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出门我都战战兢兢的,连走路都怕被科技给进步了。毕竟这个世界,你每多点信任所谓创新,就离提前下班多了一步。就像那什么隐藏式门把手,我原来以为只是设计师的自娱自乐,没想到它成了通天塔的最后一根豆腐渣。
我们国家喜欢标新立异,好像门把手不够炫就对不起大师头衔。于是,隐藏、半隐藏,电动、自动,俨然成了智商税的新风口。毕竟在马路上,每多一个“未来科技”,就少一个能正常开的门,这门把手设计跟保险一样,买的是希望,赔的是人生。现在好了,某某品牌又贡献了一出人间惨剧,这回总算用生命证明了创新不一定都得用在刀刃上,有时候刀背也挺锋利的。
就讲最近热搜的这事儿吧——凌晨时分的城市,就像熟睡的社会,觉得一切都井然有序,直到一道警灯刷屏,把大家的良知都叫醒了。车祸现场,有人试图砸窗,有人靠拳头对抗工程师的灵感造物,有人把手都砸出血,也没能砸破设计师的自尊。大家一边拿灭火器敲门,一边互相安慰,“没事没事,门把手正筹建第二代呢!”
据说,那车不仅有自动解锁装置,还算半隐藏,设计师还挺骄傲,觉得它融合了东方的神秘与西方的优雅——结果出了事,半隐藏也充分展示了半合理。车外救援者像是面对一道送命题,车门电机休假,保险丝请假,人人都在用血肉试图突破冷冰冰的未来科技。车主据说清醒,看着车里的童话慢慢变成现实,但门就是不肯配合,你说这事儿荒诞不?比教材还荒诞。
这下好了,互联网上又炸锅,“门把手没错,错的是碰撞后没自动弹出!”“比亚迪也有隐藏式,这锅搞不好该让所有车企一块背!”每次有事,大家都先甩锅给行业标准,再甩锅给技术,最后煮成一锅馊汤,消费者是一边喝一边流泪。但隐藏式门把手这玩意,真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算你有备份电瓶、有低压线束、有全套冗余,就怕你那份“未来科技”遇上的是现实世界的倒霉蛋。谁能保证,每次碰撞都能给门把手配一首海草舞,电机不歇菜,电瓶不裸奔?你管得住工程师的代码,管不住下一秒的意外啊。
朋友圈和评论区,大家都化身门把手专家。有人说,这不是门把手的错,是碰撞信号的锅;有人说,都是电动化幻想惹的祸;还有人说,“你看国外也有隐藏式,咋就咱这么倒霉?”拜托,国外也有八字门、旋转门、小区铁门,难道不能给新车找个靠谱的门脸?
不过真要较真,往往悲剧的细节最能撩拨观众的神经。从被困人员清醒到被火吞噬,也不过几分钟,期间只有路人的满腔热血与科技冷漠对峙,结果却被一块门板隔绝了希望。你说老派机械式门把手多阳光,拉一下就开,甚至还能踹一脚,设计师都懒得去多考虑。现在好了,电动门把手,拼的是逻辑、拼的是冗余、拼的是电气安全,你要是卡住一环,整个创新就变成创新性陷阱,用生命来当测试工程师,谁还敢跟未来玩?
最搞笑的是,设计师总喜欢说,“我们是为美学和流线型服务。”好像车看起来像子弹头,买菜会上天一样。门把手藏起来快活了,藏得人也快活不了了。美学美到最后,美到一地鸡毛,变成纸面上的高贵冷漠。你见过谁家冰箱藏门把手的?要不咱以后家里都换隐藏式,遇到断电时就站厨房里怀念设计大师,不是更有仪式感?
讲起来,这门把手升级,从机械到电动,从能用到不能用,像极了人类对技术的迷恋,最终却成了技术对人类的报复。或许大家都在意“碰撞后自动解锁”,其实更该关心“碰撞后还能不能用”。理论再美,现实是泥。电瓶能有冗余,那人命有冗余吗?你门把手弹不弹出,反正救援者先弹出了脏话,再弹出了绝望。科技之光照在这个门把手上,终于看清它是猫耳还是狗屎。
有一种声音,把所有锅都甩给车企,“你们就不能装个紧急机械拉手?”车企反手就是一通铺垫,“但这样设计不符合我们高端定位。”说白了,门把手是给脸上的,不是给命的。从此门把手成了测试用例,是不是等人工智能学会开门了,人才能轻易出逃?说不定以后出门都得带个锤子、一把菜刀,预备着和家里的智能家居搏斗一番。
大部分消费者其实都挺好哄的,一告诉你隐藏式门把手省风阻、省油、省面子,大家都跟风买单了,却没想到这门把手省得最后,连命也一块省去了。每次悲剧就有一群“高阶键盘工程师”出来洗地,“这个设计是为极端情况做的平衡”,平衡是平衡了,车主的命和工程师的PPT牢牢挂钩,一脚油门下去就可能掉线了。
其实有一种门把手,叫做可以拉开的门把手,它不高端、不美观、不省事,可它好用。可惜现在,好用的东西丢进了未来主义的大坑,用来衬托“先进感”。电动的、隐藏的、感应的,越折腾越花哨,越花哨越坑人。想想自己家门,如果你每次进家门前抱着路人砸窗和灭火器才能进门,不如把家改装成密室逃脱,还能顺便收门票。
说到底,你要是觉得电动门把手能给你多点安全,可能你还没明白安全本质就是能用。工程师给你做了100种冗余,把概率搭建在概率之上,可危险只要一次就够。就像保险公司,保证赔付,保证流程完善,保证你出事先要有命通知他。
以后再看创新,记得看看有没有给退出设计师加一根绳子。汽车可以飞,门把手别藏起来,别让路人拿血来祭奠美学。制度可以改,门把手还是拉得开的好。
当你鼓吹隐藏式门把手胜过机械,下一秒可能又有人用生命把真相捶出来。没准未来可以AI识别血压、自动弹门、自动打电话报警,再自动注入一针信仰。可反正,门外的人永远比门里的更懂希望是什么。
一条命输给了一个门把手,这门把手真是门中隐士,偷走了古人的智慧,剩下现代人的愚蠢。隐藏的是科技的邀请码,暴露的是人类的脆弱。最后,等门把手彻底被正义禁用,也许我们能活得安心一点,或者——下次见,再也不要让门把手决定命运。要是实在搞不定,不如以后汽车只装窗,不装门,出了事大家一起跳窗,比等智商门把手开门靠谱。就这样,谁说科技是进步的,还不是原地转圈,兜兜转转,又被门把手拉回原点。
祝大家出门都能遇到传统机械,把门把手握紧,别像我还有点机械迷信,每次进门都多敲两下,怕哪天突发技术革命,我被锁在创意里出不去。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