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沈斐喊话理想刘杰致歉

7月24日,一张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的社交媒体截图在车圈炸了锅。他怒指“黑水军”抹黑理想i8,还晒出一条评论——说i8“像坐船一样摇摇晃晃”,对比之下乐道L90稳如老狗。一句话,惹出一场高管之间的“隔空对线”。更没想到的是,乐道CEO沈斐直接转发回击:“建议报警。”火药味瞬间拉满。可没过一天,网友顺藤摸瓜,发现那条评论压根儿不是乐道的人发的,也没证据指向任何组织水军。这下尴尬了——刘杰暗指乐道搞小动作,结果人家清清白白,那道歉是不是该来一个?

这事表面看是高管情绪上头,背后其实藏着当下新能源车市的“内卷真相”:口碑即生命线,一句差评可能比一场发布会还伤人。今天我不聊谁对谁错,咱们换个角度,从一辆车的真实驾乘体验出发,聊聊理想i8、乐道L90到底开起来怎么样,值不值得为它们“大动肝火”。

理想i8,真那么“晃”吗?

先说那句“像坐船”。我一听就乐了——这描述太形象了。坐船啥感觉?上下起伏、左右摇摆,尤其过减速带或变道时,车身反应慢半拍,乘客脑袋跟着晃。但问题是,这真的是“缺陷”吗?还是调校风格?

我试驾过理想L系列,也深度体验过i8的工程样车(非量产版,但接近最终调性)。理想底盘的风格一直偏“舒适取向”,悬挂初段软,中后段支撑够,目的就是过滤路面颠簸,让后排家人舒服。这种调校,在城市铺装路面确实如履平地,但遇到连续起伏或快速变道,车身姿态确实会有延迟,给人一种“船感”。

但这不等于失控。i8的动态稳定系统(ESP)介入及时,转向手感沉稳,即便你猛打方向,车头响应虽不算犀利,但循迹性不错。它不是为劈弯而生的车,而是为“全家出游不晕车”设计的移动客厅。所以那位网友说“差点撞了”,我严重怀疑是个人驾驶习惯问题,或是对智驾系统过度依赖导致的误判。

再说智驾。理想AD Max系统在高速NOA上表现稳定,变道果断,跟车逻辑人性化。但在复杂城市路口,面对加塞、鬼探头等场景,系统偶尔会“急刹”或“犹豫”,这是目前所有L2+级辅助驾驶的共性难题,不能因此否定整个系统。把一次智驾体验不佳归结为“差点撞了”,有点上纲上线。

乐道L90,真的“碾压”理想i8?

现在轮到乐道L90出场。沈斐一句“建议报警”,看似强硬,实则透露出一种底气:我们不怕查,因为我们没做。这种坦荡值得点赞。但话说回来,L90真就全面胜出?

我试驾过L90,第一印象是“稳”。这“稳”来自两方面:一是悬挂调校偏硬朗,路感清晰,过弯侧倾小;二是重心低,得益于电池平铺底盘的设计,整车质心下移,操控更扎实。风阻系数据说做到0.23Cd以下(暂无官方数据确认),高速稳定性确实出色。

但“稳”也有代价。L90的滤震表现不如理想i8“柔”,遇到烂路,车内震动更明显,尤其后排乘客会觉得“颠”。座椅包裹性虽好,但长途乘坐的舒适性见仁见智——有人喜欢支撑感,有人偏好“陷进去”的放松感。

空间上,L90轴距超3米,后排腿部空间确实宽敞,座椅调节也灵活。但理想i8也不差,尤其第二排独立座椅+腿托+加热通风按摩,家用属性拉满。说“空间座椅全面碾压”,未免太主观。

乐道沈斐喊话理想刘杰致歉-有驾

智能化方面,乐道搭载的Banyan系统在交互流畅度上可圈可点,语音识别快,地图渲染细腻。但实际使用中,我遇到过几次语音指令误识别,比如把“打开空调”听成“打开车窗”。软件系统需要长期迭代,不能因一次体验定生死。

高管互怼,谁该道歉?

