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红旗国耀这事儿,我真觉得豪华变成一种自我折磨。你说,投入了那么多钱,搞了这么长时间的新品,年销量居然还只是个位数,就是惨到我都觉得厂家自己可能都快绝望了。
先说说这个车身尺寸,那是真的大,差不多快5.7米长,轴距超过3.3米,放在停车场里,基本算是街区的一小块了。用生活比喻的话,就像是一条长蛇在巷子里穿梭,有的人就是喜欢霸气侧漏的感觉,但实际上,到了细节上,能达到那豪华的水平吗?我不敢保证。
刚才翻了下笔记,2024年的销量指标——哎,这个5台,让我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某种数据输错了。朋友说,百万豪车年销量都不超过13万台,仰望U8也才8000,就这销量,谈什么改款?也有人会说,国耀是定制款,或者是礼品车。我想说明的是:也许奢华这个事,早就没办法靠销量来衡量了。
红旗这个国耀2026款刚出来,我真是无语,售价从136万涨到156万,涨了20万。你也许会说,价格涨了,产品就要升级一下吧?但实际上,除了马力从360匹变成557匹(还得归功于95号燃油的功劳),别的几乎一无所有。外观设计呢?仿佛把土味男孩的穿搭惯,搬到豪车上。
我其实一直觉得,更像一个看门狗——庞大、严肃、死板。这车的线条,粗糙得让我觉得设计师可能只有两个钳子:一个用来揪住客户的钱袋,另一个用来锁定自己的设计思路。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个纯电版可以试试简化造型,整车复杂的镀铬、前后保险杠都可以减减,换个轮毂,细节再多点工艺——这才符合市场的标准嘛。
有个细节我一直琢磨。用了虾线车标。你们怎么看?个人觉得如果能短点就好了——至少比邪恶的感觉再轻松点。而且,如果能在腰线、线条上多下点功夫,体现出层次感,我觉得整个车会顺眼很多。
这车各种配置,不是没有料,安全性、用料都不错。只是外观设计太保存文化老派了,没跟上潮流。或者说,红旗太自信了,觉得高端就不用跟别的比,结果反而把自己给卡死了。
说到市场,我有一点点猜测——这个尺寸,应该尺寸控制在五米左右,配上2.0T或者3.0T引擎,价格在40-50万左右,可能能找到一席之地。否则,价格太虚高,就算是国人内心的面子装得再满,也会觉得贵得离谱。
坦白说,豪华车的情怀我理解,但市场终究是看实操。比如说,别的同价位、同级别的SUV,比如宝马X7,外观时尚、操控灵敏,国耀像个巨型木偶在路上摇摇晃晃。
这让我想起曾经跟一位维修工聊天,他说:这车啊,安全用料没得说,但做工细节?设计师一定是打游戏打到半夜,灵感都用完了。我自己试过坐在副驾驶,看着大众品牌的弯弯绕绕,都觉得十一二万的车子还能有这样的精细。
这值不值得再改?我觉得,暂时不改也许还不错吧。砍掉一些它没有用的花哨,改一改曲线和细节,把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可能还能救一救。毕竟,除了奢华标志,难道就没有实用的价值?
我自己还挺好奇——这车若不是国耀的身份,咱们是不是连存在感都没有?看着那些豪车品牌的潮牌感,我其实可能更喜欢低调的奢华。你们说,如果把这个庞然大物缩短点,弄个偏运动的造型,会不会反而更走心?也许这是所有大厂都要面对的难题吧。
我猜测——没细想过,可能部分客户还是喜欢它那远距离的气场,但更多人还是会觉得难看死了。怎么才能兼顾气场和时尚,这是所有豪车都在思考的问题吧。
讲到我不免有点嫌麻烦。这个车,真的值得再花时间打理吗?还是说,只要它还能吹嘘着豪华标签,就无所谓了?毕竟,豪华车其实也就是心理安慰剂而已。
你们怎么看?真心觉得,设计死板到一种程度,想改的心情都有点乏。真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在这块铺天盖地的巨兽里,找到点真诚。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