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在上海兴建总部大楼

早上八点,老徐家楼下豆浆油条摊儿边,穿着吉利工服的小孙蹲着抽烟,说隔壁漕河泾又要起楼了,身后电动车一阵阵哐当,楼上大妈在喊快递,空气里全是热乎乎的烟火气,说白了这地儿谁不是从一砖一瓦里混出来的,谁成想现在连总部大厦都是四十多亿一拍脑袋就砸下去的狠活儿,这要不是亲戚在那儿干,打死都不信,能砸出这么大动静。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吉利这回搞大了,2024年10月,直接带着4.49亿现金在徐汇区康健街道把块地溜溜地拿下,漕河泾板块,地铁12号线和15号线跟家门口似的,虹漕南路和漕宝路交口,生活区和写字楼搅在一块,鑫耀中城、产业园、科研院,上海师大、核工业、电科的牌子全在周围转圈圈,谁不眼红这块地头,吉利整得就是气派。

听说这总部楼还不一般,名字叫翟然大厦,外形就不走寻常路,外立面铝板一波接一波,造型硬是把“J”“L”两个字母怼上去,连廊横着飞,主楼副楼高低错落,16层的科研楼顶着79.65米,边上工艺楼也有54米多,空中连廊一架,中央还抠出22米高的中庭,阳光透进来,风一吹直通底楼,这不是写字楼,是科技圈的赛博大观园。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吉利说这是绿色建筑,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福,讲究人、自然、科技三合一,实际员工私下可不买账,老李吐槽:你这中庭再大,夏天热得像烤箱,通风好是好,蚊子也多,楼里工位紧,工艺B楼五层人一多连厕所都要排队,设计师美是美,实用才是王道。

说起来,吉利当年在上海混还真没现在这么风光,十多年前,谁还不是做点汽车零部件的小活儿,见着合资大厂就低头,外企玩信仰,搞什么品质至上、终身免费保养那套,老百姓图个实在,吉利那会儿拼命压价,主打便宜实惠,有点像小区团购,能省一分是一分。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现在不一样了,吉利今年营收5748亿,全国民企第八,民营车企里头拿了亚军,光看数字都扎眼,老百姓买车,价格一天天往上蹿,服务反倒见不着升级,售后套餐一堆,动不动就收智商税,网友吐槽比亚迪是“价格屠夫”,吉利这边也不甘示弱,玩起了“付费选装”,想要啥都要加钱,跟早年那种“价格透明、服务到底”的套路彻底告别。

网上段子手早就玩开了,什么“买车送楼房”“总部越高,售后越难”,上海本地论坛里,买过吉利的哥几个一边晒订单,一边吐槽新总部楼设计,谁都知道大楼越高,老板赚得越多,售后门槛也水涨船高,打工人图个啥,结果最后还得自己掏腰包买配件。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内部员工说得更直白,老徐在群里发牢骚,这总部楼修得再洋气,工资涨得慢,绩效考核年年加码,研发岗位天天加班,楼里咖啡机是多了,工位却越挤越小,楼下食堂饭菜价格直逼外卖,谁还不是在小卖部买包泡面凑合一顿,搞得人心惶惶。

行业老炮翻旧账,说过去车企拼的是良心,现在拼的是谁套路深,十年前4S店还能跟客户称兄道弟,免费洗车、免费检测,售后一个电话,技术员上门,现在全变了,买车前后两张脸,车主群里天天有人晒被割的经历,吉利总部大楼越造越高,底下吐槽声也跟着往上飙。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政策风向也怪,最近《价格法修正草案》一出来,业界全都一阵风声鹤唳,什么价格透明、明码标价,全是纸面文章,实际卖车还是一堆暗补优惠,买车人得会砍价,会绕弯,生怕被当韭菜割,前台明着笑,后台算计着怎么多赚一笔,行业里上面管得越严,底下小动作越多。

漕河泾这块地一闹腾,周边房价都开始骚动,房产中介吹得天花乱坠,说吉利总部一开,片区科技含量直线上升,产业升级、商务氛围,什么都拿来忽悠,老百姓买不起房,租金倒是涨了,白领上下班就图个方便,结果生活成本全跟着大厦往上飙。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说到底,吉利总部大楼就是个招牌,面子有了,里子还得看服务,老员工嘴里说得明白,别光盯着高楼大厦,真有本事把售后服务和工人待遇搞上去,比啥都强,网友玩梗归玩梗,最后买单还得老百姓自己兜着。

高79米中国第二大民营车企,上海新总部拔地而起-有驾

现在的车市,早不是当年那种买车送服务的年代,付费套餐、加价选装成了新常态,想不被割韭菜,得学会多问多比,报价单看仔细,合同条款盯紧点,该砍价就砍价,别信什么总部大楼多气派,买车还是得图个省心,别让自己成了人家的背景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