回到这场风波。刘杰作为高管,看到负面评论就公开点名,还暗示对手雇佣水军,确实不够严谨。哪怕情绪再激动,也该先内部核实,而非直接“发难”。这不仅影响企业形象,也容易带偏舆论。

而沈斐的回应——“建议报警”——看似冲动,实则高明。他没有对骂,而是把问题交给法律和公众监督,既表明清白,又占据道德高地。网友自发溯源,证明清白,反而让乐道赢得一波“正义感”好感。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不是乐道所为,刘杰是否该道歉?

从礼节上讲,是的,应该有个回应。哪怕不是正式声明,也可以发条微博说“此前言论基于误解,向乐道及公众致歉”。这不丢人,反而体现格局。毕竟,企业高管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品牌形象。

但话说回来,这事也给所有车企提了个醒:别把用户评价当“敌情”。差评不可怕,可怕的是掩盖、打压、上纲上线。与其花时间“抓水军”,不如想想:用户为什么觉得“晃”?是不是悬挂调校还能优化?智驾系统能不能更可靠?

横向对比:理想i8 vs 乐道L90 vs 蔚来ES8

我们拉三款车简单对比:

维度 理想i8(预估) 乐道L90 蔚来ES8(参考)

定位 家庭智能旗舰SUV 智能舒适中大型SUV 高端智能电动SUV

乐道沈斐喊话理想刘杰致歉-有驾

底盘风格 舒适取向,滤震强 稳健取向,操控好 均衡,兼顾舒适与运动

智能座舱 双15.7英寸屏+副驾娱乐屏 16英寸悬浮屏+Banyan系统 10.2英寸仪表+12.8英寸中控

辅助驾驶 AD Max,高速NOA成熟 全栈自研,城市NOA测试中 NIO Pilot,高速领航稳定

续航(CLTC) 纯电约700km,增程版更长 约700-800km(90度电池) 720km(100度电池)

用户画像 注重家庭舒适、科技感 偏好驾驶质感、品牌调性 追求服务体验、换电便利

没有绝对赢家,只有适合与否。你想要“移动大沙发”,i8很合适;你追求“开起来有乐趣”,L90更对味;你在意补能效率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蔚来仍是标杆。

行业启示:理性讨论,别让情绪绑架产品

这场“口水战”看似闹剧,实则反映行业焦虑: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口碑成了最稀缺资源。于是,一句差评被放大,一次回应被解读,高管情绪一上来,就容易“越界”。

但消费者要的是什么?是真实、透明、可信赖的信息。我们不怕车有缺点,怕的是车企不承认、不改进。

理想和乐道都是好企业,都在推动智能电动车进步。与其互相指责,不如多听听用户声音。比如:

理想能不能优化i8的悬挂响应速度,减少“船感”?

乐道沈斐喊话理想刘杰致歉-有驾

乐道能不能提升L90的滤震舒适性,兼顾家用需求?

双方能不能开放更多试驾机会,让真实体验说话?

问答时间

有车友问我:“我该选i8还是L90?”

我说:先试驾,再决定。别看评测,别信截图,亲自开一圈,问问家人坐得舒不舒服。车是你的,不是水军的,也不是高管的。

还有人问:“沈斐该不该逼刘杰道歉?”

我认为:可以要求澄清,但不必“逼”。企业之间,竞争可以激烈,但底线要守住——尊重事实,尊重对手,尊重用户。

最后说一句:汽车是工业品,不是圣品。它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我们评价一辆车,应该基于真实体验,而不是情绪化标签。

高管们也是人,也会犯错。犯了错,认下来,改就是了。这才是大格局。

所以,刘杰总,你听得到吗?一句“对不起”,不丢人。

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骂”的。

乐道沈斐喊话理想刘杰致歉-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