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这片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突破。从外媒报道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街区小巷,中国品牌的汽车已成为当地日常随处可见的风景。数据更能体现这种变革——2024年中国对中东的汽车出口已超过100万辆,而2019年时,这一数字还只有19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当地市场的发展轨迹,与国内当年的市场变革如出一辙——原本由日韩、欧美品牌主导的中东市场,正在迅速被中国品牌重新定义。不少报道也提及,中东消费者正纷纷选择中国新能源车型,这片沙漠中的石油强国,为何会成为中国新能源出海的热点地区?
以2025年第一季度为例,捷途汽车在阿联酋表现突出,销量同比激增149.7%,市场份额达到4.1%,成为当地销量排名第四的品牌。旗下T2车型更是凭借近三倍的增长跃入细分前五。星途、长城、广汽、极氪等中国品牌同样在阿联酋市场取得显著成绩,中国车企们在中东展开了竞逐新高地。
上海车展期间,东风汽车集团与沙特UMA集团达成了大规模采购合作,未来将投放符合沙特市场需求的定制车型,并建立“汽车+保险+金融”一体化服务体系,复制中国本土成熟模式。而蔚来则圆满签署了与CYVN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阿布扎比设立研发中心,并将开发适合中东消费者的新车型。
以色列市场同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青睐有加。当地媒体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以色列民众对中国品牌持正面态度,中国车企在当地销售榜单中始终处于前列。而在埃及,已有六家以上中国品牌宣布将建厂,意在将其转化为连接中东和欧洲的新能源制造枢纽。
过去一年间,中国车企陆续公布了在埃及、土耳其、阿尔及利亚、阿联酋等地的新建工厂计划,推动整个区域新能源产业链持续完善。与此像路虎这样的传统豪华品牌,在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时,也不得不通过大幅降价来稳住市场份额。
中国品牌的强大竞争力,不仅源于配置上的丰富和价格上的优势,还得益于智能科技和贴合本地需求的产品设计。相比日韩系同类车型在配置上更为丰富,相比欧美系则价格更有吸引力。诸如“智能座舱”“家居舒适”等亮点,令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强劲市场底气。
中东国家的关税政策、消费习惯、电动化策略共同催生了本土市场机遇。虽然石油价格低廉,但中东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沙特为例,“2030愿景”提出首都新能源车占比要提升至30%,阿联酋也出台“净零2050”计划,继续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约旦则给电动汽车大幅调降进口税率,并出台各类激励措施,其它如卡塔尔、巴林也逐步优化政策,助力新能源普及。
中国品牌受益于中东市场对准入门槛、认证流程、环保等标准相对宽松,成功降低了进驻难度。和欧美的高关税壁垒不同,中东普遍较低的关税水平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竞争力更突出。并且中国车企注重因地制宜、面向市场痛点进行研发,展现出灵活调整能力,这是不少欧洲品牌所不具备的特质。
整体来中东市场的蓬勃发展让中国车企坚定了“走出去”的战略。与此行业专家也提醒,中东虽然充满机遇,但在极端气候环境与本地文化、法律、金融体系等方面对车企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电池热管理技术需适应高温沙漠,企业还需积极构建完善的售后网络。当前售后配件供应还存在一定延迟,多家企业已经着手建设零配件分销中心,这将决定中国品牌能否在当地实现长期发展。
面对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加剧,越来越多中国车企选择海外扩张作为新一轮增长突破口。如今,依托卓越产品力与智能科技优势,摆脱了单纯性价比标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尤其在电动化变革大势下,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站在新的全球竞争起点,中国汽车品牌以中东的快速突破为窗口,展现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能力。在新兴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握机遇,同时有效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稳健成长的关键一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