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的一个清晨,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的生产线沸腾了,夹杂着汽鸣声与员工们的掌声,朗逸家族的第650万辆新车正式驶下了生产线。一辆车能走到650万台对任何品牌来说都不算简单,何况还是面临新能源浪潮冲击的燃油车,那就更厉害了。说起来,从2008年第一代车型问世至今,朗逸已经走过了15年,而这15年,它一直被冠以“国民家轿”的称号,原因不难猜——它就像是你楼下亲戚家的热心大哥哥,懂得如何照顾家庭用户的方方面面。
光靠情怀显然不能让这款车站稳头部地位,市场竞争这东西,谁也撑不了一辈子。最近关于朗逸的讨论,除了650万台这个里程碑,还有一个话题引发了不少人关注,那就是它即将推出的全新成员——朗逸Pro。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说实话,我多多少少有点好奇,因为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紧凑型轿车已经是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战场,但A+级市场里的家用车,那几乎就是刀光剑影了。
朗逸何以“刻骨名心”?
你要说朗逸凭啥能卖出650万辆,我觉得答案其实挺简单。它从来不搞花里胡哨,真正用心在家庭用车的基础上,不断做既必要又扎实的升级,17年来五代车型的进化,几乎都追着家用车市场的“命门”来。买个车,最怕怕质量出问题,每三五天往维修店跑。朗逸这点做得确实让人放心,德系工艺加身,开个几年后还能换个不错的价钱,这就是它一直赢在“长跑”上的关键。
当然了,车坛江湖风云变幻,这么多年,朗逸也不是没遇到过对手。尤其是眼下,各种新能源车型一波接一波地席卷市场,靠着政策支持和科技感,先后收割了一拨年轻消费者。好在朗逸家族依旧还能稳住阵脚,就在2025年上半年,它的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3.6万辆,一举拿下头把交椅的位置。到今年12月份,单月销量也突破了3.9万辆,妥妥的是上汽大众燃油车阵营的“压舱石”。
讲到这点,我也得实话实说,最近朗逸的表现确实有点让人捏一把汗。9月份的销量数据显示,朗逸销售了22310辆,这数据看着不算差,但比起之前可是实打实地降了不少,同比下滑21.68%。对手的步伐却没停下,同级里的东风日产轩逸那一个月就卖出了33323辆。这样的差距,摆在谁面前,心里都不太好受。推出更高端的朗逸Pro,也被视作上汽大众的“救市”之举。
朗逸Pro有啥真本事?
不过打价格战这种事儿,朗逸家族似乎并不擅长,这次共鸣点其实不是价格,而是产品力。朗逸Pro几乎是直接拿速腾L当标杆来的,各方面的升级,都是冲着A+级家轿市场机遇去的。
咱们先从“家用刚需”的视角聊聊空间吧,这大概是个普通家庭买车第一时间会思考的点。朗逸Pro在车身尺寸上有大提升,特别是轴距长到2688毫米,虽说还没到速腾L的2731毫米那么夸张,但也和A+级的标准不远了。坐进去什么感受呢?得劲。尤其是后排空间,之前坐过几次老款朗逸,会有点局促感,这次新车在腿部空间上一下子宽敞了不止一点点。还有,怀挡的设计挺聪明,配合中央通道释放的空间,简单实用。
至于动力和底盘这个事儿,也是朗逸Pro的核心突破点,新车搭载了一台大众最新的EA211 1.5T EVOⅡ发动机,这个听名字就挺复杂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油耗更省同时动力更足,开起来更顺畅。更重要的是,这代朗逸Pro终于用上了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加上前麦弗逊悬挂,讲真,这一点像我这样的“老司机”一眼就注意到了。对比现款朗逸,这算得上“质变”,因为它让车子的滤震和高速稳定性能一下子追平速腾L了,终于能把“舒适”二字真正体现在驾驶体验上。
至于智能化配置,那更是朗逸Pro的精髓所在,新车搭载了基于MQB EVO架构的高通8155芯片,反应速度提升明显。你知道嘛,有了科大讯飞语音交互,加上车载微信、无缝对接的导航功能,就连上个班、接个小孩这种日常场景开车都变得贴心很多。
最后几个片段,是选择的标准
,朗逸Pro这样的升级真的能逆风翻盘吗?得说句老实话,很难。业内的行家都明白,在新能源车型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燃油车市场就是一座环环相扣的高塔,你做得好,最多是把自己从九层阁挤到十层阁。更何况,A+级市场的竞争,本来就没那么单纯。同价位区间还有着地头蛇速腾L,甚至吉利星瑞、奇瑞艾瑞泽8这些走性价比路线的自主品牌友商也虎视眈眈,真没人会让市场。
但朗逸Pro确实是有机会的,如果它能做到售价合理、产品力够硬,再凭借朗逸本身这十几年来攒下的情怀和口碑,基础盘还是在的。而关键还是看它能不能站到家庭用户的立场,解决他们的痛点——足够体面又用得住,这才是家轿市场的胜负手。
买车这事,谁会随便将就呢?尤其是家庭主力当中的“翻牌担当”,如何用一辆车撑起一家的出行需求,听着简单,其实门门道道一堆。瞧到这,你的答案是是让朗逸Pro试一把,还是更相信速腾L?我们不妨一起看等车市再涌新的波浪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