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在整活,好几家不约而同地把自家压箱底的压缩毛巾拿出来泡水,说是要给大伙一点小小的国产震撼。捷途、领克、长安,三个品牌三款车,看上去是在不同赛道上发力,但讲真,这哪是赛跑,这分明是看到隔壁桌已经开始掀桌子了,自己这边赶紧把盘子里的菜先干为敬,动作慢了连汤都喝不上。
就说那个捷途纵横G700,上来预售价就干到35万起。我看到这个价格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奇瑞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捷途手上了。这已经不是自信了,这是一种行为艺术。一个全新的子品牌,第一款车,直接把价格定在一个大部分人买BBA的心理价位,它图什么?它什么都不图,它就是要告诉你,它疯了。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把价格打上去,至于你们买不买,那是你们的事情,反正我的态度摆出来了。
这台车的逻辑非常清奇。665kW的总功率,零百4.6秒,这参数简直是三体人看了都要从坟里气活过来,觉得自己的水滴还是太保守了。配上华为的智驾,内高压一体大梁,什么外挂制氧机,AED小书包,它恨不得把一个ICU病房都给你塞车里。这个场景就很魔幻:一个中年男人,开着这台堪比修仙法宝的G700,在城市环路堵得动弹不得,但他内心无比安宁,因为他知道,万一堵到心肌梗塞,车里有AED。这种安全感,就问你怕不怕?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诶,就是这个味儿。
说白了,G700的目标用户,根本不是那些穿着始祖鸟去征服自然的硬核玩家。它的核心用户,是那些心里住着一个越野梦,但身体却无比诚实地陷在办公椅里的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证明,一个能随时“走”,但永远不“走”的证明。这台车,就是他们通往精神自由的任意门。所以你别嘲笑它35万的价格贵,这卖的不是车,是中年男人的赎罪券。
然后是第三代领克03。这车就更典中典了。作为一个前领克车主,我得说,领克开窍了,但又没完全开窍。它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更大的屏幕、更多的碳纤维装饰、更响的排气声浪。于是它就给你加大,加大,再加大。屏幕加大,功率加大,尾翼也给你搞个可升降的。整个车就突出一个字:燥。
但这种“燥”非常微妙。它就像一个35岁的男人,为了混进大学生的音乐节,特意穿上了破洞牛仔裤和印着巨大logo的潮牌T恤,结果一开口就是“小同志,你这个酒保真吗?”。讲真,现在车里屏幕搞那么大,我都怕开车的时候忍不住打开B站看摇花手,那不就坏了菜了。领克03拼命想抓住年轻人,但真正的年轻人,可能正在研究怎么用花呗分期买一台二手飞度。这台车真正服务的,是我们这种心态已经老了,但还想假装自己没老的中年人。我们开着它,在地下车库听着模拟声浪,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可以为了一场球赛彻夜不眠的年纪。这车不是交通工具,是机械伟哥。
最后是长安启源Q07那个激光雷达版。这玩意儿简直是当代汽车工业的缩影。现在的车企,已经陷入了一种技术上的“军备竞赛妄想症”。你有一个激光雷达,我就要有三个。你有128TOPS的算力,我就要干到500。大家都在堆料,好像谁的料堆得高,谁就掌握了未来。
但这一切都没用!真的都没用!我一直认为,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于代码和算法,而在于中国马路上那些不讲道理的老头乐。你车上的激光雷达,算力再强,能算出一个大爷下一步是准备左转、右转、还是直接躺下吗?你算不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这个激光雷达的最终作用,就是让你在撞上老头乐的时候,能有一份高清的、带3D建模的第一视角事故报告,方便你和保险公司吵架。你看,多贴心。
所以你看,这三款车,看似是给韭菜精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实际上是把这个本就已经混乱的蛊场搅得更浑了。捷途在赌一次品牌的跃迁,它想成仙;领克在拼命地自我拉扯,想留住青春的尾巴;长安则是在技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试图用算力战胜玄学。
这个市场已经不存在什么蓝海了,大家都在一片红得发黑的血海里扑腾。最好的竞争手段,已经不是把对手的蛋糕抢过来,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一起上岸,要么就抱着一起沉下去。这种发疯式的内卷,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些越来越奇葩、越来越不懂给谁开的车。但能活,就是能活。对于我们这些看客来说,还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