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奥迪疯了?拿A7L改成旅行车,这是什么“压缩毛巾”式造车

讲真,最近看到上汽奥迪A7L要出旅行版的谍照,我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想笑。

这事儿本身就充满了行为艺术的气息。A7L是个什么车?一个为了中国市场把A7最灵魂的溜背给砍了,强行拉皮成一个三厢行政轿车的“特供产物”。现在,他们要把这个被“阉割”过的三厢车,再重新“变性”改回一个旅行车。

上汽奥迪疯了?拿A7L改成旅行车,这是什么“压缩毛巾”式造车-有驾

这是什么操作?我愿称之为“压缩毛巾 Pro Max”式造车。你先把一块毛巾压缩成饼干,然后再泡水,指望它能变回原来那块柔软蓬松的毛巾?不可能的。它只会变成一块泡发了的、皱皱巴巴的饼干。这个所谓的A7L旅行版,从娘胎里就带着一股子“不务正业”的醍醐味。

更有意思的是谍照里那个尾灯,说跟海外全新的A6 Avant一模一样。诶,这就很灵性了。不装了,摊牌了。这意思不就是拿A6 Avant的屁股,直接焊在A7L的身子上吗?这不叫研发,这叫“究极缝合怪”。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过来,你们地球人的科技树怎么点得这么诡异?这操作的荒诞程度,约等于你为了修炼《九阴真经》,结果发现秘籍是从《葵花宝典》上撕下来的。虽然都能让你变强,但总感觉哪里失去了点什么重要的东西。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不太能理解这种逻辑。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拿两个变形金刚的零件瞎拼,把擎天柱的头安在威震天的身上,觉得自己创造了宇宙最强战士。结果呢?结果就是我妈一扫地,就把这个四不像的玩意儿给扫进垃圾桶了。

当然,上汽奥迪心里的小九九,路边的狗都知道。眼看着极氪001和蔚来ET5T这些“电动茅台”把旅行猎装这个坑给盘活了,自己再不下场,连汤都喝不上了。以前是BBA定义市场,现在是市场在抽打BBA。时代变了,大人。过去你以为你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电一下市场,市场就得跪下唱征服。现在是你自己快被电成“机你太美”了。

所以上汽奥迪悟了,或者说,被逼得颠了。搞研发太慢,直接拿现成的拼一个,闪电战嘛,主打一个快。管它是不是原汁原味,先占个坑再说。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更绝的是,牌桌上还有一个玩家,一汽奥迪。据说那边可能要引进原汁原味的海外A6 Avant。这下坏了菜了。南北奥迪的内战,正式从轿车、SUV,蔓延到了瓦罐这个小众修仙领域。

这是什么剧本?这是标准的“道诡异仙”啊。一汽是名门正派,手握“原版心法”A6 Avant,讲究一个根正苗红。上汽就是那个走了捷径的魔道修士,用着缝合来的“特供心法”A7L Sportback,突出一个不讲武德。

上汽奥迪疯了?拿A7L改成旅行车,这是什么“压缩毛巾”式造车-有驾

你以为这是给消费者的福利?你以为双倍的奥迪就是双倍的快乐?天真。

这根本不是什么良性竞争,这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这不是为了把蛋糕做大,而是为了把对方的蛋糕给扬了。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他们不是在比谁的车更好,而是在比谁更能忽悠,谁更能让消费者相信自己手里的才是“真传”。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因为对于真正的品牌信徒来说,逻辑是不存在的。

这就要提到“品牌玄学”了。会买奥迪瓦罐的人,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他们买的不是性价比,不是零百加速,甚至不是那个后备箱。他们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德味儿”的图腾。他们需要用这台车来证明自己的品味和生活方式。现在好了,官方给你出了两个图腾,一个“原教旨”的,一个“改良派”的,请问你信哪个?这不把信徒们自己先给干懵了?

说到底,对于我们这些看客,或者说潜在的“韭菜盒子”来说,这事儿的结局大概率不是二选一的幸福,而是一地鸡毛的混乱。因为这种内部的疯狂拉锯,最终会导致产品定位的模糊和营销上的精神分裂。

上汽奥迪疯了?拿A7L改成旅行车,这是什么“压缩毛巾”式造车-有驾

所以,上汽奥迪为什么要搞这么一出?真的是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瓦罐梦吗?

别闹了。

他们只是看了一眼PPT,发现“旅行车”这个词的搜索指数上升了0.5个百分点,然后某个领导拍了下桌子说,这个可以有,这个能增加我们的故事性。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至于最后出来的车到底是个啥,能不能打,好不好开,那都是后话。先整出这个活儿来,本身就是最大的KPI。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