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在用户直播中突然感慨,“若能重来,搞增程先赚钱也不错。 ” 可转头他又强调纯电才是未来归宿。 而李想却在公司草坪上办发布会,直言“最主要是省钱+提效”,连背景板都舍不得多搭一块。
李斌和李想都出身汽车垂直媒体,但两人对媒体力量的理解南辕北辙。 李想创办汽车之家时,把网站定位为“汽车爱好者的家园”,要求编辑用实拍图取代官图,建立全行业最全的车型数据库,用户打开网站就能对比参数、看真实评测。
而李斌的易车网走的是另一条路,与百度合作抢占搜索入口流量,主打销售线索转化。 这种差异在造车时更加鲜明,蔚来APP定位成用户社区,李斌亲自在群里互动,用户喊他“斌哥”;但蔚来几乎不向外部媒体投放,李斌甚至很少发微博,理由是“要把活跃度留给自家APP”。
李想选择增程式技术时,业内骂声一片。但市场证明了他的判断,理想ONE用“冰箱彩电大沙发”解决家庭出行痛点,2023年L系列成中大型SUV销冠,公司单季度盈利9.34亿。
李斌则坚持纯电+换电路线。蔚来在长安街租8000万/年的门店,单座换电站成本超300万。2023年Q4蔚来销量暴跌40%,单月仅交付6658辆。 直到2025年,换电站仍集中在一线城市,三线城市覆盖率不足15%。
理想的“抠”体现在骨子里,员工出差必须买折扣最低的经济舱,住经济酒店需两人拼房;发布会搬进自家园区草坪。 李想公开宣称营销费率仅0.6%,是行业(2%-3%)的零头。
蔚来因“6万一把的椅子”“五棵松豪掷8000万开演唱会”频上热搜。 尽管李斌辩解“椅子实际没这么贵”,但2022年蔚来营销行政费用达105亿,占营收21%,同年亏损144亿。 直到2025年,李斌才在直播中晒出十几平的共享办公室,“想坐商务舱? 自己贴钱! ”
蔚来把用户宠到极致,车主能享受上门喂猫、辅导作业、机场贵宾厅。 但2023年新款ES6比老款ES7配置更高还便宜2万,引发万人维权。 车主当面质问李斌,“我们是来谈判的! ” 李斌最终拒绝补偿,“该恨我就恨吧。 ”
李想则把微博当战场。2021年座椅水银事件,他直接诅咒造谣者“血液流汞”;2023年怒怼自媒体收黑钱,自曝理想年投6亿营销费但“绝不喂白眼狼”。 这种“敢得罪人”的作风让理想NPS(用户推荐率)反超蔚来。
理想2023年营收187.9亿,单车毛利率超20%,靠L7/L8/L9三款车吃透家庭市场;蔚来同时期手握8款车型,销量却不足理想一半,毛利率一度跌破5%。 李斌被迫砍掉免费换电权益、对自动驾驶服务收费。
更残酷的是战略节奏,理想用增程技术撑到800V超充落地,2024年纯电车上市即盈利;蔚来押注的150度半固态电池量产跳票两年,换电站日均服务仅50单,不到盈亏平衡点的一半。
全部评论 (0)