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车市场这块肥肉,一直被欧美传统车企霸占着,那叫一个风光无限!可今年这风向变了,不少洋品牌都在掉队,尤其是咱们熟悉的BBA三兄弟,上半年利润缩水得厉害。
7月有多惨?看看销量就懂了!
回想五年前,拿着三四十万预算逛4S店的中国消费者,目光永远被那闪亮的三叉戟、蓝天白云或四环标志吸引。
2020年,BBA在30万以上市场牢牢掌控着80%以上的份额——宝马77.74万辆登顶,奔驰77.44万辆紧随其后,奥迪72.6万辆排第三。
那时候德系豪车展厅哪有促销广告?销售顾问笑容里都透着"不容讨价还价"的霸气(奔驰均价46万,宝马40万,奥迪31万)。
转眼2025年,江湖风云突变!问界、理想、蔚来等新势力杀得血流成河,比亚迪、吉利、长安等传统巨头也磨刀霍霍。
BBA的价签已经悄悄缩水:成交均价普遍跌到30万区间,市场份额断崖式下滑至40%以下。这还是三兄弟拼命降价换销量的结果,要不然份额估计得跌到20%以下去!
谁才是干掉BBA的最大功臣?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
看看余承东和张兴海这对组合,花四年时间用AITO M9和M8打败BBA的绝招!
问界M9这车卖55万一辆,一年半就卖了20万台!啥概念?BBA那些同价位豪车哪个能做到这销量?每月稳定卖1万多台,BBA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刚上市的问界M8更猛,40多万的车,83天就卖了4万台。工厂产能都跟不上,不然数据更吓人。现在每月还能卖2万台左右,听说纯电版马上要来,销量还得往上窜。
问界能火真不是靠吹的。鸿蒙系统用着就是顺手,车子越开越懂你,这种体验BBA根本给不了。
现在买豪车的年轻人谁还只看车标?智能体验才是王道!
记得两年前余承东说这话时,网上多少人笑话他。现在看看销量,那些喷子脸疼不疼?
华为简直把智能手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汽车上了,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简直就是主场作战。
照这个速度,问界突破100万台销量根本用不了四年。光M8和M9两款车,十个月就能卖30万台。
再加上马上要来的新款,BBA的市场份额还得继续缩水。
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魅力!
以前总说汽车产业追不上欧美,现在新能源时代直接弯道超车。看着问界这些国产车越卖越好,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2025年,问界全系预计卖车50万辆,L3自动驾驶能力遥遥领先。
赛力斯问界L3车辆总量超过50万辆,全球无人能敌。
2024年,问界M7、M9销量已经超越BBA同级别车型,赛力斯营收成了新势力冠军,市值仅次于比亚迪。
国家队也在"硬办",2024-2025年给赛力斯"送钱"61.2亿元。2024年12月,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投入11.2亿元;2025年6月,工银、交银、农银、建投、宝武又投入50亿元。
赛力斯投桃报李,2025年5月销售额超过150亿元(问界贡献147亿元),超越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任一品牌。6月,赛力斯问界销售额将超过BBA或特斯拉任何一家。
除了华为系,比亚迪“价格战”这一刀砍下去就更狠了!
它哪是降价啊,简直是给国内合资车企来了场不打麻醉的开胸术!那些捂着胸口又骂又哭的车企,有啥资格等着市场给你递纸巾擦眼泪?
比亚迪这刁钻的连环刀法:秦L和海豹06的定价,直接开着推土机碾平了合资品牌精心垒了三十多年的价格护城河。
比亚迪现在算盘打得震天响:就是要抢市场!不光抢国内市场,还要整顿全宇宙,欧美车企一个不落!
比亚迪前面拎刀开路,只要把丰田大众干碎,奥迪奔驰拉下神坛,特斯拉光环炸个稀巴烂,空出来的地盘不都是热腾腾的生意?
比亚迪野心膨胀得如同黑洞,丰田的份额、BBA的溢价、特斯拉的王座,谁也别想跑!
尊界S800百万豪车上市50天订单超8000台,这销量接近宝马7系/奥迪A8全年销量,相当于奔驰S级半年销量,直接冲击德系"78S"垄断地位。
谁能想到,华为系真把BBA干掉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毕竟BBA深入人心,是多少人的白月光。
现在还在买BBA的,是观念还没转变过来的那批人,这需要时间沉淀。
中国车企为何能对抗BBA?
一是智能化。欧美豪华品牌传统强项是机械素质,但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上节奏慢了半拍。中国车企智能化是原生优势,供应链、算力平台,再加上国内用户愿意尝鲜,直接形成了差距
二是产业链。中国供应链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让新玩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堆料、快速迭代,把产品打磨到和老牌豪车一样甚至更高的水准。
所以,榜单前十已经不是清一色的德系车了。
你觉得,BBA该如何破局?BBA燃油车在国内汽车市场未来还有活路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说下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