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亮相高效通勤新体验还是智商税?配置争议引发热议

刚刚亮相的小鹏 X9,再次搅动了新能源 MPV 市场的“浑水圈”。6295 芯片、超大屏幕、超快充,这一系列顶配招牌似乎是老大哥们喊着“内卷不止,配置要足”的战斗宣言。可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不少用户在论坛很直白地吐槽“每天通勤就半小时,我是要通勤,还是玩高科技?”还有人调侃,“市区通勤一周才跑 200 公里,你告诉我 10分钟补能 300 公里,这是不是显得有点画蛇添足?”

小鹏X9亮相高效通勤新体验还是智商税?配置争议引发热议-有驾

这些质疑看似是“找茬”,但却准确命中了一部分预算在 28-38 万之间通勤人群的核心痛点——我要这个配置到底有没有实际用,还是单纯交了智商税?今天,我们不妨摆事实讲道理,看看小鹏 X9的这些亮眼配置,是噱头还是利民。

先来看号称“能让你随时和车机说话”的智能语音系统,说实话,单听参数,确实说不过去,搭载最新的 8295 芯片干什么呢?多花这些钱,它到底在通勤场景中有多大用处?我们来试试给它打个卷。早上挤在车流里,车里闷得很,想调室内空调,直接来一句“调低两度”。你刚张嘴,屏幕上已经弹出了界面。导航弹窗呢?不需要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戳屏幕让它切换路线;语音告诉它去超市转一圈吧,它就给你搭配好了一套最佳线路方案。这一系列胜在一个字快!对经常赶时间的通勤群众来说,你的效率提升,就省下了“分心时光”,也是省下了一份“生活耐心”。

小鹏X9亮相高效通勤新体验还是智商税?配置争议引发热议-有驾

再来看看横向对比,腾势 D9 用的是骁龙 8155 芯片,识别速度慢个零点几秒;别人家车机屏幕稍小些,你再想在屏幕上操作导航,点来点去更费时。而别克 GL8 的车机设计更是老气横秋,你要想加个中途目的地,得来回切换好几个页。你说呢?要想在通勤里保养好心情,多花点钱,是不是还有点值?

说完车内黑科技,我们顺着聊聊这辆车到底开起来咋样。在空间和操作上,X9倒是挺聪明的人设,虽然它是标准 MPV,但转弯半径意外吃小户型,日常在小区门口挤停车位时,杠杠方便。底盘调教也偏舒适风格,过个坑洼路段都像在仿佛平地,超强减震的椅子让你不至于开一小时就感觉腰酸背痛。这里的车主心里的草可能又稍微茂盛一些了吧?不过,第三排空间略小,长期满载家用出行还是要注意一下,尤其后排大人坐多了可能比较局促。至于载几个人通勤,那倒是绰绰有余。

小鹏X9亮相高效通勤新体验还是智商税?配置争议引发热议-有驾

最后,如果从品牌来说,几乎可以断定,这些配置都不是小鹏胡乱加的花头。8295芯片和超级快充技术是直接从小鹏高端车型 G9“下放”来的,这种“家里有矿”的逻辑倒也能解释,为什么它的智能套餐并没有天马行空的违和感。假使是很爱“买车看品牌”的人,敢情不用担心是临时拼凑的“配置新人”。

再说到底,这辆车的意义是在新能源 MPV 赛道上划出一条新思路——从空间争霸转向效率争霸。如果你的日常通勤诉求是高效方便,少折腾,X9确实值得认真考虑;但若常常一家老小、出远门高负载出行,就要掂量掂量它的第三排了。小鹏似乎在用它的理解告诉消费者适配自己的需求,比堆砌参数炫技更加重要。那么,问题是——现在被车辆配置包围的我们,究竟是在买回便利,还是在买回无用的复杂体验?总归,这个答案,还得留给每一个用户自己去回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