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几个朋友聊起这事儿,都劝我别放弃驾照。话说,我科目三挂了两次,按照正常步伐,教练说我太紧张,脑子里像打结一样,注意力根本放不稳定。你们说这正常吗?我自己感觉心跳像打鼓,车一发动就开始冒汗,手都抖。朋友小张跟我说:你就是心态崩了,放轻松点儿,考科三就跟开菜市场似的,熟能生巧。但我试过几次,熟还能怎么样,反正脑子里一紧张,车里没有第二个人,水都快凉了。
其实教练们的态度也不一致,有的像换了个人,昨天那个教练还说:你这水平,指望啥呢?胆子不够,怎么行?说得我心凉一截。换教练后又碰见个好点儿的,结果考场规则又变了,不同路线随机考,我趟过的路就三条,实际练的次数才两三次,视频资料也没咋看,时间真的不够用。供车的车况倒是还行(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操控感和实战差别大啊,尤其遇上高峰路口,车刚起步就有辆大货车从旁边挤过,那种感觉,心脏扑通扑通得厉害。
身边不少人都说:驾照是必须得有的,现在没驾照,生活多不方便。这话我大体认同,可我又想,不拥有驾照,真的就生活得更难吗?我男朋友说:我开,咱俩没事儿,你当副驾驶。你没驾照不碍事。我心里暗自嘀咕,这话听着解气啊,可你们说,靠别人开车,真是长久之计吗?要是急着用车,找不着人怎么办呢?可我又觉得自己真不适合,估计心理素质太差。
想想我之前工作里见过的供应链博弈,研发什么的,有点像学开车。你看,车企把一个车型做好,得先组装零部件,还得看哪个供应商发货快,品质高,最后还得应对渠道压力。学开车也是一样,路线熟练度就是零部件,心理素质是装配稳不稳,教练态度就是供应商那边的服务质量。你教练来了句没胆子不行,就像供应商交货慢,大家都心慌。更别提,考试当天的心情,基本就是供应链最后一公里的炸裂现场。感觉自己就像在车企里做采购,很多关键点靠自己调节。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写着:转方向、观察、打灯,起步、靠边。照着写简单,实际做起来就绕晕。记得第一次练车,走神了一秒,教练在车后喊:看路!我猛地一惊,好像被扣了200分。但我真的在努力了,只是大脑偶尔闪退。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努力了还是不灵光,心里特别窝火又没辙。
我还跟闺蜜聊过,她说:你知道不,我科三挂了3次才过,后来拿证了,也就开个上下班凑合,主要是安全靠谱。我听完就想,也许就是这样,好像开车跟跑步一样,得练得死死的,一点懈怠就顶不住。科三难过,说明学的不扎实,毕竟那案例题目涉及实操多变。哎,也可能我天生不适合开车,这猜测没细想过,但教练说的没胆子,我觉得还有紧张症成分在里面。
说到经济,我做了个粗略心算,考驾照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花了3千块,练车费、考试费、材料费全加起来。要是以后买车,维持百公里油费加维修,估计每年得花5千左右(体感)。这钱真心多,不是随便说辞。与其这么费钱费心,还不如花时间练个共享单车,也环保又省钱。
你知道吗,我问过修理工朋友,他说:学车和车辆保养其实挺像,别看表面风光,车子问题一大堆,开起来安全感才够。这句话戳中了我,也许我该多花时间弄懂底层逻辑,而不是单纯抗拒。
我在琢磨,十年后司机还会存在吗?自动驾驶慢慢普及,是不是开车这个事儿都会被彻底替代?如果那一天真到来,我现在的挫败感是不是就成了段子?我有点矛盾,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拼拼看。
兄弟姐妹们,你们觉得,驾驶这事儿,胆子大才行,还是技巧多才是硬道理?我倒是觉得,关键时刻意识清醒、冷静才是王道。可这也难练啊,不知道你们遇到过这情况没?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