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自己的新车订单被推迟,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一点小摩擦?别天真了。真实情况可能是在海牙的某个办公室里,有人大笔一挥,直接掐断了欧洲汽车工业的命脉。
大众、宝马、奔驰的生产线突然就慢了下来,不是因为罢工,也不是因为缺电,而是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这个芯片,来自安世半导体。西门子那边也急得跳脚,手里的订单堆积如山,工厂却只能等着米下锅。价值25亿欧元的生意,说卡就卡住了。
荷兰政府这一下,自以为是守住了技术高地,结果却像是在自家客厅里引爆了一颗炸弹。
中国这次没怎么骂人,但接下来的动作,比骂人狠多了。商务部没开新闻发布会,而是直接把一沓文件送到了WTO。法律,此刻成了最好的武器。与此同时,那些来自荷兰的农产品,在海关的检验检疫流程突然变得异常“细致”。这不是报复,这是回应。你动我的芯片,我就动你的奶酪,公平得很。
真正的杀招在后面。闻泰科技,安世的母公司,没去荷兰吵架,转身就在西安砸了80亿建研发中心。目标?车规级芯片。你看中的是我现在的设备,我看中的是我自己的未来。工厂可以被你拦下,但技术前进的路,谁也拦不住。
这下欧盟坐不住了。布雷顿先生开始公开说要“寻找解决方案”,这话听着很圆滑,但谁都明白潜台词是:荷兰这步棋,下得太臭了。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已经开始悄悄修改自己的供应链名单,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被卡脖子的倒霉蛋。美国呢?全程装聋作哑,毕竟,这出戏的剧本不是他们递出去的吗?
很多人没搞明白,安世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它是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心脏瓣膜。你强行把它从身体里摘出来,还指望整个身体能正常运转,给你留什么体面?
市场永远是最诚实的。中投公司默默暂停了所有对荷兰的新投资项目。各大银行的风险评估模型里,“欧洲法治环境”这一项的权重,恐怕要重新调整了。当规则可以随时变成家法,还有谁会相信你口中的公平与契约精神?
没人说中国做得有多霸道。但从此以后,也没人会再相信荷兰是什么中立的商业天堂了。他们收走的不是一个工厂,是国际资本对欧洲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信任基石。这东西,一旦碎了,就再也拼不回去了。
未来几年,欧洲人想买一辆新能源车,可能真的要先看看中国的脸色。这并非因为中国有多么咄咄逼人,而是因为西方亲手把自己的供应链推进了手术室,然后还抱怨医生为什么没有按照他们画错的图纸动刀。
芯片不是苹果,不是可乐,供应商不是说换就能换的。你以为抢到的是一笔资产,实际上,你抢到的是一个烫手山芋,并且亲手把未来十年的产业命脉,交到了对手手里。
荷兰这局棋,法律上或许没输,但信任,输了个精光。失去了信任,就等于失去了全球市场。
现在,轮到欧洲自己品尝这颗苦果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