单车利润率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这恰恰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经营哲学。

比亚迪目前采取的更像是“薄利多销”,先用性价比和规模优势,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份额,培养用户习惯。

这在我们国家的很多行业发展中,都是一个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策略。

比亚迪销量超特斯拉,决战打响,王传福直面马斯克-有驾

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成本会进一步降低,盈利能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这就像下棋,王传福先布下满盘的棋子,占据有利地形,而马斯克则是手握几个威力巨大的“杀招”,随时准备将军。

更重要的是,这场竞争的下半场,已经不再局限于汽车本身了。

王传福正在下的一盘大棋,是围绕着“能源”展开的。

比亚迪除了造车,在储能和太阳能领域也早有布局。

他想构建的是一个从光伏发电,到储能电站存电,再到电动汽车用电的完整绿色能源生态闭环。

在未来,你的比亚迪汽车可能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一个移动的储能单元,可以在电价便宜的时候充电,在用电高峰时甚至可以把电卖回给电网赚钱。

这格局,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汽车制造商的范畴。

而马斯克的野心就更大了,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人工智能和星辰大海。

他多次公开表示,特斯拉未来的核心价值将来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业务。

那个还在研发中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才是他眼中的终极产品。

他希望通过全球数百万辆特斯拉汽车收集的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未来应用到机器人身上,解放人类的生产力。

再加上他搞的星链、脑机接口这些项目,他试图构建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帝国。

汽车,只是他实现这个宏伟蓝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因此,当我们今天再看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竞争,就不能只盯着销量数字了。

这背后,是两种发展模式、两种企业家精神的深度较量。

王传福代表的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强大力量,他脚踏实地,依靠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工程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自己的商业版图。

他的成功,背后站着的是我们国家完整且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撑。

而马斯克则代表了硅谷式的颠覆性创新精神,他天马行空,用极具前瞻性的技术和理念,不断挑战着行业的边界。

这场竞争远未结束,它关乎的不仅仅是谁能卖出更多的车,更是两种对未来的不同设想,谁能最终引领全球汽车工业乃至整个科技产业走向下一个时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